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已经连续五年在陕西全省大步争先进位的耀州区,在区委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又描绘出了新的发展蓝图——奋战"十二五",争创"十强区",努力建设生态耀州、健康耀州、文明耀州、幸福耀州!"‘十二五’这五年,是耀州提速发展、加快转型的关键五年,更是耀州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的重要五年。"耀州区区长杨宏伟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充满信心地说。面对新时期、新机遇,耀州怎样规划新蓝图?如何实现新目标?  相似文献   

2.
孔令国 《天津经济》2006,(11):57-60
一、从耀州看欠发达地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工业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 环境、资源对一个地区经济结构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铜川市耀州区境内探明煤炭储量40亿吨,水泥用石灰石储量8.3亿吨,盛产苹果、辣椒、花椒等经济作物,煤炭开采、水泥制造和食品加工成为耀州工业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耀州工业经济占GDP48%以上,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2012,(10):52-53
今天的耀州,享有"一圣四杰故里,养生保健福地,西北革命摇篮,千年佛教圣地"的赞誉。惠塬工业园区,2009年9月经铜川市委、市政府批准在原秦岭水泥集群区的基础上设立,是陕西省确定的第一批重点发展44家工业园区之一。2011年获得"陕西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先进单位"。园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南距西安及咸阳国际机场均70公里,西铜一级公路和咸铜、梅七铁路纵贯整个园区,交通十分发  相似文献   

4.
正3月24日,万州召开全区工业大会,并发布万州工业十强企业名单。这是万州推进工业强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集团冲锋动员令。作为渝东北城镇群的中心城市,万州紧扣"一区一枢纽两中心"目标定位,大力实施"一心六型"两化路径,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展现了一个区域中心大城强劲的经济韧性,走出了一条聚产成链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甘毅 《广西经济》2012,(8):41-42
针对当前发展的新形势,柳南区秉承"谋发展、求突破,抓稳定、促和谐,惠民生、增民利"的理念,以四个"着力打造"为抓手,强力推进稳增长,全区昂首步入了经济全面发展的快车道。一是着力打造广西县区最强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柳南"是柳南区迈入"工业强区"行列的重要决策,柳南区辖区内知名企业无数,工业强区优势明显。以工业优势强区,柳南区把握好了如下几个关键:首先做强。重点在河西工业园区。目前,河西工业园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90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32家,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30亿元,同比增长56%。全年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8亿元,同比增长20%。新完成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2012,(13):68-69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发展向后工业转变的关键,也是城市发展从城市中期向城市后期转轨的重要时期。产业与城市的关系更加紧密,产业已经构成了一个地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支撑;而城市,也成为了发展工业、做强产业的载体和依托。近日,成都提出的"五大兴市"战略将产业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成都正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业新区,促进"一区一主业"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南宁加快实施"建设五象新区、打造一个新南宁"的城市发展战略,五象新区核心区日新月异,飞速发展。而地处邕江南岸、五象新区东面的邕宁区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依托自身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一港两江三区三带"发展战略,提出要把邕宁建设成"物流商贸基地、东部工业新城、现代农业强区、水岸魅力之乡"、"打造南宁发展新一极"的新愿景,这与南宁市对邕宁"建设现代临港工业新城"的发展新定位不谋而合。这个首  相似文献   

8.
罗书读 《重庆经济》2005,(12):25-29
近年来,渝北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工业经济持续跳跃式发展,已成为全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撑。但是,渝北区工业发展存在先天不足和后天不利因素的困扰,需要进行冷静、科学的判断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宁波通讯》2013,(5):38-39
近年来,镇海区牢固树立"工业强区"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培育梯队企业为抓手,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久做优,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2012年,153家产值过亿区属工业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654.2亿元,对区属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6.3%,拉动区属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工业大县大市大区要率先转型升级,把工业大县大市大区转变为强县强市强区,充分发挥工业强县强市强区在全省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中领跑、示范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县域经济蓬勃发展,是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动力源泉,有力地推动浙江从"资源小省"走向"经济大省"。浙江省13个工业产值超千亿及近千亿的县市区①,是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浙江工业产业的重要基地,也是浙江未来一个时期建设全国工业转型升级先行区的龙头和骨干。  相似文献   

11.
最近,宁波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的若干意见。这是市政府立足实际、着眼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在工业领域的具体深化,是科学发展观在宁波的生动实践,对推动宁波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余姚作为宁波市的一个工业强县市,将坚决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实际,不失时机地加快实施工业双创倍增计划,着力提升工业发展层次,积极构筑新型工业产业体系,切实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在工业综合创新能力、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工业节能减排水平、工业综合竞争力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走在宁波及省内县(市)区前列。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2016,(4):114-115
陕西汉江产业园创建于2009年,属实施"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发展"战略而着力打造的循环经济发展核心聚集区。依托区域原有优势产业,以循环发展为理念、以错位发展为主线,规划形成铺镇先进装备工业集中区、褒河装备工业集中区、老君食品工业集中区三个产业区。三大园区主导产业聚集度已超过90%,园区经济已占全区工业经济一半以上。成为汉中市和汉台区招商引资的先导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循环工业发展的核心区。2015年,汉江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完成106亿元,同  相似文献   

13.
《现代乡镇》2005,(11):22-23
近年来,汕头市澄海区通过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坚持“发展、壮大、聚集、提升”方针,大力发展轻型、外向加工业和制造业,形成了经济总量扩张、质量提升、特色突出的良好工业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一、金城江区工业发展现状 河池市金城江区地处桂西北,是河池市委、政府所在地,辖区面积2340平方公里,黔桂铁路、国道323、210缓和龙江、刁江河贯穿全境,交通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近几年来.金城江区坚持“工业强区’。的发展战略.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初步建成了以有色金属、建材、电力、制丝为主导产业盼发展格局。据割步统计.自撤市设区4年来.总产值翻一番多.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科院《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陕西铜川市跻身全国竞争力提升最快城市第七。其耀州区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连续五年实现进位赶超、三年蝉联全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耀州彰显着怎样的发展成果和发展理念?本刊为此采访了区委书记李志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信息》2009,(16):69-70
新的形势和机遇下,青海省海北州不断深化对州情的再认识,着眼海北的地理特点和资源禀赋,重新审视工业发展机遇和发展环境,确立了“生态立州、农牧稳州、工业富州、科教兴州、旅游活州”发展战略和“五个方面力争走在全省牧区前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广西经济》2013,(9):17-18
近年来,钦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强科教、惠民生"五大发展方略,狠抓临港经济和县域经济,强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融合进程,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之路,努力让城市靓起来、企业强起来、市民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与工业发展、城镇化水平紧密相关。作为国家较早设立的毕节试验区,在"十二五"期间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两大车轮,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促进力量,推进工业强区、城镇化带区战略,同时,实施科教兴区和旅游兴区战略。  相似文献   

19.
<正> 福田区是深圳市的规划中心,是第二个十年发展的重点。但是,福田区工业与深圳市的规划要求差距很大,面临的任务相当艰巨。如何发展福田区工业?福田区工业体系应具备什么特色?下面谈一些构想,希望能抛砖引玉。一、福田区工业的现状福田区现有大小工业企业53家,2500名职工,年产值3.4亿元,创利税2100万元,覆盖电子、通讯、服装、机械、化工、轻工、仪表、交通、建材、生物工程等十大行业。为福田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然而,由于基础差,发展历史短,福田工业规模小、效益  相似文献   

20.
打造临港工业集群 提升广西经济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打造临港工业集群的重要战略地位 临港工业是依托港口资源或相关优势发展起来的工业,是沿海地区利用发达海运业发展大型基础工业的主要形式,也是世界公认的发展大工业的成功路子。对于广西来说,就是加快北、钦、防沿海地区工业发展,使之形成临海工业集群,拉动广西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