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言 《经济月刊》2008,(6):74-75
如果说技术先进是日本企业的一个总体形象的话,那么环保与节能正在成为日企的一个新形象。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的石油危机,让日本汽车在美国变得非常畅销,其原因在于日本汽车省油,美国消费者在石油价格不断提价的情况下,开始有不少人选择开日本汽车。  相似文献   

2.
质量第一:企业生存的根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企业的产品是靠殖民战争去垄断亚洲市场的,其产品质量极差,战后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殖民地和海外市场丧失殆尽。因此,如何开拓国际市场对于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日本来说,是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企业生存的头等大事。日本企业开始十分重视产品质量,用一流的质量来"取信于天下"。包括丰田公司在内的许多日本企业,在广泛学习美国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推出了"全面质量管理体制"。其主要特点:一是预防为主,全程管理,即改变欧美国  相似文献   

3.
浅谈日本的企业文化解永会一关于企业文化,人们有一个通常的说法称"源在美国,根在日本"。这点出了日本作为企业文化发源地的重要地位。事实上,企业文化理论是美国一批学者在对日本企业腾飞进行深入考察并对自身进行深刻反省后总结概括出来的。它一出现就风靡全球,引...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是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在总结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美国的管理学者纷纷远渡重洋探讨和研究日本企业为什么能有这样高的生产力和竞争力。通过对日本企业发展的研究,发现日本企业的很多技术装备都是从美国引进的,也没有什么诀窍。最终美国学者发现日本企业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不仅高度重视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的”经营资源以及战略、结构、制度等“硬性”管理,而且更为重视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5.
西方企业管理思想演变的新动态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王郁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思想不断发展变化,先是美国领先,进入80年代,日本又开创了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使日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美国在企业管理方面又进行了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武勇 《经济论坛》2004,(18):53-54
一、学习型组织是变革的产物 从现代管理理论演进的轨迹看,学习型组织无疑是企业文化创新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企业文化理论创始于美国。“二战”后针对日本企业对美国经济的挑战,美国一些管理专家开始研究和总结日本企业管理经验而创建了这一理论。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变革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文化背景下建立的企业管理系统和组织结构,代  相似文献   

7.
笔者曾参加了在吉林建龙组织的高层企业管理战略培训,感悟颇深——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轴线。纵览企业寿命之奥妙,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40年,中国企业寿命平均5年,延系企业寿命的奥妙就是企业战略问题。20年前电子信息技术是美国发明的而被日本盗窃利用,赚了很多钱,但看20年后的今天,两国的国力不可一日而语,日本是急功近利,而美国是占领行业统治地位,这就是战略差距。以下从不同角度浅谈企业管理与战略。  相似文献   

8.
《经济》2008,(12)
美国汽车市场动荡之大,超出了所有经济学家、评论家、汽车观察家等能够预料的范围. 美国汽车数据调查公司在2007年9月公布该国的新车销售量为1618万辆,经济的火热让普通美国人已经完全看不上节油,但在个头上也比美国本土企业生产出来的汽车要小不少的日本汽车.在美国销售的日本汽车也在尽可能地往大里做,同一款车,在美国销售的要比日本本土使用的大出几十厘米.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业企业文化建设之探讨●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苏锡常通科研协作片课题组二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一片废墟。然而,到了本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却迅速超过了英、法、西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日本经济的奇迹,很快吸引了一大批美国专家、教授、管理学者和...  相似文献   

10.
张驰  欣华 《经济咨询》2005,(4):47-48
提到科学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人们自然会想到美国、日本。然而在美国,正掀起一股学习、研究德国企业管理的热潮。美国企业界普遍认为,德国的企业管理远比美国更富活力和有效,那就是“德国模式”。  相似文献   

11.
王淑华 《经济师》2002,(10):92-93
文章从决策与计划编制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领导行为和组织与调控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美国和日本企业管理的差异 ,旨在为我国的企业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2008,(11)
当前的全球经济,美国、日本萎靡不振,欧洲大陆裹足不前。世界的目光在中国,世界企业的目标也在中国;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经营成本的上涨让众多广东企业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和凛凛寒意。残酷的大战一触即发,新一轮洗牌即将开始,深处重压之下的广东制造是继续向制造领域升级,还是强力营销转型,打造独有的中国与世界品牌,这是一个关乎现在与未来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3.
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长期雇佣、年功序列和企业内工会制,一直延续到战后高度经济成长时期。但在日本迈入经济成热期后,由于没有经济增长的支持,企业破产增加、工作岗位减少、经济效益下降、劳动力流动加剧,这套制度已经不适用了。日本企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日本企业对传统的长期雇佣制、年功序列等进行了根本的改革,打破了长期雇佣的思想,提倡能力主义和竞争性地选拔人才,引进美国的职能资格制度,这些改革正在动摇和突破日本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一般的印象中 ,企业文化似乎源于日本 ,而且日本企业界比其他国家的企业界更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企业文化的历史 ,就会发现企业文化理论始创于美国 ,而不是发端于日本。其产生背景大致是这样的 :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企业界咬紧牙关 ,卧薪尝胆 ,在很短的时期内就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奇迹 ,向欧美老牌工业帝国发起了咄咄逼人的挑战。面对日本企业界发起的强大挑战 ,美国的企业管理专家们开始研究日本崛起的奥秘所在 ,他们发现日本企业管理方面有一种非常独特的东西 ,就是日本企业比美国企业更注重人本管理 ,更强…  相似文献   

15.
对企业文化传播的内部营销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煜东 《经济论坛》2006,(12):110-113
一、问题的提出在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产品对美国市场进行了强烈的冲击。众多美国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美国产品不敌日本产品问题的原因是,长期以来美国人引以自豪的美国管理模式出了问题。美国人长期以来只重视管理中的“硬”因素和“硬”技术,而企业经营的成功往往是由“软”的因素所决定的。而基于整体价值观塑造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由此,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个研究企业文化管理的热潮,大批优秀著作涌现出来,如《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6.
赵刚 《经济研究导刊》2010,(11):24-26,35
分析了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特点。其中,重点探讨了日本的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和企业内工会对日本企业战后崛起的重要作用;研究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企业组织管理职能从一种维持和辅助型的管理职能上升为一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管理职能,并且成为许多美国企业赖以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最后,对中国企业的组织管理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对中国的企业组织管理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企业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十分重要的力量。只有通过整个产业界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来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事,应该把企业培育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科技创新的主体。日本能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除了政府的导向作用外,企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与企业重视技术进步,积累了自身创新的能力分不开。在近年日本的经济连续低迷的局面下,企业把研究与开发放在什么位置,作了些什么努力,是人们关注的事情。日本有关媒体今年6月下旬对日本的主要大企业作了问卷调查,其中2…  相似文献   

18.
Activity_Based Costing简称ABC、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两个根本经济因素作用的产物,特别是七、八十年代日本制造业进军美国市场,其低廉的价格、优良的质量使得美国制造业纷纷倒闭,这一事件直接催生了ABC在美国的应用和发展。自1988年美国第一家企业推行至今,它已在西方国家获得了较多的应用。应用行业也从制造业推广到服务业、国防工业乃至金融等领域。在我国,近年来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也有了进展。尽管目前由于财税政策和认识上的不同,我国企业在核算中还没有采用作业成本法,但引进作业成本计算制度,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价值链、零存货、全面质量管理、成本动因以及多技能的工人等新思维、新观念,还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9.
谈戴明管理思想的十四要点范法明爱德华·戴明(W·EdwardsDeming)博士是一位美国统计学家出身的管理专家,被誉为质量管理之父。早在40年代,他就提出了质量管理理论.二战后的日本在企业界采用了全面质量管理,戴明博士多次被邀请到日本讲学.今天,全...  相似文献   

20.
李楠  张勇 《经济导刊》1994,(2):62-64
日本金融信托业概况东北财经大学李楠,张勇20世纪初,日本由欧美引进信托业务,并仿效美国设立信托公司,同时还制定了《兴业银行法》,使信托业从起步开始就做到有法可依。1905年日本又制定了《担保公司债信托法》,规定只有银行才能为企业筹措资金提供担保公司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