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 黄河三角地区指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的三门峡、运城和渭南地区。它地处西安、洛阳两大古都之间,是万里黄河由北向南转为由西向东流向的三角地带。这一地区不仅是全国最大的炼焦煤基地,而且还有丰富的黄金、铝矿等矿产资源。作者曾两赴该地区调研,试图通过本文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优势、潜力及存在的困难等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该地区经济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模式和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2.
天鹅城之旅     
三门峡位于河南省西部,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处,是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结合部,自古就有“鸡鸣听三省,两京锁钥地”之称,历史上就是三省交界处的经济、文化和商品流通中心。1986年,与陕西渭南、山西运城组成的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被国家列为能源基地中的重点开发区,是我国中部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处欧亚大陆桥承东启西结合部的三门峡市,在中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里,历史悠久,自然优美,资源丰富,更令人惊叹的是,每年冬天,成千上万只“北国仙客”——白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临三门峡库区栖息越冬,天鹅的轻盈与黄土的厚重浑然一体,向人们展现了这个城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范小波 《魅力中国》2014,(23):66-66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简称“黄河金三角”)位于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的黄河沿岸,包括运城市、临汾市、渭南市和三门峡市。该地区处于我国中西部接合带和欧亚大陆桥重要路段,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区域。为了促进黄河金三角区域地区合作、推动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积极推进我国西部经济增长、中部崛起的同时,应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建设成为全国省际交界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大力发展区域物流节点、能源原材料、特色农产品加工及装备制造业基地,打造华夏历史文化旅游线路,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渭南位于黄河西岸、华山脚下,是陕西东部一座新兴的中等城市,也是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最东边的一座门户城市。辖一区两市八县和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三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5027。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加快实施,渭南已经成为西部内陆投资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陈实 《中国报道》2013,(9):58-61
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金三角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开展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对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位于晋陕豫交界地区,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700万、包括四个城市、辖47个县(市、区),占全国国土面积0.6%、总人口1.27%、GDP0.89%的"黄河金三角",多年来一直在探索一种跨省交界地区合作发展的独特模式,构建内陆有影响力的"经济特区"。近日,本刊记者专程到黄河金三角地区进行调研,真实感受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底蕴。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位于黄河中游,包括山西省的运城市  相似文献   

6.
壶口瀑布     
九岳 《中国西部》2016,(9):88-89
简介: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陕西与山西的交界,西岸是陕西延安宜川县壶口乡,东岸为山西临汾吉县壶口镇。壶口瀑布是黄河最具观赏性的景观之一,其排山倒海、荡气回肠的气势也常常被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观赏壶口瀑布的最佳时间是在夏秋季的汛期,此时水面波涛汹涌,飞流湍急,异常恢宏壮观。  相似文献   

7.
山西简称晋.位于华北地区的西部.与河南、陕西、河北、内蒙古等省区为邻。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300万人.辖11个市、119个县(市、区)。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说中的尧、舜、禹等都曾是在此建都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是厚重的黄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我省境内.具有珍贵价值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就有119多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佛教圣地五台山、黄河壶口瀑布、云冈石窟、应县木塔、永乐宫壁画、运城关帝庙、永济普救寺、洪洞广胜寺、黄河壶口瀑布等驰名中外山西矿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12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占三分之一.煤炭产量和外运量居第一位.分别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四,是世界年产1亿吨以上六大煤炭基地之一山西工业经济属资源导向的重型结构.国有工业企业的产值、重工业产值、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70%山西年生产原煤3亿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煤炭调出量为2亿多吨.占全国煤炭产地调出总量的五分之四。除供应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外.还出口到23个国家和地区,,山西的矿产位居全国第二,除煤外.还有铝等多种资源产量在国内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8.
再造陕北     
伟人的牵挂和“中国忧患” 每次到陕北,眼前总悬浮着一条大河。这河是黄河。 早在1955年,当国家准备兴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时,淤积问题就已经被提了出来。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曾言:“黄河的泥沙基本上是从中游而来,特别是从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间的峡谷地带的时候由各支流带来的。黄河上游的水是清的,而到了陕西中部的龙门,每公方年平均含沙量就增加到28公斤。”——这是因为,这里“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区域”。为了对付泥沙淤积,当时的设想就是:在中游把水和泥沙控制起来;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展开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 但是后来的严酷现实却是,人们过高估计了自己“改造河山”的能量;并且,在三门峡工程真正上马的“大跃进”年代,人们“对黄河中游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2007,(10):40-40
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改革开放以来,渭南市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主线,着眼于加快发展,立足于扩大内需,突出结构调整,加速科教兴市。在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稳步推进改革开放,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把渭南建设成中国西部具有特色的农业大市、工业强市、旅游名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个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渭南正在中国西部崛起。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2007,(10):36-37
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改革开放以来,渭南市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主线,着眼于加快发展,立足于扩大内需,突出结构调整,加速科教兴市。在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稳步推进改革开放,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把渭南建设成中国西部具有特色的农业大市、工业强市、旅游名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个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渭南正在中国西部崛起。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2007,(10):38-39
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改革开放以来,渭南市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主线,着眼于加快发展,立足于扩大内需,突出结构调整,加速科教兴市。在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稳步推进改革开放,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把渭南建设成中国西部具有特色的农业大市、工业强市、旅游名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个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渭南正在中国西部崛起。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2007,(10):42-43
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改革开放以来,渭南市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主线,着眼于加快发展,立足于扩大内需,突出结构调整,加速科教兴市。在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稳步推进改革开放,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把渭南建设成中国西部具有特色的农业大市、工业强市、旅游名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个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渭南正在中国西部崛起。  相似文献   

13.
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改革开放以来,渭南市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主线,着眼于加快发展,立足于扩大内需,突出结构调整,加速科教兴市。在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稳步推进改革开放,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把渭南建设成中国西部具有特色的农业大市、工业强市、旅游名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个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渭南正在中国西部崛起。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2007,(10):30-31
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改革开放以来,渭南市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主线,着眼于加快发展,立足于扩大内需,突出结构调整,加速科教兴市。在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稳步推进改革开放,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把渭南建设成中国西部具有特色的农业大市、工业强市、旅游名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个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渭南正在中国西部崛起。  相似文献   

15.
关于联合培育黄河大市场的几个问题刘显德,张晓东黄河经济协作区1988年成立,由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9省区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组成,是全国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之一。协作区成立7年来,各方通过联合协作,在区域规划、黄河治理、科...  相似文献   

16.
10月17至21日,2013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在西安、渭南和阎良三地同期举行. 在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508家企业带来精彩绝伦的飞行表演背后,是大生意:交易飞机106架,签署航空项目46个229亿元.其中,西安航空基地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额132.5亿元,渭南卤阳湖开发区签约项目共10个,签约总额90.81亿元. 这一成果表明,陕西临空经济特别是航空产业已经“一飞冲天”.  相似文献   

17.
《沪港经济》2009,(3):8-8
进入2月以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7个小麦主产区发生大面积旱灾,小麦受旱1.43亿亩,国家防总启动Ⅱ级抗旱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18.
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是由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集旅游、文化、经贸为一体的大型节庆活动。黄河旅游节以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为主题,开辟了浪漫神奇黄河游、寻古朝敬游、黄河风情游、虢国文化游、豫西天井民居游等丰富多彩的旅游线路,同时还组织三门峡出土文物精品展、三门峡名特物产展销会、三门峡对外经济合作项目发布会等各种展览、展销、研讨、洽谈等活动。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每年一届,时间为每年的4月20-25目,这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盛会已经成为三门峡市旅游的重大节日,吸引着海内外游客来此观光。领略黄河明珠的夺目,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这里是仰韶文化的得名地、轩辕黄帝的铸鼎地、禅宗初祖达摩的圆寂地、《道德经》的诞生地,也是万里黄河第一坝的所在地和黄河上最大的白天鹅栖息地,这里还有成片的地下民居天井窑院建筑群。在三门峡可以进行大黄河漂流,坐船游览黄河,还可以看到从西伯利亚飞来的远方客人白天鹅;领略著名的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仰韶文化遗址、虢国墓地及大型车马坑群、函谷关古文化区、空相寺、黄帝铸鼎原、卢氏山水、仰韶大峡谷等旅游资源。拥有如此丰富的山水文化的三门峡市已经成为国家级旅游线路“黄河之旅中华民族之魂”的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游客们可以尽情游雄浑黄河,登巍巍雄关,历峡谷漂流,观馆藏珍宝,体验黄河明珠的精彩与夺目。  相似文献   

19.
渭北东部、黄河沿岸地区缺少一个中心城市。五年前,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在韩城市开展省内计划单列试点,为韩城追赶超越发展创造了条件。陕西追赶超越示范区的影响必将跨越黄河,在推进秦晋之好、发展大关中城市群方面,韩城将会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正>侯马,位于山西省南部,古称"新田",春秋时晋国晚期都城,近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的故乡,地处晋、陕、豫"大三角"经济圈和太原、西安、郑州以及临汾、晋城、运城等城市"小三角"经济圈的中心,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植根于这片沃土上的侯马农村商业银行,是山西农信系统首批改制的县级信用合作联社之一,现辖24个网点,员工435人。近年来,在省联社、省联社临汾办事处的坚强领导下,以董事长李俊跃为核心的班子,团结带领全行干部员工,不断优化公司治理、提升服务水平,倾力支持侯马市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