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residential differentiation)是城市居民不同类型的居住场所在空间上的分割。对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最早源于20世纪初的古典人文区位学的空间理论,但真正将其纳入主流经济学研究框架的还是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空间理论。国外大量统计研究表明,决定现代工业化城市居住分异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地位和生命周期等。因此,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必然和城市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经济有很大关系。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成受宏微观经济的影响,这一点已经达成共识。以经济学为切入点,对西安现在的居住空间分异格局进行剖析,希望能为分析西安房地产市场等提供科学的分析工具,并对全国范围内的古城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对实证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鉴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在主城及郊区等层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文章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分别对南京市主城区及郊区居住空间分异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主要结论有:主城和郊区住宅板块在区位价值、容积率、绿化率、建筑年代、建筑面积等指标上都有差异存在,显示出主城与郊区居住板块之间在发展方式、成长规律、表现形式上的差异。随着居住郊区化和新城居住空间结构的变化,南京市城市居住空间结构表现出新的特征。文章选取我国副省级城市南京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我国住房转型期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状进行个案研究,其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规律及结论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农村居住形式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伟  陈百明  吴建寨 《经济地理》2012,32(6):110-113
近年来,我国农村住宅楼房化趋势日益明显、房屋质量不断提高、村庄布局趋向集中、人均住房面积持续增长,农村居住形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居住条件总体上得到了有效改善。居住需求层次的转换是农村居住形式变化的内在机理。虽然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居住模式的改变是居住需求层次转换的客观规律,但考虑到我国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现状,应尽量避免"尊重需求"产生的炫富型和摆阔型农村住宅建设,引导农村住房形式趋向理性。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刚 《经济论坛》2006,(22):65-66
一、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历史演变人类的居住模式同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也可以说人类总体的居住模式根本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和状态。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自发形成各个部落,共同劳作,共同居住。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社会资源逐步向少数人手上集中,社会等级分明,在居住形式上也就出现明显的差别,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皇宫。《管子·大匡》中所描述的“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居住空间阶层分异特征:府第区多近宫府衙门…  相似文献   

5.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当前解决住房民生问题的重要办法.以杭州市为例,由于土地财政等问题影响,选址较偏远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居住分异倾向,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本文在梳理国内外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模式经验基础上,建议充分吸取“按中低收入人群建设”、“混和居住开发”、“以公共交通为主居住”和“结合新城区开发建设”等模式的优势,以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杭州市保障性住房的居住分异倾向,发挥国有房地产企业参建优势,加强集成管理和统筹管理,从而避免杭州市保障性住房的居住分异倾向.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目前,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以混合型为主要特征,城市人口分布呈现同心圆模式,单位制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中仍扮演重要角色。今后,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将出现如下演变趋势:城市居住分异现象将日趋明显,城市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速度将大大加快,家庭结构因素的影响开始显现,居住区的组织形式趋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住宅消费偏好的西安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构建基于住房消费偏好的居住空间分异机制的理论模型推理得出:居住空间分异的程度取决于购房者对住宅区位特征的偏好特点及程度,并以西安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购房者对住宅区位类特征的总体偏好显著胜出,从而导致西安居住空间分异不断加剧;消费者对地块所处区域和周边环境质量的偏好胜过对地块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偏好,因此西安居住空间分异结构以扇形和马赛克式为主,同心圆带状为辅。此外,研究还证明政府对居住空间分异的作用大于开发商的作用,要控制或削弱这种态势,必须依靠政府干预。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会—空间视角的长沙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住房商品化政策的实施,城市居住空间在房价的"过滤"和社会经济差异的"分选"机制作用之下,不同职业背景、收入状况、价值取向的居民在住房选择上趋向于同类相聚,形成一种居住分化甚至相互隔离的状况。从社会—空间视角出发,利用住房数据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长沙市的居住分异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聚类分析将长沙住宅划分成五类,归纳总结其分布和居民特性。以街道为单位从宏观和中观尺度,对各住宅阶层的分异指数进行定量研究,从而得到长沙居住空间分异的特征。最后,通过构建多元排序logistic住宅阶层选择模型,对分异的微观动因——居民的社会属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徐桂兰  李炼 《时代经贸》2007,5(6X):17-18,21
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觉醒,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原有的居住社区,生态居住社区日益受到关注。生态社区作为城市居住社区最理想的形态,是一个高效、和谐并日益完善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本文论述了生态居住社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成都市生态城市建设和生态居住社区规划的必要性以及成都市生态居住社区规划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旺  张文忠 《经济地理》2006,26(5):802-805
随着我国城市住房分配制度的变革,居民由被动的接受住房转变为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主动的选择,消费者在住房市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文章以“万科青青家园”为例,采用比奇的分异度指数和GIS分析方法,对购房者的社会属性特征、工作地、原居住地等微观因素与居住地选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微观居住区位的选择上,具有相同社会经济属性的群体趋向于选择相同的居住区位,社会经济属性的作用和居住分异现象在居住区位选择中开始凸显;受房价和经济实力的约束,年轻型家庭居住区位的选择方向已向郊区外移;对于有子女的家庭来说,教育资源的丰富与否则是居住区位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工作地和居住地之间的通勤时间对居住区位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家庭生命周期、原居住地、消费观念和信息搜寻等对微观居住区位的选择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分析了 2 0 0 1年在世界经济增速减缓中 ,中国经济显似“一枝独秀”。然而 ,就中国经济的自身情况看 ,仍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进一步考察了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 ,并提出今后发展的逻辑思路 :扩大就业问题 ,包括城镇人员就业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是下一步中国经济增长中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这主要靠城镇产业结构的升级来拉动 ;而这又要靠城镇消费结构的升级来拉动 ;住宅业的发展是城镇消费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提高和培育居民购买力的过程中 ,住宅金融创新是关键的一环 ;通过住宅金融创新 ,推动城镇住宅业的发展和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可以做到以城带乡 ,以乡促城 ,实现城乡就业联动 ;由此 ,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新一轮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设计了中国城镇住房需求的估算方案,发现中短期内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中国城镇住房大量过剩。城镇化和家庭规模小型化将在未来20年~30年助推中国城镇住房需求持续增加,这将使得人口老龄化对城镇住房需求的负面冲击直到2045年以后才能逐渐显现出来。通过降低住房持有不平等程度来解决中国城镇住房供需不匹配问题,可能比单纯增加住房供给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的偏好及其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详实的社会调查数据,考察了我国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的偏好和支付意愿,以及居民实际的区位选择。首先对影响居民对居住区位支付意愿高低(即支付意愿梯度)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了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探讨了研究支付意愿与区位选择差异性的方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支付意愿梯度模型和区位选择模型,利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重庆五城市的调研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高收入群体仍倾向于居住在距离市中心偏近的位置,工作地点、对环境的偏好、城市规模和郊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都会从各种方面影响支付意愿的梯度值。市场力量已经在居住区位资源的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存量住房流动性低和一部分居民的融资能力不足仍阻碍了其自由的区位选择。  相似文献   

14.
2002—2016年,伴随着291亿农村人口的城镇化,中国居民能源消费量增长了190%。在这一背景下,准确识别城乡居民能源消费模式差异及影响因素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城乡视角,重新界定居民能源消费,涵盖了建筑用能和交通用能两部分;同时在模型中创新性地引入了财富效应和强度效应,结合结构效应、城镇化效应和人口效应进行定量研究。利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基于我国2002—2012年城镇、农村居民数据,本文考察了不同驱动因素对城镇和农村能源消费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建筑能耗强度和住房面积的增长是驱动居民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也对城镇居民能源消费有明显的正向作用。由于较高的增长率,农村建筑能耗强度和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对能耗增量的贡献已经逐渐超过城市。此外,分解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居民能源消费的正向效应在逐年递减。这为“城镇化导致居民能源消费增加”提供了间接反证。  相似文献   

15.
住宅与住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是介于城市与家庭中间的两个层级,其物质能量代谢并非是家庭代谢在不同尺度上的集合,而是有着自身鲜明的层级特点。设计城市住宅和住区代谢分析的研究框架和指标体系,可用于对住宅和住区的代谢过程与代谢特点进行标准化的系统性分析,为定量研究和评价城市住宅与住区的代谢状况提供依据。在明确了现代化住宅和住区代谢研究边界的基础上,阐明了城市住宅和住区代谢的物质能量过程,建构了城市住宅和住区代谢的研究框架,并对划分的"城市住宅物质代谢""城市住宅能源代谢"和"城市住区物质代谢""城市住区能源代谢"四个子框架进行了深入分析,设计了城市住宅和住区代谢的描述性指标体系,并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针对研究框架和指标体系在未来的迭代更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价是经济学中的重要课题,它是都市的语言,是都市的环境与功能的综合值。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供求二方取人口、经济、区位、政府行为等四大板块中的基本要素对我国工业地价的相关性与影响力度进行探讨。从相关性看:城市设施因素与工业地价相关性较弱;大区位因素与工业地价相关性较强。房产税额、耕地占用税额、本年购置的土地面积等政府行为因素与工业地价相关性较强;余者与工业地价相关性较弱。从影响力度看:工业地价对经济、政府行为、区位因素的弹性系数总体呈现一种矛盾、混乱的特征,佐证了中国工业地价违背客观规律性的现象。剔除其混乱因素,仍可看出大区位因素对工业地价影响的力度要大于经济因素,土地类税额对工业地价影响的力度微乎其微;反映了地方政府在工业化过程中对土地的掠夺性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进程既是人口由农村转移至城市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的过程,其对"生活用能需求"的影响相应地有结构效应和收入效应.文章据此构建了一个包含控制变量的城镇化率与人均G D P交互作用的"生活用能需求"模型,并运用中国2003-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经济发展初期,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对生活用能具有正效应,但会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减弱,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结构效应为负.(2)人均GD P对"生活用能需求"的正向影响在城镇化进程中也逐步减弱,但收入效应始终为正.因此总体看,城镇化会提高"生活用能需求",但这主要是由于收入水平提高的结果;仅从人口结构的变动看,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人口由农村转移至城市有利于节能.(3)城镇化进程中收入水平提高和人口结构变化对居民"生活用能需求"的不同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文章的研究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镇化节能的国家战略提供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8.
通过选择住宅地价影响因素并设定量化标准、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1997—2004年北京市住宅用地出让数据进行了统计及空间可视化分析,探索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北京市住宅用地价格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性。发现北京市住宅地价多中心影响效应显现";生活质量型"较之"生活便利型"基础设施对住宅用地价格的影响更大;地铁与城市快速路对于住宅用地价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互补效应";土地面积对地面单价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论新世纪适宜居住的城市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菊新 《经济地理》2001,21(3):306-309,314
人们越来越认同适宜居住的新城市观。本文阐述了适宜居住的城市观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和中国城市人居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城市适宜居住的基本标准以及优化城市居住环境的基本要求、目标与手段,并指出知识基础是新城市观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