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4 毫秒
1.
《商》2015,(46)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机率逐年提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健康成长,尽管专家对青少年犯罪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给予多方面研究,却收效甚微。随着社区矫正逐步发展,其在矫正青少年犯罪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以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少年犯罪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着重从此课题以下几个方面对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少年犯罪的理论与实践:一、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二社区矫正概述,三、社区矫正的特点,四、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少年犯罪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进而降低青少年犯罪的概率,为进一步研究青少年犯罪提供理论指导,为社区矫正青少年犯罪实践化研究提供实践化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靖翔 《商》2014,(43):89-90
心理矫治是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和运行状态直接决定了社区矫正的效果,开展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必将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更顺利的开展,将监督管理与教育矫治有机结合,实现矫正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的矫正目标,更有效帮助矫正对象融入社会,减少其再犯可能性,实现我国的刑罚改造目的。  相似文献   

3.
汪萌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4):223-224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犯罪与毒品泛滥、环境污染一起,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三大公害。促进预防、惩治和矫正青少年犯罪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全人类面对的共同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趋势一直呈居高不下态势,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成员团伙的特点。根据青少年犯罪这些特点浅析犯罪的原因。家庭负面影响,学校应试教育模式和社会不良风气等是构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从这些原因中寻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犯罪与毒品泛滥、环境污染一起,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三大公害。促进预防、惩治和矫正青少年犯罪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全人类面对的共同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趋势一直呈居高不下态势,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成员团伙的特点。根据青少年犯罪这些特点浅析犯罪的原因。家庭负面影响,学校应试教育模式和社会不良风气等是构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从这些原因中寻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商》2015,(35)
在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给我国社会治疗综合治疗带来了压力。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处罚长期坚持着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为了让刑事处罚与时代需求更为匹配我国开始采取社区矫正行为,且取得了较为一定的社会效果。本文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矫正模式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存柱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1):266-267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日趋严重,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其违法犯罪特征明显:如情节恶劣、年龄趋于低龄化、团伙性质增多,集团化趋势明显、诱因简单、突发性、盲目性突出,从违法犯罪手段来看,利用高科技手段初见端倪,智能化、成人化犯罪凸现等等。因此,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并采取一定措施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屈访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2):241-242
社区矫正制度正式写入刑法体现了刑罚的轻缓化、社会化。社会服务令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社会化刑罚与社区矫正制度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从国内外司法实践、青少年犯罪特点、刑罚体系完善等角度看,关注社会服务令在青少年罪犯中的适用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李春红 《消费导刊》2009,(10):130-131
随着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展开,天津市社区矫正的机构设置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具体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司法所任务庞杂,无法满足专业性强的社区矫正工作的要求;在社区与监狱之间缺乏一个缓冲的机构,用以预防犯罪人因在社区服刑而忽视刑罚的严肃性,预防其重新犯罪,并可以对特殊的罪犯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治;检察机关要督促司法行政机关为法院提供准确的判决前调查报告,对罪犯的危险性做出准确评估;此外,天津社区矫正还应当鼓励非官方的组织机构参与社区矫正制度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朱嘉怡  母潮航 《商》2015,(3):209
随着社会迅猛发展,青少年犯罪数量相比前几年来看,快速增长并呈现出多种特点。在社区众多的工作中,社区教育则是其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有效的发挥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职能。本文研究的内容在理想的情况下,社区教育所将实施的具体做法,构建出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0.
王世民  李文文  胡磊 《商》2013,(7Z):202-2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发展的沿承者和后备军。但是通过深入了解,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水平都较低,尤其是青少年的法律教育和法制意识都相当薄弱,。导致青少年不太懂法、不主动学法、不会用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青少年犯罪作案频率不断提升,需父母、学校、司法机关和社会共同努力,把步入歧途的青少年带上光明大道,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李昕 《中国科技财富》2010,(8):183-183,180
当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现代社会犯罪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作为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中的部分个体因其某些已构成“犯罪”的行为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己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青少年犯罪存在着:结伙作案多,严重犯罪多,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等特点。青少年犯罪有其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需要采取自身预防、家庭预防、学校预防和社会预防等多种预防方法,进行综合治理,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下面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要采取的预防对策试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2.
曾姗姗 《致富时代》2011,(8):179-180
青少年犯罪现象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也采取了各种措施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问题。要真正的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要从源头上抓起,追究这一社会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具体的说就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做好教育工作,净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做好帮教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3.
吸毒贩毒、环境污染、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理性分析,找出青少年犯罪的真正诱因,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预防以减少犯罪的发生,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构建和谐社会均能起到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玮琦 《商》2014,(52):233-233
社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逐渐增多,青少年违法犯罪日渐突出,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直接干扰和破坏社会生活,阻碍了正常的社会运行.当前青少年犯罪存在恶劣性、多发性和突发性特点,呈现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形式团伙化、犯罪成员低龄化和犯罪手段高智化、成熟化特点.应从青少年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管理三方面采取措施,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相似文献   

15.
张立勇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9):258-259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日益严重,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日益呈现低龄化、突发性、恶性化、团伙化,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16.
丁旻  丁骥远 《消费导刊》2009,(6):166-168
社区矫正教育者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依法治理能力、心理矫治能力等并对这些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同时社区矫正教育者还应该特别具备以下素质要求:掌握矫正执法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掌握社区矫正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具备应有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具备社区矫正教育者应有的心理素质,提高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社区矫正教育者。  相似文献   

17.
张弘 《商》2012,(20):117-117
如今,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面对农村青少年犯罪率不断攀升的态势,本文通过对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与阐述,提出了一些预防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以期达到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以青少年为主体的违法犯罪行为日益增多,有人把青少年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称之为世界"三大公害".在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中,家庭因素是第一位的,一个人自呱呱坠地到成年都离不开家庭,因此家庭的好与坏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本文就从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功能三个方面阐述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并提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对策,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随着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社区矫正作为一项社会化的刑罚执行制度,在今后我国刑罚执行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审前调查制度作为社区矫正的一项前置程序,对于甄别社区矫正对象,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基本精神,提高社区矫正改造犯罪的成效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但现阶段社区矫正审前调查制度执行还存在法律性质不清、调查范围界定不明、调查力量不强、调查程序衔接不力等问题,必须尽快通过出台法律制度、配备人员队伍、完善审查程序等措施加以落实,从而推动社区矫正制度得以更加完善和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