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的争议在西方法学的发展进程中始终存在。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学者们可以大致分为两大阵营———分析实证法学派与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法学派认同"恶法亦法",自然法学派主张"恶法非法"。现阶段我国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只有正视"恶法亦法"这个问题,才能为改革之路扫除障碍,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民法的本质是“私法”这一命题已被学术界所公认,但并不能因此就把它简单地理解成是一种单一的理论体系,它应是多层次的.民法是人格平等法,是权利本位法,是市民社会法,还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相似文献   

3.
"公"的承载者"老掌盘子"与小组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汝南宋庄村调查,常常听到"老掌盘子"这个词.老掌盘子是小亲族中辈分高、年龄长、办事公正、能力强的老人.由于老掌盘子最日常的事务是主持办理红白喜事,因此他可以被理解为小亲族这个办理红白喜事单位的首脑人物.  相似文献   

4.
Auty首次提出"资源诅咒"命题后,"资源诅咒"就成为解释国家间经济增长差异,阐述为何国穷国富的一个重要纬度.本文回顾和梳理了"资源诅咒"命题的众多研究成果,从命题相关争论、作用机制、传导渠道、对策研究以及在未来面临的挑战等多方面进行了综述性讨论,以图对"资源诅咒"命题能有更准确的理解.总体看,自然资源同优越的地理区位一样,是大自然赋予的财富,本身并不应被责备,应诅咒的是利用这些财富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姜泳 《理论观察》2013,(3):114-115
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的"日内瓦学派"经常被称为现象学批评或意识批评。值得思考的是被称为日内瓦学派的内部思想家对于意识批评的理解并不相同:马赛尔.莱蒙强调的是认同批评,是批评主体对于创作作品的认同;乔治.布莱强调的是批评主体对于创作主体意识的认同;斯塔罗宾斯基从语义学入手,揭示"凝视"的阅读批评,强调整体性的批评和内在批评的结合。可见,大家对于意识批评的理解还是有差异性的,有着各自不同的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于戏剧,向来有"综合性"的说法.对于中国戏曲,我认为"综合性"更是它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怎样理解这个"综合性"的意义呢?熊佛西的一段话很在启发性: "根据汉米尔顿与马修斯这类的定义,后来似乎又有人加了许多别的成分,改称戏剧为'综合的艺术'.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明8日,美国哈佛. 在许多人过于相信或者几近于迷信8888就是发发发发的年代,这当然是一个很不错的日子.但是,这个日子的不错对于山东大学教授王丽萍来说,并不是因为里边拥有着2个8,而是因为她作为具有64年历史的中美交流的富布赖特项目研究学者,荣幸地站在哈佛大学法学院的讲台上,围绕现实而又深刻的命题"钉子户、物权法、民事权利",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以"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亲属法面临的挑战"为主题,介绍中国,向世界说明中国的法律制度,引起了轰动.  相似文献   

8.
法学教学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的法学教学模式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80年代后,该种教学模式开始受到批判和质疑,与此同时,英美法的案例分析教学法得到了追捧,但由于文化环境和法域等的不同,案例分析教学法在我国并没有得到成功的移植。所谓的“案例教学法”只是在讲授过程中穿插有案例分析,只是一种举例法,它所融合的仅是案例教学法的外在形式而已,仍未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真正科学的法学教学模式应是“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构建“主导.主体”法学教学模式并非简单地体现在选择讲授式教学还是案例教学或是其他方式的教学方法,而是应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思想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企业制胜的法宝,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创新人才.但许多人对"创新人才"存在片面理解,简单地把"创新人才"等同于"高学历人才"、"高智力人才"、"顶尖人才",这实际上是三个"不等式".  相似文献   

10.
法律全球化与法学全球化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本文从分析法律全球化与法学全球化这两个基本概念入手,分析这个命题,并得出了二者是相伴而生的结论。通过本文的论述,让我们明确了在法律全球化趋势之中,我国的法学教育将向哪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无论在美国、西欧、日本、东南亚,还是在中国,人们都在谈论着一个共同的话题,这就是"新经济"."新经济"概念是在1996年12月30日由美国《商业周刊》首次提出的,在美国引起了一场大讨论.目前,尽管对"新经济"的说法还有争论,尤其是美国的主流经济学派不予认同,但是,美国经济的出色表现使这一概念日益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相似文献   

12.
善的问题已经争论了很久.到底有没有善,以及善的来源与本质到底是什么争论了几个世纪,各个时期各个学派的不同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没有定论.本文试图从布伦塔诺的哲学角度去介绍"善",希望能用另一种思路解决这个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次很两厢情愿的交易,我们一拍即合。"宁高宁如是描述中粮入股蒙牛的过程。简单的"一拍即合"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复杂的资本交易?是纯粹"江湖救急",还是一场新的资本博弈?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对邓小平"三步走"台阶式经济发展战略的继承和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个奋斗目标连同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战略部署,共同构成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之初的行动纲领.深入理解、科学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少奇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土地改革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对这一运动的重大历史贡献,不仅在于他主持制订了<五四指示>,及时地比较顺利地实现了我党土地政策从减租减息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重大转变;而且,在他的主持下,我党成功地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订了与美国内战时期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相媲美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对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他还领导纠正了土地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系列"左"、右倾错误,为这一运动的顺利开展和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刘少奇在纠正解放战争土地改革运动中的"左"、右倾错误所起的历史作用的研究,是目前刘少奇与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研究中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尚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析"创新"     
近几年我国理论界和新闻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就是"创新","教育要创新"、"体制要创新"、"科技要创新"、"生活要创新"、"管理要创新"等等.尽管人们在习以为常地运用创新,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理解了创新的真正内涵,事实上,至今还没有一个能够完整并深刻地概括出创新内涵的定义.本文拟就创新内涵试探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分析其特征、分类和实现条件,以便能够深化人们对创新的理解,并将这一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发展是硬道理",为了答好这一"硬邦邦"的命题,他总结历史,放眼世界,立足现实,领导和指导着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发展奇迹,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崭新模式--"台阶式"发展模式,这一模式象一根有着强大张力的杠杆把中国经济的金球不断推向新的高度.江泽民接过邓小平的接力棒,以其沉稳、开拓、创新的精神,高举旗帜,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的伟大事业,把中国经济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当他面对新世纪新的挑战,大胆地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为制定第十个五年计划指明了方向,确立了主题,这一新思路在中国经济跨人新世纪的发展中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朱敏 《中国经贸》2013,(1):87-87
创新,一直是这个时代至为核心的价值推崇。而离当下最近、同时也最重要的创新预言,或者说创新趋势,无疑是已在全球范围内初现端倪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即将汹涌而来。这股浪潮究竟是虚是实,亦有诸多论争。不过,对于大有摧枯拉朽伟力的技术与产业新革命,我的态度是宁可信其有。那个喊"狼来了"的孩子,千百年来他都被当做不诚实的代名词。换一个角度看,狼最后确实来了,他的话如能被理解为一种警  相似文献   

19.
"事实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路线发端于《反对本本主义》,形成于毛泽东著《实践论》时期,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但这一路线始终坚持《实践论》所揭示的哲学精髓. 要真正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必须回到《实践论》中,而要坚持这一路线则必须立足于理解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相似文献   

20.
关欣 《魅力中国》2014,(11):297-297
本文旨在通过对《法律与道德》一书主要内容的梳理,提炼出作者庞德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研究的思想精髓,即庞德如何在对19世纪三大法学派的反思和批判中建构起他的社会学法理学派的,并对庞德的思想做出简要的分析进而指出社会学法理学派的思想对于当下中国法学研究及法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