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营林产值统计理论与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随着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的不断深化,以适应产品经济要求的现行方法所计算的林业产值已越来越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反映林业生产成果和规模,促进林业发展的作用。因此,改革现行林业产值计算方法,探寻科学的、现实可行的新的计算方法,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通过准确反映营林生产成果,对正确确立林业在国民经济中 相似文献
2.
本报讯 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显示,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迅猛。截至2003年底,我国非公有制森林面积达到3510万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20.32%.森林蓄积比例为6.77%。现有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中,非公有制比例高达41.14%。 相似文献
3.
产权的定义较多,人们总是根据特定的条件和需要来定义它。但从中可概括出其要点:①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这种权利必须是可以平等交易的法权。正因为如此,产权才构成市场机制的基础和运动内容,否则便没有市场经济。②产权不是一般的物质实体,而是指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用来界定人 相似文献
4.
5.
6.
建瓯是“中国竹子之乡”和“中国锥栗之乡”,素有“绿色金库”之称。建瓯市林业用地面积529.16万亩,有林地面积501.79万亩,森林蓄积量2321.26万m^3,年产木材56万m^3,毛竹林面积124万亩,立竹总数1.82亿根。全市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木材产量和毛竹面积、立竹株数均居福建省前列。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地方林业是国家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基地。全系统现有施业区总面积1035.8万hm^2,有林地面积558.8万hm^2,活立木总蓄积3.3亿m^3。现辖“个地(市)林业局,71个县(市)林业局,385处国营林场,79处国营苗圃,1186处乡镇林业工作站,职工近10万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区域差异及影响因子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区域差异及影响因子的实证分析宋学明赵建华目前,粮食问题仍是中国最大问题之一。然而,基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土地非农化数量随之增加所造成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尽管人口增长率下降,但绝对数量却不断增加而使得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以及可供开...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林地流转政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江苏经过多年的努力 ,林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林业已经成为江苏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 ,加速林业产业化进程 ,增强林业活力 ,关键是建立和完善林业产权制度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林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对江苏各地的调查发现 ,在当前的林地流转过程中 ,缺少相关政策的指导 ,实际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情况 ,本文拟从江苏实际出发 ,针对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以保证江苏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唯有处理好林业生产同林业保护之间的关系,方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本文主要基于两点入手,就现代林业生产和林业保护的关系之间的关系展开探究,以此增强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认识,为助推林业生产的长效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1.
12.
从国有林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角度出发,界定了国有林区产业生态位与区域生态位的内涵并解析两者间的内在关联性,构建了国有林区产业生态位与区域生态位的适宜度评价模型;并以伊春市国有林区2002~2009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解析了国有林区区域生态位的演进规律和关键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农地征收价格构成与土地增值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目的:确定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地征收价格构成及土地增值空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结果:(1)以被征地方为研究对象,从产权和消费者行为理论角度,确定农地征收价格构成。(2)以政府为对象,进行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成本收益分析,确定土地增值空间。研究结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农地为对象,不考虑“经济人”特点确定的农地征收价格是不完整的;(2)农地社会保障价格是农地征收价格的组成部分,其实质不是土地增值;(3)根据产权理论,政府正在逐渐还原农地征收价格。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几种常用的共有土地面积分摊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而后综合这些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价值量分摊法,即从土地权益的价值量来分摊共有土地面积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林业产业的区域配置与比较优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林业产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首先,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区域配置,并测算了林业亚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其次,采用区位商和规模优势标准对林业产业的优势地区和优势亚产业进行了选择;最后,结合各区域林业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提出了区域林业产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研究目的:把握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互动规律,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指数分析法和复合指标法。研究结果:通过分析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之间的结构关系、均量关系和复合关系,从一定视角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论:(1)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之间存在紧密相关性并呈同步增减变化趋势;(2)人均用地与人均GDP呈同步增长趋势,但人均用地增幅较大;(3)单位产值占地率是评价用地面积与产业产值之间关系的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96—2017年吉林省天保工程区和非天保工程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数据,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两个区域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区域内具有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的产业。研究结果表明: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吉林省天保区林业第三产业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但林业产业经济总量较低,产值增速缓慢,对吉林省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第一、二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偏弱;非天保区仍以林业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一、二产业产值增速较快,对吉林省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其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突出。因此,吉林省天保区应创新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模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途径;非天保区在保持林业第二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应注重经济质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基于PLS模型的中国林业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1994~2007年关于中国林业投入与产出的相关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影响中国林业产出的诸种投入因素进行研究。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林业产出主要受林业固定资产投资、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和林业从业人员人数以及从业人员年均工资等投入因素的影响;且各种投入影响因素对林业第一、二、三产业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为此,建议:保持林业投入适度增长,加大对林业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增强其再就业能力;加强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尤其是营林固定资产投资和森工基本建设投资;借助林权制度改革,多渠道拓宽就业途径,以促进林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基于湖北省江汉平原、武陵山区483份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不同模式农地整治对耕地细碎化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探求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耕地细碎化治理新路径。研究方法:综合指数法、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政府主导模式和新农主导模式通过促进地块集中连片的土地平整工程,改善农业生产关系的权属调整工作,共同降低自然因素和产权因素造成的耕地细碎化;(2)相对于政府主导模式,新农主导模式定位于现代农业发展,农地流转与农地整治的耦合度更高,土地平整工程和权属调整的比例更高,对耕地细碎化的治理效果也更为明显;(3)与丘陵山区农地整治相比,平原地区农地整治更能显著降低耕地细碎化。研究结论:建议继续大力实施政府主导模式和新农主导模式的农地整治,结合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布局、区位优势,总结和完善农地整治的地域模式,因地制宜地推进土地平整工程和权属调整工作,全面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黑龙江垦区林业第一产业中林木培育和种植业、林产品采集业、林木采运业这3个次级产业为研究对象。依据2004~2015年《黑龙江垦区统计年鉴》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了2003~2014年林业第一产业内部各次级产业产值与林业第一产业总产值的关联度。动态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林木的培育和种植业与垦区林业总产值的动态关联度高于林产品采集业和林木采运业,在国家积极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这一背景下,为其他垦区以及黑龙江省农村发展林木的培育和种植业,促进其优势产业发展提供学习的对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