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自我提升理论,从自我提升动机和马基雅维利主义视角出发,探讨了领导排斥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通过对两阶段收集的451份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领导排斥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自我提升动机在领导排斥与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员工马基雅维利主义调节了其自我提升动机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间的关系,即员工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越高,其自我提升动机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正向影响越强;员工马基雅维利主义正向调节员工自我提升动机在领导排斥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即员工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越高,其自我提升动机的中介作用越强。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领导排斥理论的研究,也为管理者正确认识领导排斥、管理员工遭受领导排斥后的认知与行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谢庆红 《消费经济》2006,22(6):89-91
本文首先探讨了国内外对假冒伪劣问题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深刻分析了企业造假售假的动机,最后针对这些动机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校园宣讲会对毕业生简历投递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宣讲会是企业进行校园招聘的一种具体形式。企业知名度,宣讲人职位,宣讲人自身素质,宣讲内容等因素,会影响校园宣讲会的有效性,进而影响毕业生向企业投递简历的意愿。一场成功的校园宣讲会,对于提升企业形象,节省招聘成本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分析了校园宣讲会对毕业生简历投递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企业优化宣讲会的形式和流程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5.
员工反伦理行为是指员工自身意愿地违背组织及其他成员合法权益的行为,国外对此已有几十年的研究,而我国对此研究才刚起步。本文回顾了员工反伦理行为的概念、内涵,梳理了员工反伦理行为的模型和影响因素,并就目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成为现代科技中最有生机、活力的领域,强烈地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最具有现代性意义的力量与全球化工具。同样,网络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传统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消费者的服装购买行为和时尚伦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即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时尚伦理产品支付溢价,其能够接受的溢价比例是多少。研究结果对服装企业的伦理营销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本文探讨了伦理型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并分析了组织伦理氛围在伦理型领导和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伦理型领导者能有效降低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且组织伦理氛围正向调节伦理型领导与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先后从个体特征、组织特征和社会背景出发分析与论述了影响企业家伦理决策的因素,希望可以为现代企业的治理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刘畅 《商》2014,(36):70-71
公共政策作为公共部门进行资源分配和利益调整的价值取向,其代表的公共性、公益性体现了公共部门最核心的伦理价值。但在现实中,政府内在侵蚀性的增加以及工具理性逐渐扩张和价值理性慢慢缩小的趋势,使公共伦理的权威性、公正性受到了挑战,这必将导致我国公共政策的失衡,并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公共伦理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并发现在制定公共政策中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共伦理的价值观,建立起符合大众利益的公共政策,从而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商》2015,(16)
本文以董事会伦理为逻辑起点,分析以公司治理目标为导向的董事会运行机制理论研究,深入探讨了上市公司在独立董事作用下所暴露出来的治理模式缺陷,最后在建立公司治理过程运行框架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在伦理视角下如何改善公司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13.
蔡振宁 《现代商业》2012,(27):191-192
会计是现实社会经济场域中的存在,会计人员的公正立场、道德行为会受伦理制度及其伦理场域(包括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行为的公正性,除需通过道德教育唤醒会计人员的道德良心外,还需通过会计伦理治理机制建设为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提供制度保障。制度的作用在于引导个体的行为,当某个个体的行为不符合现有制度的规范时,伦理制度应当能提供足够有效的强制力。在我国,要求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是现行制度的规范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商业伦理精神是商业和社会关系的基础,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商人、商业行为的道德性问题。目前我国商业伦理精神存在商业主体唯利是图,社会责任缺失,商业诚信精神匮乏等现象。在政府行为视角下,应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和建设,以树立我国当代商业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竞争激烈及会计准则的滞后,财务造假现象在资本市场中时有发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本文以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对象,以其财务舞弊动因为出发点,研究其财务造假的手段,并通过案例分析反映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王斌  钟帅  聂元昆 《中国市场》2015,(12):84-88,92
本文以消费者在线评论行为为研究对象,整合社会心理学中的互惠原理,利他行为理论以及信任理论,并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研究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在线评论真实性的信任程度、利他行为对消费者在线评论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互惠心理对消费者满意程度与在线评论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7.
普惠,大而言之来自天下大同的人类理想,小而言之来自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人伦关怀。普惠金融倡导人人具有同等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这不是简单的扶贫,是将对贫困人群的援助与商业可持续结合。援助体现普惠金融的包容性,即强势群体给弱势群体以发展的机会,这是一种转移支付。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失灵不可避免,必须通过政府的政策和法令程序的力量弥补,但是因为转移支付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所以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制度成本和组织成本很高,对此,群体间的交叉互助更可行,农村合作金融和新型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市场与政府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不足,所以必须构建市场、政府、农村合作金融密切结合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了家长式领导与服务行业员工从事亲组织的不道德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推脱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仁慈领导提高了员工从事亲组织的不道德行为倾向,而德行领导降低了员工从事亲组织的不道德行为倾向;此外,道德推脱是仁慈领导、德行领导影响员工从事亲组织的不道德行为倾向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余志俊 《现代商业》2013,(32):90-92
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能够提高组织有效性的员工行为,文章通过对506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企业伦理行为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以及不同道德认同水平的员工的表现差异,并从心理认知视角探讨了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员工导向的企业伦理行为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道德认同调节了这种正向作用,并且心理所有权完全中介这种正向的交互作用。文章最后总结了研究结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周静 《商业时代》2021,(7):74-77
本文从消费者行为视角出发,通过调研的方法,选取我国4个夜间经济强市的部分商圈,实证研究了夜间消费的影响因素,并针对不同业态分析了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研究显示,消费者的行为态度、示范效应以及消费场景特性都是重要支配因素,反映消费者特质的收入和闲暇时间等也是重要因素,且因闲暇时间支配、工资上升对夜间消费表现出替代效应.对于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