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文化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全方位的,既指经济的全球化,又包含着文化的全球化趋势。面对文化全球化给民族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其精华,并赋之以时代内容,进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陈尧明  苏迅 《江南论坛》2006,21(5):15-19
中华文化主要是由南北二元耦合的,北方以黄河文化为标识,南方以长江文化为标识。长江文化主要分三个组成部分,即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按照地域概念命名)。其中吴越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一般由“吴文化”概念来涵盖,按照地域来说,就是长江中下游文化,主要指今天我们所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相似文献   

3.
郑英伟 《经济师》2012,(7):23-24
法律文化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它影响人、制约人,并深入人的行为方式,作为文化的一种,暗含着哲学的理论内涵。文章从文化哲学的视野下探讨了法律文化的内涵、法律文化的特征,以及多元化法律文化的哲学依据、表现和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韩余辉 《经济师》2014,(6):283-283,285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立足之本,但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有属于其自身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企业所属地区都会存在一个地域文化,不同的地方的地域文化也有所不同。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存在着差异,也存在着一些共性。文章简述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本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地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提出了地域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吴越文化.是无法分开的,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吴越本属一家人,何能划分为不同文化类型?几千年来.彼此生活在同一区域之内,没有地理上的隔阂,大家使用同一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彼此相同,而且同属一个种族,血统相同,当然难分彼此了。惟一例外,就是在政治上经常会分分合合,只是如此而已。当然。由于几千年来的政治纷争,每每造成人口的大量流动(如西晋灭亡,北方世族与难民之南下;北宋灭亡,也有类似情形),这时候,会带来某些“外来文化”.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等等,交互融会的结果,文化内涵将更为丰富,或许可以称之为混合文化,实际上就是“江南文化”。现在将其发展脉络.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盛典     
李旭 《商周刊》2014,(9):38-40
从世园执委会成立那天,2010年7月20日算起,转瞬间已经近4年了。期间,我感受颇深。本文将从文脉回溯的视角,分五个段落梳理业已形成的源流文化、吉祥文化、标志文化、科技文化和生态文化脉络。  相似文献   

7.
郑英伟 《经济论坛》2012,(5):158-160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越来越关注文化建设,但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般都注重管理制度和人文关怀以及服务意识等方面,很少注重和提及企业文化中的法律因素.西方的法制文明相当发达,他们的企业中法律文化和企业文化是同步发展的.相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却缺少法律文化的意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人治”传统依然存在.本文试图从法律的视角,用宏观分析的方法来构建企业文化,以期引起中国企业家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二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其中美国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美国的企业文化源自于美国的民族文化,美国的民族文化是民主、平等、自由的代名词,同时,企业文化也拥有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9.
客家文化旅游在"客家热"和文化旅游背景下蓬勃发展。应用文化生态理论,从文化生态角度探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客家文化具有显著的文化生态特性,并在客家文化旅游中凸显。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文化生态视野下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理念:强化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概念和环境意识;树立"大景区"意识构建客家文化旅游"大景区";树立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理念发展客家文化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0.
从企业家文化到企业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培伦  陆颖馨 《经济师》2004,(1):196-197
文章从企业家文化谈起 ,尝试探讨企业文化的创建与发展问题 ,并从价值观、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最后对企业文化的承继性谈了一点感想。  相似文献   

11.
12.
"和谐",本质上表现为一种文化精神境界,这就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重视和谐文化的建设,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深层次驱动力.而这种精神驱动力的建设必须依靠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理性认知.对构建和谐文化及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15.
文化的力量     
“文化”有力量吗? 什么是“文化”,并不是一句话所能解释清楚的,因为它的含义有好几个层次。比方说,最基本的,人们说“学文化”,这个人有没有文化,人的文化知识水平,等等,是指包括识字在内的语文等最基本的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又比方说,一个地方的“文化”工作做得怎么样。  相似文献   

16.
董少广 《经济论坛》1998,(19):16-17
经济行为透着文化色彩 现代文明的进程证明了现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知识与文化大大缩短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日美等国通过各  相似文献   

17.
人类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就一个国家而言,文化就是综合国力的标志。因为先进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胜有形的精神力量,可以起到使一个民族凝聚和团结起来,努力奋斗,建设强大国家的巨大作用。一个企业、一个银  相似文献   

18.
忽云芳 《经济师》2001,(1):34-35
市场文化的出现,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的作用,它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更新。本文想通过分析当前市场文化的实际,说明并非所有的市场文化都能市场化,并探讨对不同文化应采取的对策思路。一、市场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从文化与市场的关系看,可分为市场文化与非市场文化两大类。市场文化是指以娱乐为基础,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文化,是典型的商业文化。它以商品形式进入文化消费领域,并受市场规律的支配,通常票房价值较高,在市场运行中处于有利地位。非市场文化大…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了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为解决制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指明了方向。当前,深刻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意义,积极研究解决制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打破各种制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企业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日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 ,企业文化既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 ,又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我们要善于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 ,充分借鉴国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立足于中国特色 ,加快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步伐 ,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企业文化建设要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按照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 ,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到先进文化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