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远的格林     
玲子 《审计月刊》2004,(6):54-54
小时候,随做乡村教师的母亲住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里。乡村的日子艰辛而单调,没有幼儿园,没有音乐,没有电影,甚至没有电灯。最孤寂的是夜晚,鸡鸣狗吠也早早地在沉沉的夜色中睡去。乡村静谧的黑暗中,白雪公司、灰姑娘、小红帽、青蛙王子……伴随着母亲娇柔的声音走进我童年美丽的梦境,遥远、美好而温暖。在母亲的讲述里,我学会了善良与宽容。  相似文献   

2.
永远的感动     
寿险营销是一份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工作.是马拉松比赛而不是百米赛跑。  相似文献   

3.
永远的雷锋     
青草般葱郁的名字镌刻在三月与美好的春天紧紧相连雷锋你微笑的脸庞定格在这个朝气蓬勃的季节在流逝的时光隧道里我们依然能清晰地看见你因为有无数的身影  相似文献   

4.
永远的五四     
曾经的热血还在沸腾曾经的青春尚在燃烧九十三年前的号角响在云霄穿过多少风云多少枪林和弹雨才使大地上响彻和平的鸽哨一棵树刚正不阿枝繁叶茂风儿欢鸟儿鸣草在微笑  相似文献   

5.
永远的西餐     
阿成 《企业文化》2001,(10):75-75
处第一个女朋友,我还很年轻,只有20岁。20岁就有女朋友,强词夺理地说,只能是一种缘分了。因为,先前还是一个混沌未开的小伙子,在生人面前总是沉默寡言,而且还有某种让人不解的忧郁挂在瘦削的脸上。或许正是因为这张忧郁的脸,才早早地有了女朋友的罢。  相似文献   

6.
王玉哲 《价值工程》2010,29(16):255-256
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刘士聪先生所译的萧红散文《永远的憧憬与追求》中的运用,探讨如何再现散文翻译风格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7.
春波 《陕西审计》1997,(3):41-41
紫荆花啊,生生患患逝水流年,你的血脉和神州大地患患相关,你是祖国大花园中永远开不败的花朵,祖国的乳汁始终将你哺青。  相似文献   

8.
在即将翻过的新世纪的第一页里,中国描画出了绚丽多姿的七彩图画。七月流火的盛夏,我们热烈欢庆申奥成功;夏末秋初的北京,我们举办了历史上最好的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金秋十月,在历经了44年的磨砺后中国足球队高歌猛进闯入世界杯;同样是十月金秋的收获时节,在东海之滨的上海,我们成功地举办了为世人瞩目的APEC会议;十一月十日,在经过15年艰辛谈判后,中国又迎来了历史性时刻——加入WTO。  相似文献   

9.
金鸡五咏     
“雄鸡一唱天下白”。鸡是曙光,朝霞的引导者:在茫茫的黑夜,在沉寂的荒郊,一声鸡鸣,给多少焦灼苦涩的旅人带来温暖与希望!于是,有了“晨鸡唱不绝”的欢愉,有了“鸡鸣茅店月”的诗情,有了“鸡唱千门晓”的兴奋,有策马扬鞭的精神,有了直闯“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勇气!鸡是号角,以不绝的强音鼓舞开拓进取的人们。  相似文献   

10.
心灵鸡汤     
唐亚军 《国土经济》2005,(9S):57-58
人生的风景,该以怎样的笔墨去形容,该以怎样的目光去审视,又该以怎样的灵魂去容纳?人生并不是永远都像想象中的那般美好,我们一时的疏忽也许就会让生命中留下许多无奈,路本是同样的路,只在乎你怎么样去走而已,人生的路也是如此,让我们看看下面的字句,喝一碗心灵鸡汤,或许他人经验的总结会对我们前方的人生之路有所指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衔”是个怪东西,看不见,摸不到。瞧浴池中的人们,模样都差不多,若非要点区别,那只能看高低胖瘦,谁眼睛大谁眼睛小,谁的皮肤白谁的肤色黑……这一目了然,但让你说出谁到底是啥衔,你许会说:这不是难为人吗?应该说,古往今来,人们十分看重头衔,古代读书人信奉的是学而优则仕,这仕就是一种衔,也就是官衔,我觉得,人们追求衔并不是坏事,但物极必反,追求衔过头了就走向了事物的反面。为了取得诱人的衔,很多人不择手段。在古代,为了衔而相互排斥倾轧、残杀司空见惯。现在呢?衔往往同钱一样,有时被人们不公正地斥为恶魔,其实,钱也好,衔也好,本身是清…  相似文献   

12.
李婷 《房地产导刊》2005,(11):93-95
一位朋友前些年来北京旅游,当她拿着相机穿梭于北京的胡同拍照时,被一位老人指责道“你们这些人就知道拍北京破旧的照片,北京那么多好地方怎么不去拍!“其实这位老人不了解,正是这些陈旧的胡同才像陈酿的美酒一样,因为经历了岁月的沉淀,所以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3.
爱无声     
华凯 《审计月刊》2005,(3):51-51
国庆节长假,我回老家看望父母。父母很高兴,像招待客人一样招待我。这使我很愧疚,都是因为我少回家,他们才会把我当客人似的。我决定趁这几天长假,好好陪陪父母。  相似文献   

14.
人到中年     
凯甲 《乡镇企业》2002,(9):36-36
据说,联合国把青年的最后时限划到了45岁。这样说.46岁生日这一天,是人入中年的初始。  相似文献   

15.
刘长明 《乡镇论坛》2011,(30):44-44
山阴道上游人如织,络绎不绝。在同一条石板小道上.那上山的和下山的擦肩而过。上山的人兴致勃勃、汗流浃背。满怀着希望问那下山的:“山上好玩吗?”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手     
小的时候,父亲的手我一直叫巴掌。当别人问起我最害怕什么的时候,我会告诉他,我最怕父亲的巴掌。那每每痛彻心扉的巴掌,让我今生今世都难以忘记。  相似文献   

17.
18.
父亲的土地     
许应录 《西部财会》2011,(10):80-80
回到故乡,走在田间的路上,凝视一颗禾苗破土而出,我不禁想起父亲来。由于岁月匆匆,不知不觉中,让许多往事风轻云淡,已将父亲很多的东西遗忘。当我看到这片土地,这棵小小的禾苗,却在记忆的长河中勾勒起父亲的足迹。  相似文献   

19.
迟暮的花     
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象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看见一片白帆。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田野     
六一儿童节到了,不禁想起上个世纪50年代流行的一首儿童歌曲——"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这优美的歌词将孩子们眼中祖国美丽的形象描写的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