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立独行的“德鲁克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专注于中小企业创业的美国商业杂志Inc派员走访德鲁克,请教创业者的定义。德鲁克说,只有一个定义:创业者创造了新颖而与众不同的事物。Inc问,从这一点上看,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创业者吗?德鲁克毫不迟疑地回答:“不,我是一个作家。我不能、也永远不会经营一家企业。与人们头脑中的固有形象不同,创业者并不是独来独往的人。而我总是独来独往。” 刚刚以96岁高龄病逝的彼得·德鲁克也许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独来独往者。市面上存在无数的有关如何做经理人乃至  相似文献   

2.
读者     
《创业家》2010,(10):10-11
编读往来不要打击精英创业者中国创业者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我认为最为严重,也是最有可能阻碍创业者发展的,是大环境和一种责任意识。这并不是空发牢骚。我在《创业家》杂志上看到一位海归技术创业者的遭遇,文章叫《节能环保那堵墙》。这篇稿子让我们反思,中国的发展之所以会落后于人,不仅在于历史原因,更在于今天的环境依然缺少一种  相似文献   

3.
<正>创业是一种修行我也是创业者过来的,我认为创业是一种不同于常人的修行方式。创业对人生的修炼是非常有价值的,经历了这个过程,人生的厚度、广度和高度都会不一样。我也尊敬把公司干倒闭的人,成功很困难,十个条件和因素都得到位,缺一不可。很多人都是把公司从小干到大,再干到伟大的。十多年前,马云做演讲,有人对他很不待见。我当时写了一篇博客,说不要认为马云吹牛逼,你也干一个阿里巴巴看  相似文献   

4.
牛文文 《创业家》2011,(6):10-10
这几年,好象大机会离草根创业者越来越远了,我自己就经常劝创业者,说现在不是草根做大梦想的时代。不过,最近却有一个反常的例外,就是支付牌照的发放。  相似文献   

5.
贪婪与恐惧     
周航 《创业家》2013,(1):117-117
最近有报道说80%的中国人认为自己"被大材小用"。我想在创业者群体里,这个比例可能更高,没有一个创业者不认为自己的主意和产品是最好的。但在投资人眼里呢?很遗憾,我的体会告诉我,通常都不是。遇到冷落和否定时,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委屈,恨不得心里骂:你们这帮人云亦云的投资客,  相似文献   

6.
李阳林 《创业家》2014,(10):104-108
正徐小平老师是标准的优等生,每次演讲都会做详细的准备。他曾在《创业家》和i黑马平台上做过多次精彩演讲,比如《创业"七宗败"》、《除了活命,企业发展还需要使命》、《能忽悠我的创业者必然有一定的能力》等。在日前开幕的"ELIFE校园黑马创业大赛"上,徐老师再次奉献了长达1小时的演讲,点评了俞敏洪、马云的成功,以及他为什么投资大姨吗、伏牛堂。以下是演讲精华内容。  相似文献   

7.
高峻 《广告大观》2006,(7S):136-137
4月21日,我受美国广告基金会的邀请在美国作了一个演讲,这个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重新想象”,特别地强调了东西方的不一样。我说我不是专家,不敢用专家的思维去考虑,但是我可以用一个小孩子的观点来看东方和西方有多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陈曦 《创业家》2010,(1):80-80
移动互联网市场是创业者的天堂,移动互联网市场也是创业者的地狱作为一个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坚持超过5年的创业者,我的公司走过了百宝箱、梦网、短代、freeWAP网盟、内置等不同阶段。这两年在各种论坛总能听到有人说"今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元年"或  相似文献   

9.
"咖啡就是附属品,给创业者提供一个开放式的办公和社交环境,整合投资人和创业者的资源,这才是价值。""它的定位必须不是咖啡馆,这(咖啡馆)就是一表现形式,或者一计价标准。不过……我好像的确是在卖咖啡?"在和记者对话时,习惯了当夜猫子的苏的表  相似文献   

10.
《创业家》2014,(1):106-107
正【摘要】12月28日,光谷"青桐汇"举办首场试演。武汉市市长唐良智作为创业导师之一参加。他高度关心和重视年轻人,特别是对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情有独钟。在"青桐汇"活动现场,唐良智发表了精彩演讲:·今天看到这么多80后、90后青春洋溢的笑脸,让我觉得自己的青春也不曾走远。上次青桐计划座谈会上,我向大家承诺,下次要将成功的企业家请来,与大学生创业者见面聊天,打造汉版"巴菲特午餐"。今天,首场活动如期举办,与这么多大学生创业者、创业导师和创投家对  相似文献   

11.
吴鹰 《浙商》2012,(2):26-26
从投资来讲,最不值钱的就是钱。PE也好,创业者也好,不要去看短期利益,而要去看这些企业能不能给你提供价值,能不能做一个好的引导。 因为我们这个团队以前都是做企业的,所以我们很愿意跟创业者一起做很多事情,但不是干涉他们具体经营管理的事情。我想强调一点,我们这些PE也好,创业者也好,不要去看短期利益,也不要说谁比你的利润高就跟着谁做,其实从投资来讲,最不值钱的就是钱,因为每个基金都有钱,这是一个共性的东西。实际上更要去看这些企业能不能给你提供价值,能不能做一个好的引导  相似文献   

12.
<正>我有时会想,在20出头的日子里,我是不是也是这般自大颠狂。如果是,我该向许多人道歉。必须先说一句的是,我对90后创业者无反感,不支持任何对人群一刀切的划分。但是我对那种有事儿没事儿就拿年龄说事儿的90后创业者,遇到说不明白的问题就摆出一副"90后世界你不懂"鬼样子的90后创业者,总把工作描述为"就是一群年轻人一起玩啊"的90后创业者,着实没什么好感。又一个叫王凯歆的90后创业者火  相似文献   

13.
创业是个大话题,不是每一个创业模式都可以复制,也不是每一个创业者都可以成功,创业成功更不是一个人美丽人生的终极目的。什么是创业?为什么创业?如何创业?怎样持续保持成功?中国企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洗礼与磨练,已经造就了一大批伟大的创业  相似文献   

14.
何江 《中国工商》2002,(6):174-175
联想柳传志在“我怎样当总裁”的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企业的一把手跟下级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大发动机跟小发动机的关系,你所带动的不是齿轮,不是螺丝钉。员工也可以成为一个发动机,而且能跟你同步。如果能够做到这样,这个企业活力就非常大。  相似文献   

15.
牛文文 《创业家》2013,(9):82-83
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之难,阿里拆分为25个面向垂直业务领域及基础能力的事业部。变革是怎么发生的?为何会发生?小公司能从大公司身上学到什么?除了奋斗精神的共振外,我认为,还能学到价值观的重要性。马云在演讲中经常提及价值观:"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让中国的创业者都有一个做生意的平台";他对内讲"我们有政委体系,有阿里大学,有价值观打分"。那时候,马云的演讲被当做励志故事,没人能从中看出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6.
关于创新我讲四个观点。第一,眼光的利润是最丰厚的。今天我们有了资本,有了别的一些东西,要搞创新,更需要创新者的眼光。像横店之所以能够在穷山沟里整出一个影视城,当初创业者的眼光很重要。横店支柱产业之一的磁性材料也说明了这一点。徐文荣是一个泥腿子出身的乡镇企业家,高小毕业,却干上了一般博士都不太明白的磁性材料,而且非常的红火。我觉得他的见解是MBA的教科书上学不到的。当时该项目尚在研发中,找到徐文荣了,老爷子听完以后当场拍板200万。200万在十几年前不是小数目,为什么敢投?他的回答太奇妙了:我就不相信这么一个知名大学…  相似文献   

17.
头号恐惧:失败毫无疑问,创业者最大的恐惧是失败——可以理解,因为有95%的新创企业没能撑过头5年。当一个人面对这样的成功几率去创业,害怕是理所当然的。各种假设情况层出不穷:如果我不是创业这块料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王冉 《创业家》2014,(11):101-104
正现在是创业者的黄金时代,也是易凯的变革时分。虽然《黄金时代》的票房不是很理想,但这四个字还是很有质感。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今天你就生活在一个黄金时代。为什么是黄金时代?首先,中国领导层最近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向,这应该是一个贯穿未来十年的大方向。虽然这和真正意义上的法治中国还有距离,但不要小看这个口号,有没有它、讲不讲它、强调不强调它、执行不执行它,其实都和创业者息息相关。起码,行政处罚要有法可依吧,法律不禁止的应该可以做了吧,私有财产要捍卫得更加理直气壮吧,知识产权要保护得更加彻底完善吧。  相似文献   

19.
《上海商业》2010,(5):16-16
听了前面各位领导和专家的精彩演讲我受益匪浅,我是唯一一个代表开发商和企业的人,我临时谈一点我自己的感受,第一是时间有限,另外也是听了前面这么多领导和专家的高见,作为企业来说,作为项目来说,更多是关注在宏观条件下项目的运行和企业发展的运行.华东茂这个案例反复被一些领导和专家提起,也受到很多的持疑.  相似文献   

20.
王雨豪 《创业家》2012,(6):124-126
不是每一个创业者都经历过灾难I生的“陈桥兵变”,但请创业者记住,行皇权者必谋其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