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美国、德国、加拿大、印度的药品价格政策。在这些国家,药品价格政策是定价政策与补偿政策的结合,本国制药产业的地位决定了药品价格政策的导向,本国国情决定了所采用的政策手段,所采取的药品分类分级管理为定价政策和补偿政策的联合使用提供了基础。参考国外经验,我国也应采取定价与补偿相结合的药品价格政策,建立并完善药品分类分级管理制度,结合我国国情选择适当的政策导向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药品价格问题多年来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各国政府也在大力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对药品价格管理体系进行多次改革,但始终没有走出药品价格虚高的"怪圈",定价依据也缺乏科学化的界定。本文通过对自由定价体系、利润控制体系、定价管制体系、参考定价体系四种发达国家典型药品定价模式进行分析对比,结合我国药品价格管理现状进行论证,不同药品定价体系均有值得我国借鉴之处,有效借鉴这些先进经验有益于完善我国药品价格管理制度,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肖晗 《中国市场》2013,(37):34-36
药品价格问题多年来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各国政府也在大力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对药品价格管理体系进行多次改革,但始终没有走出药品价格虚高的“怪圈”,定价依据也缺乏科学化的界定.本文通过对自由定价体系、利润控制体系、定价管制体系、参考定价体系四种发达国家典型药品定价模式进行分析对比,结合我国药品价格管理现状进行论证,不同药品定价体系均有值得我国借鉴之处,有效借鉴这些先进经验有益于完善我国药品价格管理制度,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药品价格规制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德国药品参考定价制度由于其优良的价格管控能力而备受关注。本文从参考定价药品范围确定、药品固定价格组别制定、固定价格制定、参考价格信息公布四个方面介绍德国参考定价制度的内容,并结合辛伐他汀案例分析其制度的实施效果。最后参照德国药品价格管理经验,提出关于完善我国价格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国华 《中国物价》2007,(7):24-27,19
社会平均成本是价值理论学说中的重要思想,也是我国政府定价中应把握的基本原则。如何将这一重要思想更好地运用于药品政府定价实践,成为目前倍受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我国药品价格管理的需要出发,针对药品价值和价格的特殊性,探讨社会平均成本在药品政府定价中的实践路径,并分析社会平均成本在政府定价中运用,进而提出了药品定价成本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药品降价政策的实施会减轻部分患者的医药负担,能够克服单纯的企业定价形成的市场垄断行为,是政府监管药品市场的主要体现,能够促进药品市场健康发展。药品降价政策的实施,会改变药品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从而在客观上影响了药品降价政策的效果。因而,药品降价政策应该坚持激励相容的原则,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高政策实施后的绩效。  相似文献   

7.
我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及市场化改革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分析我国药品价格变化趋势及政府规制发展历程基础上,从药品特征、市场主体、市场供求角度解析了影响我国药品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进而从形成要素、运作模式和定价模式视角研究了我国药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同时阐述了当前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定价机制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加强新药审批并落实药品区别监管制度、规范医药产业链各主体行为、加强政府药品市场监管力度和完善药品价格法制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零售药店线下线上双渠道销售药品已屡见不鲜。然而,如何实现在线医保支付是亟待破解的难题。研究药品零售企业双渠道布局及产品策略选择对落实“双通道”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产品纵向差异化分别构建药品零售企业未开辟和开辟网络渠道的博弈模型,得出医保药品零售企业和非医保药品零售企业的均衡定价和利润。研究表明:两药品的采购成本差异因子低于某一阈值时,医保药品零售企业的最优选择是销售医保药品,但无法实行“零差率”定价,其定价高于采购成本;当网络渠道投资成本额低于某一阈值时,医保药品零售企业将选择开通网络渠道;随着患者自付比例及非医保药品质量因子的增加,医保药品零售企业定价及利润均下降。最后,通过算例对以上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研究结果有利于为政府落实“双通道”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药品差别定价是指对符合资质企业生产的特定药品,区别于一般药品定价原则所制定或调整价格的行为,即在执行统一定价原则的基础上,对特定药品根据药品质量高低制定不同的价格。在国家《药品政府定价办法》中,对西药品种叫单独定价,中药叫优质优价。其实质就是针对特定的企业特定药品制定的价格,统称为差别定价。  相似文献   

10.
许军 《价格月刊》2016,(4):80-83
通过阐述药品临床疗效及药品分级定价、调价的概念,提出有利于药品定价逐步趋于理性的基于药品临床疗效分级定价、调价设想以及做法,该定价、调价方式拉开了不同疗效级别药品的价格差距,充分体现了药品的核心价值,有利于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以往的药品定价、调价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实施给美国药品自由定价带来颠覆性改变。通过梳理分析《法案》对于药品定价干预的相关内容,包括政府对具有垄断性的药品直接价格干预、谈判降价幅度与药品上市时间紧密关联、药品价格上涨幅度不得高于实际通胀水平、明确患者支付上限、降低患者用药负担。基于此,得出如下启示:药品属于特殊商品,市场自主定价并非完全自由定价,做好医保控费需统筹兼顾患者个人用药负担,警惕部分药品价格过快上涨和不合理高价药出现。从而为我国进一步加强药品价格管理,规范市场主体定价行为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英、德、日药品价格管制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英国、德国、日本药品价格管制方式的基础上,总结了三个国家的药品价格管制经验,提出我国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从实施更有效的“价格管制”措施、政府定价与市场定价结合、实行药品价格分类管制等三个方面来提升我国的药品价格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马特 《中国物价》2014,(4):50-53
本文总结了《药品政府定价办法》实施13年以来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结合当前药品价格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深化管理改革,完善价格机制,优化政策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质疑药品“虚高定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阳 《中国物价》2004,(7):42-44
1.“高定价型”。经常会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上看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公布了几十乃至上百种降价的药品,药品降价之声此起彼伏。若干时间过去了,这些被迫降价的药品仍在低价位下顽强地“活着”。这不得不让人想象,如果不降价,真不知这些厂家要获得多大的利润。可见,降价前的药品一定属于“虚高定价”。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15年政府取消绝大部分药品定价政策的实施,在政策取得了一定经济性效果的同时,也发现了政府在药品定价和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除药价放开政策外,重新审视和改变药品定价和监管的方法,同时在医保支付方式、医疗服务定价、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改革,药品的完全市场化竞争才能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医保药品价格政策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药品价格管控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医保药品支付价格新模式,对支付价格体系下的定价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推进支付价格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我国OTC药品的定价权下放到地方,中央和省级药品定价权限得到合理划分,这对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从分析我国OTC药品定价现状出发,分析当前OTC药品定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部分发达国家关于OTC药品定价机制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非处方药定价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10日,重新修订后的《广东省政府定价药品目录》(下称《目录》)正式执行,《目录》对828种药品实行新定价。政府定价的药品种类除了调剂进我省《医保目录》里的中西成药等药品之外,还增加了我国最古老的民族药物一中药饮片。与此同时,北京市发改委早前的文件规定,自5月10日起“中药饮片、民族药不再列入《定价目录》,实行市场调节价”。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药品市场上同时存在政府定价与市场价格,两种价格形成机制对药品价格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政府定价实际上要求按成本定价,以降低偏高的价格水平。但由于药品市场运行机制的扭曲,药品市场价格严重扭曲,并导致药品政府定价机制与价格水平的扭曲。在国家推出新医改方案的形势下,应该探索建议新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即以成本加成为基础,综合考虑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医药行业微观差异及地区差异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为减少成本加成价格形成机制本身的弊端,应对药品成本如同其他政府定价商品一样,实行严格的药品成本监审制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药价虚高问题,虽然国家对市场定价的药品多次实行政府干预,但因现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缺陷及药品流通体制和利益补偿机制中相关政策缺失等因素,限制了对药价虚高问题的有效解决。根据药价虚高的市场表现,挖掘其深层的社会根源,提出治理模式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