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经贸     
《时代经贸》2012,(19):7-7
1、欧债危机持续三年拉低欧企估值 欧债危机持续3年,欧元区火烧连营,全球经济复苏遇阻.金融市场动荡不已。目前,欧元区经济已陷入温和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欧元区20I2年经济增长率降至负0.4%。  相似文献   

2.
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次贷危机后的全球信贷紧缩可能卷土重来,世界范围内的降杠杆过程可能将持续不短的时间.首当其冲的是欧元区.欧元区银行业持有过量的"欧猪国家"主权债券,这将对银行资产质量造成严重的冲击——即使欧债危机得以在保持欧元区统一的条件下顺利解决,欧洲私人银行业也须承受来自主权债务重组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李晗 《经济师》2012,(4):17-18
始于美国的次级债券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希腊等欧元区国家爆发主权债务危机。欧债危机核心是欧元区治理机制的缺陷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文章着重探讨了欧债危机产生的各种原因以及对欧元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丽华  李冠龙 《经济纵横》2012,(10):104-106
欧债危机是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后又一次影响较大的危机。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实体,欧元区经济的持续低迷对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欧债危机既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也为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5.
谢长艳  陈希琳 《经济》2012,(10):114-116
QE3(第三次量化宽松)已成定局,市场目光再次转向欧债局势.在近日召开的欧元区财长会议上,有关建立欧元区银行业统一监管机制的提案遭到了德国的反对.欧元区每次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似乎都在迈入一个新的困局.“债务危机打的死结会把欧元引向何方?这对全球经济、乃至中国经济又有何影响?欧债危机又给中国带来哪些启示呢?”带着这一系列问题,《经济》记者采访了著名经济趋势研究专家、财经评论家时寒冰.近期,他的新书《欧债危机警示中国》刚刚出版.  相似文献   

6.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蔓延至整个欧洲。2012年1月标普下调包括法国在内的欧元区9国信用评级,全球经济形势更加严峻,欧债危机可能会进一步升级。欧盟作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和第二大进口市场,研究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将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就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应对欧债危机的策略,希望为我国与欧盟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谢长艳  陈希琳 《经济月刊》2012,(10):114-116
QE3(第三次量化宽松)已成定局,市场目光再次转向欧债局势。在近日召开的欧元区财长会议上,有关建立欧元区银行业统一监管机制的提案遭到了德国的反对。欧元区每次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似乎都在迈入一个新的困局。“债务危机打的死结会把欧元引向何方?这对全球经济、乃至中国经济又有何影响?欧债危机又给中国带来哪些启示呢?”带着这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欧债危机出现了由希腊等"外围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蔓延,从公共部门向银行业蔓延,从西欧国家向中东欧地区蔓延的趋势,可能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更大冲击。欧元区领导人亟待改变对欧债危机"重灾国"进行救助的危机应对思路,也应谨慎使用成员国"退出"和"债务重组"的做法。解决欧债危机的根本出路应该是加强欧元区的财政协调,克服欧元区制度缺陷,发行统一的欧元区债券(E-bonds)。繁荣稳定的欧洲不仅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利,也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在欧元区发行E-bonds的条件下,中国应该积极支持欧元区度过危机,并吸取欧元区的教训。  相似文献   

9.
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主权债务危机在欧元区国家内不断蔓延和升级,暴露了欧元区财政与货币不能协调一致的软肋,严重打击了欧洲经济。欧债危机继续发酵有其内在的逻辑。欧元区外围国家的债务负担沉重,经济增长停滞,而财政赤字严重超标,各国赤字早已突破了构筑欧盟基石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要求的限制,但欧盟决策机构对此并未良策,从2009年开始的多次救助无果;面临债务问题,欧元区德法与债务国之间、欧洲央行与民间债权人之间,甚至于各国内部政府与民众之间矛盾重重,无法形成有效的救助方案与长期解决债务的机制,导致欧债阴影不散。  相似文献   

10.
受欧债危机持续恶化和全球经济增长同步减速的共同影响,全球贸易持续疲软,亚洲供应链终于感受到来自于欧债危机的威胁和挑战,因此,如何加强亚洲区内贸易变得比以往更加急迫和重要。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2012年经合组织34个成员出口额  相似文献   

11.
李雪 《经济师》2013,(5):6-8
欧债危机带来的一个主要经济风险来自增长停滞和财政、银行信用紧缩带来的通缩压力。完善欧元区的治理,需要整顿财政和削减赤字,对劳动力市场做根本性改革,经济政策要兼顾增长。解决欧洲债务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债务国经济增长和结构性改革。在欧债危机背景下,欧盟对华贸易政策更加激进,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动作不断,我国对欧"走出去"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为缓解欧债危机采取的积极救助,将为中欧合作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不久前,本刊记者就欧债危机的一些问题采访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汪巍先生。  相似文献   

12.
目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严重影响。该文从欧元区的体制缺陷入手分析其对欧债危机的影响,并提出欧债危机的治理措施,即先进行欧元区经济社会结构的改革,然后进行财政一体化改革。  相似文献   

13.
《大陆桥视野》2012,(17):70-71
受欧债危机持续恶化和全球经济增长同步减速的共同影响,全球贸易持续疲软,亚洲供应链终于感受到来自于欧债危机的威胁和挑战,因此,如何加强亚洲区内贸易变得比以往更加急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4.
欧债危机可能是当前最受人们关注的一个经济话题,近期有不少文献对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做了讨论。本文根据欧元区成员国货币政策缺失的现实,从独立政府经济目标出发,通过对欧元区成员国财政政策选择的探讨,提出了基于欧元区内成员国竞争性财政支出的研究假设,并给出了相应的经验证据。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竞争性财政支出与欧债危机的必然联系,剖析了欧债危机的演化路径及其可能的后果,提出了"第三方"参与救援的应对策略,并做了相应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论证。  相似文献   

15.
沈长丰  杨禧  项伟  张婷 《经济师》2012,(9):32-33
欧债危机始于希腊,而后愈演愈烈,在欧元区四处蔓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断升级的欧债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文章从欧债危机的起源和发展角度出发,结合目前欧债危机的发展与趋势,剖析欧债危机发生的内外在因素,从福利、制度和金融体系的层面,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郑博 《时代经贸》2013,(2):146-146
继美国次贷危机之后,2009年末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对欧洲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欧债危机不同于以往的经济危机,它是政府信用的危机。这场危机的爆发虽然存在偶然因素,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欧债危机的爆发是必然的。欧债危机是多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先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别从经济结构、外部因素、欧元区制度、历史原因、社会福利制度多个层次进行分析,再从马克思一体化理论和货币理论两个全新的视角,尝试剖析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张磊 《资本市场》2012,(9):72-74
<正>新兴经济体下半年摆脱通胀魔咒,政策放松空间重新到来。外部环境的改善将给国内实体经济复苏带来产业链的突破。全球经济处在金融去杠杆和金融再杠杆的切换期。经历了"次贷"危机后政府杠杆对民间杠杆的替代,金融伸缩对全球金融体系资产负债表修复及对实体经济的支撑效应逐步由负转正。欧债危机最紧张时刻——偿债能力危机——2011年四季度已过,欧债风险将以时间换空间方式逐步缓释,欧债对全球金融体系的负冲击效应下半年将极大减弱。美国经济继续延续复苏,消费和投资有望在低通胀、低利率刺激下,三、四季度继续发力,房地产复苏将带动  相似文献   

18.
欧洲主投债务危机的升级巳引起了欧元区的经济、金融和政治危机,并导致了全球经济恐慌.本文从欧元区萎靡的经济形势、动荡的金融市场以及风云变幻的政治局面三个方面,分析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现状.并且,通过对欧债危机现状的分析,总结了我国规避主投债务危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高伟 《现代经济信息》2012,(11):261-262
本文通过欧债危机导致的一系列的对于全球经济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宏观分析,针对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金融形势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欧债危机对我国产生的经济影响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应对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黄万阳 《经济学家》2013,(5):95-102
本文建立引入供给因素的我国对欧出口模型和进口模型,研究欧债危机下我国对欧元区15个成员国出口、进口、贸易收支的影响。研究表明:欧债危机通过需求、供给、汇率三条渠道对我国对欧贸易造成负面影响,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国别差异。因此,应避免对欧债危机反应过度,不应推出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和频繁地降息;应密切关注欧债危机的传染效应并制定相应预案,不能坐等欧债危机升级时仓促推出有深远影响的宏观经济政策,做到未雨绸缪;制定针对困难外贸企业的应对欧债危机政策措施;有效利用欧债危机的国别差异调整我国对欧贸易结构,将欧债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