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保护农业避免农业风险的主要做法,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新趋势的介绍、引出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进而找出完善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全国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面对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全省的绿特色产品生产经营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加大,市场竞争力较弱,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3.
魏然 《理论观察》2015,(3):83-84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了解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对提升黑龙江省农产品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黑龙江省农产品销售渠道存在如下问题:1.批发市场功能不健全;2.信息化硬件建设落后;3.渠道主体薄弱,组织化程度低;4.流通渠道过长,渠道环节多;5.农产品的品牌过多,自主品牌知名度差;6.农产品流通效率较低.拓展黑龙江省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对策:1.系统性构建;2.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3.壮大农产品流通主体;4.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5.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7.发展网络渠道;6.加大广告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战略基地之一,其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对于保持农业稳产、高产、生产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但近年来黑龙江省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不容乐观,本文选取了黑龙江省的四个市县,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等调查方法对其设施管理、投入机制和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调查发现,各地普遍存在设施老化、投入不足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加强管理,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5.
郑力 《北方经济》2011,(9):50-52
一、前言黑龙江垦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畜产品生产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黑龙江省农垦区农业产业模式落后,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点林区之一,发展农业和  相似文献   

6.
解决好黑龙江省"三农"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没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不能有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也不可能有现代化农业生产要素对传统要素的替代,更不可能打破传统农业的技术停滞和资源的低效率均衡.搞好黑龙江省农业劳动力转移应做好以下几点:产业结构调整适度向扩大就业倾斜;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农业劳动力转移力度;发展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7.
许斌  颜华 《中国经贸》2011,(10):98-98
黑龙江省作为粮食主产区和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应充分发挥农业生产优势。针对当前黑龙江省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自取消农业税以来,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种田积极性一度异常高涨。然而,随着农业生产资料的不断上涨,农民的负担有加重的趋势,有迹象表明,我国耕种面积在逐年减少,一些经济作物进口比率逐年加大。作为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的备春耕生产,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当地农民的收益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生态环境良好,资源丰富,能源充足,产业基础较好,科技实力较强,还有毗邻俄罗斯这个资源大国、科技大国独特的地缘、人缘优势。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思路和目标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和优化第二产业,建设装备制造、石化、能源、食品、医药和林木加工六大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成全国最大的农业现代化基地;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将我省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区域。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产业集群是振兴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有效途径,但黑龙江省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集群。为此,应推动制度创新;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组织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发展黑龙江省中小制造业;加大对装备制造产业区的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基地建设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在环新疆经济圈视角下分析了新疆建设农产品基地的意义、农产品基地建设面临的机遇以及新疆相对于其他经济体建设农产品基地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吴继轩 《乡镇经济》2009,25(7):26-29
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基础的进一步加强,我国农村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和发展,促进了农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农村面貌,促进了我国社会主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平 《科技和产业》2011,11(1):16-19
农产品加工业关联农业、工业和流通业,是提升农业效益和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对振兴农村经济具有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地位。本文重点分析了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福建省农产品加工发展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腾 《特区经济》2011,(5):244-24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对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本文从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结合国外发展农产品在市场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曾文革  张婷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2):44-48
为了适应世界农产品可持续贸易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主动对其国内农业政策和农业贸易立法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调整。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我国要在借鉴国外农业可持续贸易政策及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农业贸易可持续发展要求和WTO农业贸易规则要求的农业可持续贸易法制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李孝坤  苏维词  李晴  杨华 《特区经济》2007,216(1):133-135
三峡库区农村面积广、农业人口多、经济发展落后的实际,决定了该区域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进步在实现全面小康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而发展特色农业是三峡库区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路径。分析了三峡库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剖析了三峡库区发展特色农业的现实基础,最后提出了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及模式。  相似文献   

17.
About 55% of food and about 60% of non-food agricultural exports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sold in industrial country markets. Market access is therefore important.While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been able to increase the market penetration of their manufactured exports in industrial countries at a remarkable rate of about 8% in the 1970s, market penetration in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has generally been less successful.From 1970 to 1980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were able to increase their market penetration in processed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from 3.5 to 3.7%, which amounts to an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of only 0.6%. In bas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like sugar, maize, tomatoes and beef they even incurred losses in their market share that correspond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degree of self-sufficiency (and probably of protective trade barriers) of the industrial countries, in particular the EC.  相似文献   

18.
北京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不仅是发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为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生活,加强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服务需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对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标准体系建设、示范区及标准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具体阐述北京市农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提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9.
无公害蔬菜生产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无公害蔬菜基地的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土壤、大气、水源等方面的环境因素,以确保所生产产品的安全性.基地的规划建设要尽可能远离城市和污染较重的工厂企业,要与公路保持一定的距离,基地附近要有清洁的水源,不得使用城市污水直接灌溉,城市污泥作为有机肥施用要首先进行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20.
Chinese entry to the WTO in December 2001 marks a new phase in agricultural trade, both nationally and globally. After a context review of Chinese agriculture and WTO-related policy issues, this paper first uses a Balassa index approach to examine China's relative competitiveness in some major food products over the period since 1985,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f price-cost ratios and production cost structures for these products. It is found that China has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meat products but disadvantages in cereals. With limited land resources, its production and trade competitiveness has declined despite rapid substitution of capital for labour, due to a marked rise in relative labour price in agriculture. In the long run, it is expected that WTO membership will boost Chinese agricultural trade, but its impact on competitiveness will probably depend more on production costs, and will differ between crops and animal produ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