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旅游圈理论成为当今旅游学术研究的热点。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旅游圈开发已成为"大湘南"示范区经济合作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目前构建"大湘南"旅游圈的基础和条件已经成熟。不仅具有地缘关系上的紧密性、旅游资源的互补性,而且具有旅游发展上的共生性。建议:成立协作机构,对"大湘南"旅游圈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汲取成熟旅游区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经验教训,采用旅游圈的发展模式开发"大湘南"示范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
大湘南旅游圈是湖南省近几年提出的新的旅游区域,根据现有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对“大湘南旅游圈”生态文化旅游合作的基础与障碍的系统分析,提出整合大湘南丰富独特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对促进大湘南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湘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多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问题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的庞大工程,因此“大湘南”旅游圈的建立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也有了更多的困难,大湘南地区旅游合作的问题是一个动态的问题,随着旅游圈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其也将发展得更加完善,为大湘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本文结合“大湘南”旅游圈建设的实际情况,着力分析“大湘南”旅游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湘南”旅游圈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曲静  贾利东 《生产力研究》2012,(6):120-121,162
在"大旅游圈"的理念下,打破传统观念和僵化体制的限制,发展区域旅游合作是现代旅游业的一大发展趋势。文章在对甘肃与周边省份区域旅游合作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甘肃省际区域旅游合作的对策,期望能够以此为突破口,推动甘肃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青藏地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机理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简称青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在分析青藏地区旅游资源类型、空间分布和联动开发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联动开发模式,从地理学空间视野提出了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两种结构模式:点-轴发展模式和核心边缘模式,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构建"大青藏旅游圈",实现青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区域旅游价值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与应用前景.区域旅游是东盟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东盟各成员国的参与呈现出良好的趋势.文章分析了本地区区域旅游战略框架构成体系,包括东盟旅游发展目标、区域旅游发展原则、区域旅游评价体系及修正体系,总结了东盟旅游发展现状,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区域旅游发展策略:包括建立东盟无国界旅游圈;加强本地区旅游品牌建设;加强东盟区域内合作与磋商,建立健全本地区应对各种危机的合作机制;并提出了致力于本地区旅游资源低碳化的开发与利用策略.本文基于旅游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分析,为研究区域跨界旅游合作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陈晓亮  陈国生 《经济师》2015,(4):176-177
大湘南旅游圈业已成型,但时间结构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从对大湘南旅游圈季节性(时间)强度指数(R)和高峰指数(Pn)及衡山旅游区的客源时间结构分析来看,目前大湘南旅游圈的强度指数和高峰指数值都偏低,有必要通过调整其经营战略和营销策略,主动引导市场,主动调节客源市场时间结构,使之趋于合理化,从而有力地推动大湘南旅游的组团发展。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依托,把乡村环境、生态、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深度体验旅游。巴拉河流域是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点,但其在黔东南旅游圈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出来,黔东南旅游圈旅游业的发展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仍不相称,通过分析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与黔东南旅游圈协同发展的必然性,提出巴拉河乡村旅游与黔东南旅游圈协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旅游合作如火如荼般地开展,旅游发展迅速,在此基础上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对进一步推动次区域旅游业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增长极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支撑下,以次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现状为基础,提出了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的总体设想,重点打造以澜沧江-湄公河水上旅游线为主轴,中部陆路跨国旅游环线为中心,东西水陆跨国旅游环线为两翼的旅游圈层结构,形成环环相扣、辐射发展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民俗文化是发展旅游业的一项重要资源。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追求"、"高层次"、"高文化"、"高体验"的深层次的旅游形式。庆阳以其显著的地域差异、浓厚的历史氛围、鲜明的民俗品格、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形成了庆阳民俗文化旅游圈,适应了现代旅游多元化发展格局的需要。庆阳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广水市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目前广水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业投资少,旅游产品单一,市场运作能力低,旅游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加快发展广水市的旅游业,要努力构建大旅游的发展机制和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打好文化旅游品牌;以打造旅游名镇和旅游名村为平台,改善旅游环境;努力推动各景区互补发展,形成整体集聚力;大力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构建区域旅游圈。  相似文献   

12.
旅游圈系统结构的空间优化与时间的耦合具有性,在把握大湘南旅游圈系统空间结构与竞争横向耦合特点的基础上,对大湘南旅游圈系统空间结构结构耦合发展的三阶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若干解决对策,希望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广水市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目前广水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业投资少,旅游产品单一,市场运作能力低,旅游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加快发展广水市的旅游业,要努力构建大旅游的发展机制和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打好文化旅游品牌;以打造旅游名镇和旅游名村为平台,改善旅游环境;努力推动各景区互补发展,形成整体集聚力;大力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构建区域旅游圈.  相似文献   

14.
论“大湘西”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年湖南旅游界提出的“大湘西旅游圈”成为湖南旅游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强劲增长点,如何充分发挥“大湘西旅游圈”旅游资源的优势,将其开发成我省新的极具竞争力的旅游精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在分析了“大湘西旅游圈”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旅游已经成为江西省的支柱产业,昌九(南昌—九江)区域是江西省旅游资源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两市旅游进行一体化发展具有现实的必要性。2013年,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了"昌九一体化"的战略。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分析昌九区域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资源、联合营销、实施景区联票制、提升配套设施等政策来推动两地旅游深层次一体化等政策建议,以实现江西省由"旅游大省"成为"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地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以旅游经济联系度、旅游首位度和旅游基尼系数等多项指标对大西安旅游圈近10年的旅游规模分布变化及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西安旅游与大西安旅游圈发展的互动响应.结果表明:大西安旅游圈是单极核圈层结构,呈单核辐射发展;西安是大西安旅游圈的旅游首位城市,但首位度在不断降低;旅游圈内游客人数和旅游经济均趋于分散,但旅游经济分散的程度更为显著.此外,大西安旅游圈旅游规模成长呈现单点集聚性、轴线指向性、区域差异性与结构趋散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杨英 《产经评论》2012,(1):104-110
区域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是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文章在讨论"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状况的基础上,定义区域旅游资源的概念。分析并指出将区域旅游资源分成自然旅游资源及人文旅游资源及由此建立的相应的区域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即所谓的"两分评价法"),对小空间尺度的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存在着局限性。提出对小空间尺度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有效评价的"三分评价法",即将区域旅游资源分成显性旅游资源、隐性旅游资源及辅性旅游资源三大类。小空间尺度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类型很多,有如香港、澳门、瑞士达沃斯小镇等等,本文主要以香港为例对小空间尺度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作具体讨论。  相似文献   

18.
衡阳、郴州、永州三市旅游开发具有明显的互补性,而在大湘南旅游圈的构建过程中,三市的行政区域又是实现合作和联运的主要障碍,因此,急需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协调联动机制。从协调联动机制的构建角度来看,大湘南协调联动机制不外科纵向协调联动和横向协调联动两个方面,为此,需要从四个方面去理顺大湘南三市协调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地区旅游规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区域规模差异的相关指标和城市地理学中的首位分布理论,研究1997—2008年间西部地区各省市区入境和国内旅游规模差异与分布规律。研究发现:①西部地区12省市区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且其不平衡格局相对稳定;②入境旅游规模首位分布特征不明显,国内旅游规模首位分布特征显著;③四川省、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是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势头最好的省份,内蒙古自治区是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后起之秀,陕西省旅游强省地位式微,重庆市的旅游地位与其直辖市的城市地位不相匹配。最后提出三点启示,对制定"西部大旅游圈"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清霞  鲁娟 《经济地理》2012,(1):168-170,176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业的发展对整个湖北省的旅游业具有重大意义。圈内拥有着富饶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生态价值、生态潜能,以及所蕴藏的旅游价值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就提升竞争力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