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北地区农业生态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业生态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在阐述农业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西北地区农业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的评价体系,计算2016年西北不同地区的耦合协调度,根据两个系统的发展程度大小评价其发展模式,针对不同发展模式提出针对性意见。[结果]2016年西北地区农业生态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基本上稳定在049左右,以甘肃的耦合度最高(0499)。协调度差异明显,其中陕西为中级协调发展,甘肃、宁夏和新疆为初级协调发展,青海为勉强协调发展。从农业生态与经济系统的对比关系看,陕西、甘肃、宁夏为农业生态滞后型,青海和新疆为经济滞后型。[结论]西北地区农业生态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仍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要根据具体的耦合协调类型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云南省蒙自市耕地为研究对象,构建蒙自市2010—2020年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发展趋势以及各方面当前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重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推进农业技术应用、提升耕地集约利用以及强化耕地土壤污染管控等建议来进一步推进蒙自市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有效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新形势下,农村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为优化河南省农业产业布局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社会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潜力3个方面构建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加权综合法,在市域尺度研究河南省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结果](1)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表现为豫东和豫南地区良好,除济源市外,西北地区较差;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呈现豫东地区较差,其余地区基本一般的特征;农村生态状况表现为豫西和豫南地区较好,除鹤壁和濮阳,豫东和豫北地区其他各市较差。(2)河南省市域间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分值差异较大,其中济源市、信阳市和鹤壁市的综合评价分值较高,漯河市和商丘市的评分明显低于其他各市。[结论]该省大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极不平衡,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缩短地区间差异,将有利于该地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兴起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结合熵值法与线性加权法,本文从创新驱动、集约高效、协调普惠、绿色生态、开放共享5个方面构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2008-2020年间辽宁省农业经济集约高效水平和协调普惠水平增长最为显著,但发展水平较低;创新驱动水平和绿色生态水平保持缓慢正向增长,加上其较大的权重占比,成为近年来维持辽宁省农业经济高质、高效发展的关键因素;开放共享水平对辽宁省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最大,但近两年得分断崖式下降。总之,辽宁省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延续回稳向好势头。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我国城市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多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因此,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推动城市包容性发展已成为关注内容。通过梳理研究包容性发展的文献,发现了相关问题。作者以辽宁省的1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发展机会公平、发展内容全面和发展成果共享这三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结合熵值法、综合加权法和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辽宁省城市的包容性水平。研究发现:辽宁省各城市的包容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处于高水平与较高水平的城市为沈阳、大连、盘锦、本溪和鞍山,省内其他城市均处于一般水平和低水平;各城市应因地制宜,整体提升城市的包容性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珠三角经济区对各种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成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土地经济效益、土地社会效益、土地可持续利用趋势三个方面构建了珠三角经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珠三角经济区建设用地集约度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经济区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但空间分布不均,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广州、佛山、惠州等地。建设用地集约度呈现稳步提高的状态,从2000年的0.3914上升到2008年的0.9777,增幅达0.5863。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研究--以温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州农产品行业协会主要是围绕当地已形成主导产业的林果、蔬菜、畜产品等某一种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在区域内聚集众多的大小不同的企业和农户家庭结网合作。由于生产经营同种产品的农户和企业相互关联,使得企业和农户具有了凝聚的“内核”,建立了正式和非正式的联系,通过联合经营,按专业化方式进行生产,从而获得了农产品行业的集群效应和生产经营的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8.
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初步研究——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生态经济学原理与系统理论相结合,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内涵及基本特性,同时对塔里木河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及矛盾等概念和内容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塔里木河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高级、复合系统,水资源在系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所处环境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系统的基本矛盾主要是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合理及其导致的生态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间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11-2015年天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数据为基础,运用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熵值法模型评价法,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大方面对天水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做了综合评价,得出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动态综合指数。结果表明,天水市当前处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今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且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这就要求天水市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建立和完善有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措施,注意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PSR概念模型建立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壤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研究区土壤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环境条件整体较好,环境承载力以中等区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59.3%;处于较弱承载力的地区为西部邹平县、高青县、无棣县和庆云县4个行政区,主要原因是该区域人口增长率较高,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大,且土壤重金属较为富集;无弱承载力区存在。最后根据各区影响因素特征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项目的发展历程、运作模式、投入方式及实施情况,总结了项目建设成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经营主体、搞好森林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促进"三个塞罕坝林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茗 《中国林业企业》2013,(6):30-31,54
国有林场在我国林业建设事业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林改的不断深化,国有林场也积极谋求新的发展路子,分析国有林场的经营现状及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国有林场在经营发展中面临着重重困难,如何搞好国有林场的林业分类经营,更好地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效益,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南云台林场建设谈起,借鉴原山林场获得长足发展的范例,提出了新时代国有林场高质量融合发展机制的立足点,是建设社会主义国有林场利益共同体。实行股份合作制、"一场两制"、KSF全优绩效等现代企事业管理机制是未来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国有林场营林投资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用福建省国有林场杉木生产过程中发生所有费用和木材生产过程中发生费用的资料,研究福建省国有林场营林投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国有林场林业投资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经济效益还是比较低;以6%的资本利率,杉木投资的净现值为178.53元/hm2。林业税费政策调整以后,林业投资收益主要取决于造林抚育的支出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借鉴已发布的国际、国家、地区、经营单位层面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主要内容,对亚热带地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方面进行研究,构建出亚热带地区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为亚热带地区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借鉴,期盼为制定亚热带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关于国有林场林权纠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启动集体林权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的大背景下,有关国有林场的林权纠纷问题成为了改革的主要焦点和难点。通过分析,指出了国有林场林权纠纷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成因,提出了解决和预防国有林场林权纠纷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曾广正  尹少华 《林业经济问题》2005,25(3):162-166,171
从湖南省国有林场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其发展过程中成功的经验,提出国有林场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必须实行股份制改造,并结合国有林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股份制改造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行后,广大林农造林积极性高涨,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国家林业局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工作进行总结。通过对云南省两个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数据的归纳与整理,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三个方面,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探索集体林区国有林场木材产销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福建省国有林场木材产销方式进行探讨,提出木材产销采用包产包销的经营方式,对包产包销经营中的伐前准备、伐区招标、伐区管理进行了研究,达到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木材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林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林权问题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指出森林资源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效益属性,政府和林农对这两种效益有着不同的追求。实施限额采伐制度使林农对林木的处置权受限,而且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林农经营森林的正外部性没有得到合理补偿,因此政府与林农对不同效益的追求成了林权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构造博弈模型,分别分析存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不存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两种情况下,政府和林农的博弈过程,从理论上证明在建立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下,政府实施自由采伐的政策,落实林农的处置权可以使政府和林农双方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