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通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公司绩效的指标,分析了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并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分别考察了股权的性质、股票的流通性以及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股票流通性与公司绩效成显著的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成显著的正相关,而表示股权性质的国有股比例与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关系并不明显。同时,实证研究发现,以前人们研究中所讲的U型关系不存在。  相似文献   

2.
董飞 《全国商情》2007,(5):190-191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决定着公司治理的机制和绩效,而公司治理结构又反过来影响着公司价值的实现和股权结构的变更.本文分别对不同类型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以及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模式的优化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权结构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股权集中度。一般用前三大股东或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的平均数来表示;二是指股权构成。是指国家股股东、法人股股东及社会公众股股东各自持有公司股票占公司股票总数的比例。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股权结构与企业业绩的关系并无明确一致的研究结果。一种观点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另一种观点认为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本文以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不再横跨多个行业,规避了因不同行业的竞争度不同而对公司业绩产生的影响。试图在相同的竞争环境下,考察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一、样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就股权集中度和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作了统计分析,得出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公司业绩产生正的影响,大股东的监督作用对公司的业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法人股持股比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了法人股在我国独特的股权分置的情况下,虽尚不能流通,但通过直接参与公司的决策,在我国国有产权主体虚设的情况下,法人股东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股权制衡度、国家股、流通股、高管股及高管持股人数比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了中国的企业在股权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利于企业业绩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者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许多实证研究,但由于选取的样本或指标不同,得出了差异迥然的结果。有的学者认为,股权结构是治理结构的基础,股权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提高公司经营绩效;而有的学者认为,股权结构是为实现一个均衡的公司组织而对各种成本利弊权衡后所内生的结果,它与公司绩效之间并无必然联系。那么,股权结构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公司绩效的变化?我国特有的股权分置改革为我们分析这个问题提供了实验样本。本文对2006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在股改前后的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进行了比较。本文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导致上市公司国有股持有比例数的下降、法人股及流通股比例数的上升以及股权集中度的相对分散,然而对公司绩效的提高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部六省158家上市公司的年报为基础,对其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家股比例、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法人股比例、经营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倒U型的函数关系也不存在。  相似文献   

7.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决定着公司治理的机制和绩效,而公司治理结构又反过来影响着公司价值的实现和股权结构的变更。本文分别对不同类型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以及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模式的优化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改善和优化股权结构是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赫芬达尔指数、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流通股比例、股权控制度与公司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为此上市公司需要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构建多样化法人投资主体,对公司高管人员实行股票期权激励。  相似文献   

9.
在动态内生性的框架下,以2002年至2011年71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同时考虑三种内生性情况,运用动态面板的System GMM估计方法研究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动态内生性,不仅当期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影响,而且前期股权结构也对公司绩效有着显著影响,并且前期公司绩效对当期股权结构具有反馈效应。因此,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提高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和降低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来提高公司绩效,进而提升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2001年度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实证发现,股权集中公司的负债率显著低于股权分散的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流通股比例与负债率负相关,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存在二次关系和三次关系,资产负债率在24.52%与51.13%之间时,经营缋效与资本结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存在国有股比重过高,偏好股权融资以及债券比重小等问题。改变重股轻债的状况,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国有股比重,优化股权结构,发展和完善债券市场,以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12.
美国公司股权结构变动是引起美国公司治理结构发生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美国公司股权结构发展到机构投资者持股为主时,其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主要依靠完善的外部监控机制体系。这对我国的公司治理具有一些很重要的启示:一方面应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畸形结构,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相似文献   

13.
国有股不流通、一股独大是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最大顽疾。按公募发行价对国有股进行缩股,是当前国有股上市流通、成功减持的必要条件,也是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基于股改完成后股权结构中实质掌控公司的终极控制权对内部资本市场运行的影响考虑,选取基于“调整的利润敏感性法”直接测度模型,利用分部报告数据测度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现状,接着通过构建多元线性模型,对193个样本公司进行各变量间的相关性描述及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终极控制权比例、终极现金流权比例与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成显著正相关;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大小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它的显性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国有终极控制权下的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要比民营控制下的好。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对比分析了实施股权激励后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公司业绩和公司治理结构特点的变化,比较分析两类公司业绩提升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两方面的异同。本文的研究发现:(1)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公司业绩的提升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度大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公司业绩的提升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度;(2)实施股权激励后国有上市公司之间公司绩效的差异大于非国有上市公司之间公司绩效的差异,股权激励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的一致性大于其对国有上市公司公司绩效的影响的一致性;(3)国有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后,在对公司董事会人员组成和监事会规模调整的同时,要更侧重于降低股权集中度。而非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在注意降低股权集中度的同时,要更侧重于公司董事会人员组成和监事会作用的发挥,以期更好地改善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16.
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是国有银行商业化的关键 ,也是实现中国银行业与国际接轨的必要准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基础是实行股份制改造 ,即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 ,选择国家相对控股的股权结构安排 ,并在此基础上 ,设计代理权竞争、股权激励、融资结构等适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以保证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于2005年5月开始实施,预计未来三年内所有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等非流通股实现全流通改革.中国证券市场将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完成资本市场基本制度变革.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后取得的初步成效及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资本市场的若干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以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差异为视角,研究了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偏好,股权激励的实施与公司业绩相关性问题。运用因子分析、Logistic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等方法,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产权特征不同,股权激励模式选择偏好会受到影响,进而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也不相同;相同股权激励模式下,国有绝对控股上市公司与国有相对控股上市公司的激励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差异为视角,研究了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偏好,股权激励的实施与公司业绩相关性问题。运用因子分析、Logistic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等方法,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产权特征不同,股权激励模式选择偏好会受到影响,进而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也不相同;相同股权激励模式下,国有绝对控股上市公司与国有相对控股上市公司的激励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只有适当的股权集中度,才能形成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而才能保证公司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以我国旅游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发现旅游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经营绩效存在相关性。保持适当的股权集中度,促进股权结构的合理化,培育理性的机构投资者,才能保证公司治理的合理和效率,促进旅游类企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