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央或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公债、举借外债,来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基本建设资金、扩大内需,最终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发达国家比较注重地方政府举债这种融资手段,尤其在城市公共服务中广泛采用借款做为筹资手段,地方政府借款占全部地方政府收入来源多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2.
面对国际性的金融危机,我国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增长。为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减轻中央财政的压力,地方政府利用债券进行融资,而在地方债券资  相似文献   

3.
七问地方债     
目前地方债究竟有多少?审计地方债都审计什么?谁是地方债的债主?地方政府怎么花地方债务资金?地方发行债券合法吗?国家怎么管理地方债?提问一何谓地方债什么是地方债?2011年国务院曾下文,明确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概念和范围。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其他相关债务。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能不能自行发债?6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下称预算法二审稿),有关地方政府能否举债的问题再次引发争议。反对者认为,地方政府举债存在很大的财政风险,乱发债、乱花钱,后果严重;而赞成者则认为,地方政府要做事,又没有财权,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如果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则可以有效控制暗债,更利于管理监督。有事权,无财权,地方只能另辟蹊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坦言:经过将近20年的分税制改革,中央政府赋予了地方政府很多的事权,因此社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作为相对独立经济主体,其举债行为的目标是发展的最大化,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有逐渐强化的迹象,表现为市场外部性下的市场失效会使地方政府经济职能扩大,这种演变的逻辑规定,映射出政府与市场共同调节经济的互动态势。  相似文献   

6.
债者,人之责也。毫无疑问,今年是地方政府偿债压力最大的一年。审计署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约11万亿元,而今年需要偿还的债务占债务总余额的21.89%,这意味着,2014年地方政府需偿还债务或高达近2.4万亿元。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此前曾表示:"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而支出刚性强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偿债压力会进一步加大。"那么,地方债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我国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举债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举债显著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并且随着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地方政府举债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动态发展特征。此外,地方政府举债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时空异质性特征,2006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逐年增强;东部地区政府举债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弱于中西部地区。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举债对城市创新并无直接作用,而是通过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城市投资集聚以及提高政府科技支出比重、强化政府创新职能两种机制推动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并且地方政府举债的投资集聚效应是其推动城市创新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此外,地方政府举债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着规模经济效应,随着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地方政府举债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在迅速发展,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后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其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是,因此累积而形成的巨额负债和潜在的风险状况也令人堪为担忧。到底谁会最终为该平台的巨额债务埋单,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张宏 《中国报道》2014,(7):46-47
要确保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合理使用,就必须编制和公布政府资产负债表、进行独立公正的信用评级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但目前国内在这些方面的机制并不完善。"今年到期需偿还的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占债务总余额的21.89%,是偿债压力最重的一年。"财政部官网6月9日刊发副部长王保安的文章称,地方政府性债务压力较大一方面表现为短期内偿债压力较大,另一方面表现为化解债务压力较大。在此背景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应允许地方政府举债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举债有助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缓解年度间支出与需求相差过于悬殊的矛盾,也有助于实现城乡统筹、促进经济稳定和加快民主化进程。但地方政府举债能否最终实施,要充分考虑举债的风险以及举债所必备的基础和条件。作者认为,中国地方政府举债是一种发展趋势,但不宜马上推行。当前要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各项制度建设,并在“激励加约束”政策的指导下逐步发展地方债券市场。“激励”政策是指从法律上明确授予地方政府举债的权力,“约束”政策则要求省一级政府遵循严格的预算平衡规则,并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程序、使用方向进行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11.
阳光举债     
贾康 《上海国资》2014,(4):14-14
现阶段,对中国的政府债务风险不能视而不见或掉以轻心政府负债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现象,与现代国家治理的机制建设和能力提升具有内在关系。根据经典的经济和财政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当行使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等职能;为完成上述职能,必须通过法定的程序赋予政府一定的事权和财权。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数量和规模正在超常增长和急剧累积,债务风险凸显。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已严重影响了本级财政的运转,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最大的潜在风险因素之一,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因此,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状、原因,并提出防范化解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状长期以来,大部分地方政府依靠举  相似文献   

13.
自2009年地方政府被允许组建融资平台发行城投债以来,城投债作为地方政府融资的手段曾经红极一时。高峰时期,2013年6月,全国以城投债为主要形式的地方政府债务达17.89万亿元。2014年8月,预算法修订赋予了省级政府发债的权利,并进行限额管理。2017年5月,地方政府债券余额首次超过国债,成为我国债市第一大品种。截至2021年12月19日,地方债存续总规模达到30.27万亿元。  相似文献   

14.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京开会,议题之一,便是考虑要对地方政府发放债券重新关上闸门。所谓重新,就是曾经开过的这道口子,权衡利弊,考虑再三,这回下决心要重新关上了。书面的表述是: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此举一出,引发热议,有举手赞成,认为早就该关的;也有表示反对,认为不宜妄动的。人大常委会为何商议重新禁止地方债券?其直接原因是,地方政府债务越积越多,再不关闸门,要出大问题!去年6月,审计署发布2010年审计报告显示,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已达10.7174万亿元!其中政  相似文献   

15.
16.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现有的融资方式已不能满足地方政府发展经济而对资金的需求,探讨新的可行的融资方式对于地方政府解决资金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现有地方政府融资模式可能带来的风险,探讨了天津市发行市政债券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对于地方政府举债行为,《预算法》虽然有约束,但并没有禁止其他举债渠道和方式。应当及时修改有关的法律条款对此进行约束,否则,这次对地方债的审计也只限于一次审计而已。  相似文献   

18.
土地出让金收入大降,业内忧地方债危机爆发规范财政管理体制才能防控地方债风险今年,地方政府发债额度达到4000亿元,并有10个省市开始试点"自发自还"地方债,总规模为1092亿元。所谓自发自还,是指试点地区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本地区政府债券发行、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自发自还地方债的规模仅占全年地方债发行规模的27%。虽然占比不大,但是"当家才知柴米贵","自发自还"发债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隐性、或有债务数额庞大,引起了社会和中央的高度关注.而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是其产生的内在原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可以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发行地方债券来解决。本文论述了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探讨了地方公债发行的原则和相关机制建立等向题。  相似文献   

20.
袁海霞 《首都经济》2014,(12):27-29
2014年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8月预算法修正案通过,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二者勾勒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基本框架,具有里程碑意义。新修订的《预算法》和《意见》在举债主体、运作模式、存量债务处理、风险防范处置等方面做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在地方债务运作模式、防范道德风险等诸多方面均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