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丁琳 《经济论坛》1999,(17):14-14
一、通过业内重组、联合、兼并,增强投资银行实力要改变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业机构众多,规模小,融资能力有限,市场占有率不均衡,低效无序的激烈竞争现状,走业内重组兼并是必然选择和出路。在短时期内要迅速充实资本金,必须进行重组,使拥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投资银行从一、二级证券业务市场中挤出劣势投资银行,完成市场兼并,扩大市场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产生一些新的国家级的证券公司,达到充实资本金,优化券商资本结构,提高券商资信的目的,形成规模效益和规模经营,使资本金短缺的矛盾得以化解,提高证券经营机构…  相似文献   

2.
《经济导刊》2005,(8):7-7
自南方证券被接管、数家券商相继倒闭之后,券商行业整体亏损的问题日益严重。国务院券商问题处置小组成立之后,初步确立了两年内解决证券公司风险的时间表。业内人士预计拯救券商的行动将依照券商的经营绩效区别对待,证券公司的前景可能出现三分天下的状况,即1/5死亡、1/5重组、1/5救活。近日银河证券获得国资控股的汇金公司数十亿元出资,标志券商重组大幕已经开启。  相似文献   

3.
王永晶 《时代经贸》2007,(7Z):98-99
加强风险控制,通过树立正确的借壳上市理念、重组后的有效运作,充分利用壳资源,使壳资源价值最大化。通过上市使国内券商迅速做大做强、提升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国内券商迅速发展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4.
刘亮 《资本市场》2007,(5):45-47
针对目前证券行业的竞争格局,左晓蕾的建议是各券商应该建立各自的蓝海战略,而不是冲进红海里去拼杀。”券商应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分化重组,大家应该去寻找各自的蓝海,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避免同质化和浪费资源。这不但对大券商有意义,同样也是中小券商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5.
仇克 《江南论坛》2002,(1):42-43
随着地方券商纷纷增资扩股以及各类信托类证券的合并重组,券商的资本金增加了数倍,业务规模和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实力得到了普遍增强。我国加入WTO后,证券市场将逐步开放,国外证券投资机构密切关注着中国市场,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将会在1-2年内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中来,这  相似文献   

6.
刘亮 《资本市场》2006,(11):42-44
在股权分置改革平稳推进的同时,国内证券市场改革的另外一条主线——券商并购重组——也风生水起。目前股权分置改革已经接近尾声,而高度风险类和处置类问题券商治理的“大限”也已经到了,这使得券商的并购重组受到了资本市场更多人士的关注。证券公司某种程度上其实是靠“天”吃饭,碰到牛市的时候可能会有大量的利润,碰到熊市则可能血本无归。因此目前不但问题券商忙着重组自救,创新类和规范类优质券商也急于利用市场条件比较好的时候进行重组,如借壳上市,或者借处理问题券商的机会买入问题券商的优质资产部分,借机跑马圈地扩大自己的市场…  相似文献   

7.
入世后,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进程将大大加快,我国股票市场逐渐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我国目前实行的银行、证券分业经营格局将受到冲击。这些因素都将给我国券商带来第二次重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券商应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扩大股本规模,优化股本结构,在金融市场重新定位,争取业务多元化及发展跨国投资银行业务,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8.
忽如一夜春风来,中国资本市场在经历了近五年的阴霾后,全面回暖。回暖的行情使券商行业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宠儿——银河证券重组过程中中央汇金、中国人寿、中金公司等参与者前后态度的变化就是明证。当下,在全流通改革逐步完成,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相应行业资产重估等多种因素的刺激下,中国股市牛市趋势已经基本确立。伴随着这一大势,一批创新类券商和规范类券商浮出水面,而昔日苦心为他人作“嫁衣”的这些优质券商,目前都或筹划或忙碌为自己赶制新嫁衣——证券公司上市已成为当下券商重组收官之际的热点。券商上市,是一…  相似文献   

9.
券商发债融资的契机允许符合条件的券商发债,可以使券商获得一个稳定、低成本的中长期资金来源,拓展了券商的融资空间。发行债券也将改变中国券商长期债务偏低的现状,优化券商的财务结构和资产结构。更深层次地看,允许券商发债的更大意义在于:通过发债门槛这一市场的手段,会使券商更加分化,强者更强,进一步促进券商界的分化、重组,  相似文献   

10.
《资本市场》2012,(10):97-98
<正>目前,国内券商仍以传统业务为主.而直投作为一项创新业务将改变券商现有业务模式.增加券商盈利渠道,平滑因市场波动而造成的业绩波动,并且有利于深层次地挖掘客户价值。6月19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直投子公司金石投资有限公司设立中信并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准.中信并购基金是目前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第一只并购基金.该基金的成立标志着传统券商业务取得了一次创新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正> 券商增资扩股与上市公司参股券商在《证券法》出台后,国内证券商纷纷希望通过重组的方式扩大自身规模,成为综合类证券公司。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批券商已经成功地进行了股本扩张,资本增加了几倍(参见附表一)。在这次增资扩股中,许多上市公司以各种方式参股证券公司,并且已经形成了一个逐步升温的态势。在此之前,为市场所关注的是证券公司投资于某上市公司,虽然  相似文献   

12.
作为证券市场上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金融机构, 券商扮演着重要角色, 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的充分、有效发挥要求稳定、有效、充足的资金来源。我国券商融资渠道一直比较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国券商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证券法》的出台不仅对我国券商融资渠道进行了规范, 而且指明和确定了拓展券商融资渠道的指导原则和长远规划。现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增资扩股、允许券商进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国债回购市场、允许券商以自营证券作质押向商业银行申请质押贷款、允许券商发行金融债券和积极开展证券公司间的重组与并购等方式来有效拓展券商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3.
<正>针对目前证券行业的竞争格局.左晓蕾的建议是各券商应该建立各自的蓝海战略.而不是冲进红海里去拼杀。“券商应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分化重组.大家应该去寻找各自的蓝海.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避免同质化和浪费资源。这不但对大券商有意义.同样也是中小券商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4.
券商跟投是科创板IPO的创新性制度安排。本文基于2019—2021年科创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券商跟投对询价意见分歧的影响。研究发现,科创板券商跟投比例越高,机构投资者询价意见分歧越小。从影响机制来看,券商跟投有效激励券商加大信息披露,降低了一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降低了询价意见分歧。异质性分析表明,券商跟投对询价意见分歧的降低作用主要在内外部信息环境较差的发行人中显著,即跟投券商有效提高了企业的信息环境质量,发挥了认证作用。此外,券商跟投降低询价意见分歧后,还提高了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因此,建议监管部门放开券商跟投比例的最高限制,在A股市场全面推行跟投制度,进一步完善券商跟投信息披露配套机制,充分发挥券商跟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投资银行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月溪 《经济师》2003,(11):39-40
目前中国投资银行产业的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多。文章认为其主要难题是如何做大做强 ,解决生存发展壮大的问题。主要途径是券商的并购重组、拓展券商的融资渠道、大力发展企业并购业务  相似文献   

16.
入世后三到五年内,国外券商将可在我国全面开展投行业务。本文将从收入结构入手,通过比较中外券商在收入方面的差距,分析我国券商实力较弱的主客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我国券商的竞争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神奇的力量--利用资本市场推进企业发展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利用资本市场的实践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作为国有投资公司,虽然拥有一定的投资基金,但远不能满足我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的需要,因此,公司利用积累的基金,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先后吸引国家和其他投资方资金1000多亿元,确保了项目建设所需资金。此外,公司还积极探索了上市融资的途径。1994年,公司与华能集团合作,将上安电厂重组,发起设立了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并在美国纽约成功上市。1996年,又把在北部电网的投资和两个电厂股权重组,参与发起设立了北京大唐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7年在英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以券商为研究核心,综合分析我国证券业的集中度,发现我国券商表现出数量多、规模小、经营分散的局面,缺乏核心竞争力,影响了市场绩效的提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证券业必须进行新一轮的重组整合。  相似文献   

19.
随着股权分置制约的成功消除,中国正在逐步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更多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将在国内股票市场上市。众多的机遇也带来对券商行业的挑战。市场环境与结构的变化,是券商改变的最好机会,同时也是券商成长的必然选择,在做一流市场的大变局下,国内券商要想成为变革后市场的主要力量,需要其自身向国际化的实力和业务标准靠拢。  相似文献   

20.
王传宝 《经济论坛》2007,(4):123-125
我国券商在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国企改革中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前几年券商一直惨淡经营。2005年6月股市出现了久违的全线飘红,6月8日,上证指数开始迅速回升,大盘暴涨8.2%。2006年11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沪综指盘中突破2100点,盘中最高达到2102.06点,创下五年新高,而深证成指也大幅上涨209.48点,收于5666.99点,创下9年来新高。2006年券商的经纪、自营等主要业务都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尽管在新一轮的牛市中券商情况有较大好转,券商发展仍存在诸多障碍。随着我国证券业开放步伐的加快,研究如何破解券商发展的障碍及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对券商自身健康发展,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