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效率与公平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它涉及到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是困扰着历代许多思想家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一对基本矛盾,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相互矛盾又互相促进。当前我国社会公平失衡,尤其是贫富差距扩大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公平与效率是具体的、历史的,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需要一个历史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较好地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认真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坚持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为社会公平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大任务.它既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又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4.
按照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的原则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不同社会以及同一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受生产力水平和人们效率公平观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收入分配制度安排,而建立和完善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收入分配制度,就必须从条件分配、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三个层面进行科学统筹和谋划。  相似文献   

5.
公平和效率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一个永恒主题.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就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独特的公平效率思想,对我们今天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关于就业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入手 ,指出这是围绕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一大难题 ,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时 ,就业的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对立性似乎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文章就就业的市场公平、机会均等及其实现等方面对就业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一、安居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安居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其一,提高居住水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改善居住条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住宅具有生活资料、发展资料,社交、资产和化艺术等多种功能,其主要功能就是安居。住宅是最基本的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安居就是要使人们能满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特别在当前,我国在衣食等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居住质量,已成为继续提高物质化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收入大幅增加,形成了一股购房热潮,充分证明住房消费水平的提高,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效率与公平理念的提出有着重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尤其是当前我国在社会基本和谐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而面对社会差距的持续拉大、社会公平问题的更加突出性使如何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会计准则的效率和公平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各主要国家会计准则的效率与公平取向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实现会计准则的效率和公平统一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王娟 《财会月刊》2008,(3):20-22
本文在对会计准则的效率和公平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各主要国家会计准则的效率与公平取向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实现会计准则的效率和公平统一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促进公平分配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跨过10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门槛,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得到了有效贯彻,我国收入分配的体制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基本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  相似文献   

12.
郝滨滨 《活力》2010,(20):98-98
现阶段中国社会处于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过程之中,与这种转型、转轨相伴随的是利益结构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重新分化、组合,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公平问题凸现出来,成为人关注的焦点。追求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维护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又是贯穿于和谐社会各个层面的核心价值理念.文章论述了只有社会公平理念得以实现和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维护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又是贯穿于和谐社会各个层面的核心价值理念。文章论述了只有社会公平理念得以实现和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16.
胡立辉 《活力》2009,(5):61-6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和理论指导,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我们必须科学认识,正确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和理论指导,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我们必须科学认识,正确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现代和谐社会进程中,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民族振兴的基石。本文从教育公平的内涵,分析了当前社会存在的教育不公的现象,并对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和实现教育公平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诉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公平问题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成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社会公平的内涵是四大公平: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我国的公平问题突出表现为贫富差距悬殊,这已成为影响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我国出现贫富差距悬殊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社会深层运行机制尚不健全,使一部分人能够投机钻营,非法、违法经营和权力资本化,造成不合理的贫富分化,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创造性地运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是我们进一步解决贫富差距悬殊问题的根本保证。提高国民经济总体水平,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贫富悬殊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9月19日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科学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深刻阐明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是指引全党搞好学习实践活动,推动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的纲领性文件。在学习《讲话》的过程中,搞清楚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