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强 《经济地理》2012,32(4):1-5
人文—经济地理学作为交叉学科,在我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其过程中也存在三大分异现象。为更好更快地促进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来自全国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带头人围绕"人文—经济地理学未来发展"这一问题,广泛交流了各自对未来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性思考,探讨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如何在为国家、地方和部门服务的同时,促进学科发展。通过热烈讨论,会议最终明确以下两大学科发展方向:一是,人文—经济地理学应以地球表层自然圈层和人文圈层相互作用的时空规律为科学命题,以解决地球表层不同空间尺度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导向来构建自身科学体系;二是,人文—经济地理学要在社会应用体系中有凸显其科学价值,广泛开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为社会发展做出具有显示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面向"十二五"规划,人文—经济地理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全国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带头人围绕"区域科技发展路线图",交流各单位对今后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性考虑,以及在"十二五"有关规划研制过程中,人文—经济地理学如何更好地为国家、地方和部门服务。迎接"十二五",人文—经济地理学要以"人—地系统"动力学作为学科发展的理论方向,以国家需求及国际趋势为学科发展方针,加强交叉学科的建设,革新研究方法。充分发挥人文—经济地理学战略咨询作用,争取国家重大项目,提交具有影响力的咨询研究和咨询报告,抓住机遇,使人文—经济地理学更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樊杰  周侃  陈东 《经济地理》2013,33(1):1-8
党的十八大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为经济地理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与发展机遇.经济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国土空间格局成因与演变规律,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供了前瞻性的科学基础和科技支撑.文章结合近年来中科院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团队围绕国土开发的学术创新与应用实践,重点讨论了基于经济—生态—环境综合效益和生产—分配—消费立体系统的区域发展均衡模型,阐释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自然对人文作用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基于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方法尝试开展的综合地理区划,以及纳入面状形态完善点—轴系统理论和利用三种功能空间比例关系表达空间结构.研究与实践表明,从应用需求中凝练科学问题、在解决科学问题中推动学科建设及提升支撑应用需求的能力,是比较合理的学科发展方式.未来,按照十八大在国土空间格局中提出的“均衡、开发强度、空间结构、功能区、格局”等主题词,持续发展经济地理学,发挥经济地理学对国家战略决策的科技引领作用和支撑作用,实现学科建设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12月 2— 4日“国际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近 3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国际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和新世纪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应邀出席会议的国际著名经济地理学家、新加坡国立大学的Henywai-chungYeung博士作了“英美经济地理学的新进展”主题报告 ,重点介绍了近 10年来英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情况 ,对中国经济地理学如何与国际接轨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关于产业集聚与企业网络研究 ,王缉慈教授和李小建教授分别作了“地方产业群———我国经济地理学的…  相似文献   

5.
知识溢出研究的“空间性”转向及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梳理了产业维度、区域维度、产学研合作维度和国际经济维度的知识溢出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学术争议。在此基础上,判识知识溢出研究呈现"空间性"转向和"中心—外围"互动溢出研究态势。最后,提出知识溢出研究的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范式:以空间和区域为载体,紧扣"知识生产的集聚性—知识流动和溢出—区域均衡发展"这一研究主线,始终将"知识流动和溢出的空间性、尺度性和互动性"作为研究核心,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综合集成分析知识溢出"空间性"机制、"中心—外围"互动溢出机制和知识的多尺度网络溢出机制。知识溢出研究的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范式有助于区域创新和均衡发展政策的科学制定。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交通运输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20世纪尤其是建国以来经历了学科初创、学科体系形成、稳定发展三个时期的建设,我国交通运输地理学已经形成了一门相对完善的学科,在学科理论探索、交通设施规划与布局、交通网络与交通流分析、交通方式评价与规划、交通运输的特殊地理问题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丰富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认知我国交通运输的地理概貌和发展机理、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人文与环境效应,提供了应有的科学知识.我国交通地理学家总结的运输生成的"四个基本规律"、运输组织的"轴-辐"模式、交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从属功能与引导功能"以及城市交通的"双交通模型"与"交通导向型(TOD)空间开发模式"、区域交通优势度的评价方法、港口空间发展模式等,已经在交通运输地理学研究和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界对于"资本"大致持两种研究视角,即将其视为一种生产要素或一种生产关系,由此,资本作用于地方发展的地理学研究也存在发展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两种对应的研究视角。随着关于地方发展的研究不断深进,两种研究视角逐渐非线性地交互作用,亟待在一个整合框架下提出新的综合范式,以推进地方发展研究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分析。基于此,文章重新梳理了发展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两个学科视角下的资本与地方发展之间的相关研究,认为可以在场域空间视阈下将两个视角整合在同一个诠释框架之中,并基于该整合框架提出三个未来应关注的研究要点。文章的相关分析有利于推进当前中国发展战略的实施,且尝试提高中国人文地理学对于空间—区域发展问题的理论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单许昌 《财经研究》2012,(8):135-144
空间经济学研究的兴起,主要有两条理论路径:第一条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研究路径,第二条是以马歇尔、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空间要素模型分析研究路径。文章认为这两条路径有内在关联,前者是关于经济空间的动力机制的理论,后者是关于经济空间运动形式的理论。空间经济的深层逻辑和具体规律互为表里,为当前中国空间经济学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加入了企业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学着重从微观企业层面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本文阐述了"新"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介绍了"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基准模型和分析框架,对"新"新经济地理学经验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中发掘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视角的拓展、理论框架和模型方法的完善以及与相关研究领域的融合等。  相似文献   

10.
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美丽中国建设涉及人口、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等诸多学科领域,需要借力于自然与人文学科的跨学科整合来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综合自然地理学兼具人文和自然学科分析特长,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系统剖析了美丽中国的科学内涵以及综合自然地理学学科特质,进而探讨了格局—过程互馈机理、人地耦合系统理论、综合区划等综合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内容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应用方向,并在综合自然地理学框架下凝练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绿色转型发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以期促进地理学与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度融合,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学科支撑。  相似文献   

11.
姚华松 《开放时代》2012,(8):118-129
空间生产与空间冲突是国外社会地理学最重要的研究视角之一。本文以广州摩的行业为例,借鉴国外社会地理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的城市化解释体系、空间生产理论、城市增长联盟及城市政体等理论,对广州越秀区YT、BZ、HQ和SYN四社区开展研究。首先,本文对"禁摩"后摩的司机人口及时空特征进行考察,发现从业人口年轻化态势加剧,基于户籍的分异特征显著,兼业性明显,社会资本起重要作用。其次,剖析摩的司机空间生产的过程与逻辑,揭示出后金融危机时代流动人口正规就业向非正规就业转换的可能性,自上而下的经营性循环圈的形成及自下而上层面的空间适变性策略。最后,从空间冲突与管制视角对摩的行业权力政治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转型期中国城市灰色行业的管制联盟及反管制联盟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2.
以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思想为主线,围绕"空间"和"要素"这两个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核心论题,着重分析了基于区域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城市化内涵、城市化研究的相关理论思想、我国城市化研究的三个基点内容(城市化发展过程、格局、机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响应与调控认识,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城市化理论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3.
1990年初,Krugman在《政治经济学期刊》上发表了《规模报酬和经济地理》,由此开辟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通过对新经济地理学相关文献的回顾,研究表明:由于无法放弃规模报酬不变范式,主流经济学中长期缺乏空间维度。新经济地理学在"冰山运输成本、规模报酬递增以及不完全竞争"框架下研究空间问题,而空间经济学则包括经济学中所有涉及空间问题的研究。新经济地理学在近二十余年内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有着较大的发展,目前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尤其是在税收、补贴以及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学科发展处于中期。从新经济地理的最新研究发展来看,融入消费者异质性产品、移民以及储蓄等偏好和融入企业异质性的"微观主体的异质性行为"是新经济地理学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整体而言,国内现有新经济地理的边际贡献不足,未来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以人文地理学、休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研究居住在芜湖市市区范围内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城镇人口休闲动机的状况,并从不同性别和年龄两个方面对老年人的休闲动机进行比较,探讨其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克鲁格曼、诺贝尔经济学奖与经济地理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学思想从贸易理论与区位理论相融合,从规模收益递增、要素流动和运输成本揭示空间集聚,从历史、预期和路径依赖揭示区域发展路径,以量化模拟研究区际关系等四方面进行了分析.从研究视角、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三方面分析了克鲁格曼创新研究对经济地理学的启迪.从学科社会地位、研究范式和发展方向三方面分析了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吴传钧先生是《经济地理》杂志的创办者,是杂志刊名的题写者。他是中国当代地理宗师、是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领路人。2018年4月2日是吴先生百岁诞辰。文章从几件直接感受先生处事待人的风采、直接聆听先生谆谆教诲的回忆切入,叙述了先生在专业方面是融会贯通的典范、在国际交流中具有感染朋友的气场,为我们营造了团结合作的团队文化,并反复强调"传承人文与经济地理事业的根本是首先学会做人"。总结和体会多年来吴传钧先生发展和壮大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事业的经典要领,包括对学科交叉综合的学术定位和经世致用的应用定位,他提出做好学问的关键路径是脚踏实地,而发展壮大事业的座右铭是"学业并重"。在梳理新时代国土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新特点的基础上,面向新时代对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要求,聚焦吴先生建立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新命题,对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讨论,即:充分认知"不充分、不平衡"发展的人地系统表现与成因机理,系统研究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的人地关系调控原理,推进"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布局过程的人地关系响应规律,以及形成面向7大战略和3大攻坚战的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成果产出。  相似文献   

17.
产业转移的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视角出发,对产业转移概念、国际产业转移动因与区位选择研究、国家内部产业转移动因与区位选择研究、产业转移的区域效应研究进行全面梳理,对产业转移研究进行展望。研究认为:针对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空间格局与过程研究;以国际"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解释产业转移的动因与区位选择;从经济地理学学科特点出发建立综合性分析框架研究产业转移的区域效应;加强产业转移的空间计量以及模拟分析应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文章回顾了近20年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在城市地理、旅游地理、乡村地理、人口和社会地理等人文与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在为国家和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中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在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背景下,面向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需求,面向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发展总目标,围绕干旱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复杂问题,创新干旱区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开展了绿洲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干旱区主体功能区划及城乡统筹研究、重点地区城镇化格局演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疆旅游全产业链研究,发挥学科的科学支撑作用,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为美丽新疆建设、为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建设做出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杨芬 《经济地理》2012,32(12):61-66
文章旨在应用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生产理论透视现代中国城市空间生产的问题域。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简析空间生产四个核心理论命题的基础上,重点解剖了武汉城市空间生产的五个典型案例,并提出和分析了空间生产中资本化的负效应是什么、政府在城市空间生产中如何作为、为什么要纠正"动员式"的城市空间生产以及公众如何参与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等尚待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于1992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召开会议。40多位委员和领导到会。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家祯代表中国地理学会对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为我国地理学发展作出的努力表示赞赏,并希望自然地理学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提高学科理论和应用水平。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学部委员黄秉维就“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作了专题发言,他强调要把基础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促进地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发展。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曾昭璇也就自然地理研究应用发了言。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陈传康汇报了本会自1986年以来,在开展学术活动从内容、形式到出版论文集等方面所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