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将浙江省湖州市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归结为“湖州模式”.阐明了“湖州模式”所依赖的发展路径,并针对“湖州模式”指出了有待完善和解决的新问题,这将为我国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范本。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农村建设的火热形势,如何走出一条既适合县情、又独具特色的新农村创建之路,是各地都在积极探讨的课题。今年来,泰宁县在不断研讨、探索、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打造了“以村庄整治为抓手的‘六手联弹’新农村建设模式”,生动地实践了新农村建设要务,较好地诠释了“20字”方针要义,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发展要素。全县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四个“前所未有”的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3.
一、从希森新村建设模式看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中以来,“三农”问题逐渐凸现,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农民真苦,农村真难,农业真危险”的现实时弊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2006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把解决“三农”问题当作“十一五”时期全党、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三种乡村建设模式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创造的“平民教育———乡村科学化”模式、梁漱溟创造的“文化复兴———乡村学校化”模式和卢作孚创造的“实业民生———乡村现代化”模式,为民国时期的三大乡村建设模式。三位先生关于乡村建设的使命、步骤、内容及动力的基本理论和主张各具特色,但他们的乡村建设思想都为解决当代中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和发展模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用低碳经济理念指导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有利于黑龙江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生态大省。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福建对新农村建设的的投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福建新农村建设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指针。但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各地农村的基础条件参差不齐,发展状况千差万别,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很多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易使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弯路”、“走岔路”,有的甚至容易偏离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走错路”。对此,我认为,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初使阶段。正确处好以下五种关系,对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是时代赋予中国的历史重任和崭新课题,涉及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立足实际,研究分析本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总结出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新农村建设的一般规律和模式,做到科学分析,慎重决策。徐州市铜山县胜阳村是在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典型代表,闭出了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路子,形成了“新农村建设胜阳模式”,对其他农村建设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浩瀚的系统工程,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最根本的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一、生产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1、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致富。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增加农民收入,而生产发展则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生产发展内容丰富:如调整农业结构,加…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的生态环境建设在整个湖北省都有重要意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环境与发展的有机结合这样一个契机,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对武汉城市圈“1+8”共九个城市的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综合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武汉城市圈的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客观认识武汉城市圈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指导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出发点,对影响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道路,诠释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化模式是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良性发展的主要研究论题之一。本文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揭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特点、动力和分类,以期对我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为新农村建设技术集成示范指明方向。通过研究得出:新农村建设模式是对基本思路、重点选择、主要路径及做法等的概括,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自外援驱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农村综合发展能力;根据动力来源的性质,新农村建设模式分为外源拉动主导型、内源推动主导型和均衡推动发展型三大类;在体现"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集成农业工程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载体建设将是构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重点与核心。  相似文献   

13.
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模式选择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要大得多。如何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模式的选择应坚持生态、富裕、文明等基本方略。部分农村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供欠发达地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从四位一体视角略论农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新农村建设,党中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这二十字是对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目标与要求。在从四位一体的视角阐述走农村城镇化道路是促进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亦是符合新农村建设本身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村一品”是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运作模式,可以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载体。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参考、借鉴、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但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经济建设中一切创新口号、创新措施的提出都必须尊重经济规律,符合经济学原理。  相似文献   

16.
孙耀武 《经济论坛》2006,(10):115-1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标志着“三农”问题的解决步入了新的阶段。从历史角度讲,新农村建设并非一个新口号,中央以前曾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但“建设新农村”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一、“建设新农村”内涵的历史演进过程作为一个名词,“新农村”一词在党的一大文献中就出现了。一大文件《广州共产党的报告》在论述对农民的宣传工作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小组组员褚诺晨同志,为了实现我们的共产主义思想,创办了《新农村》,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他取得威信和扩大宣传…  相似文献   

17.
“五在五心”工程是黔江区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学习借鉴西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凝聚全区上下共同智慧,结合大山区、大农村、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这一特殊区情探索出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扎实推进“五在五心”工程、加快实现农村脱贫致富,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又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跻身重庆市区县二十强的现实需要。因此,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度研究实施“五在五心”工程的具体模式选择、实施路径和对策等问题,为有关政策制定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难点在山区。建设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山区比较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这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20.
《经济视角》2006,(5):44-45
“十一五”期间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2006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始之年。对此,各部委都纷纷出台了各项政策,努力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农业部关键词:构建现代农业管理新体系农业部将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立足全局、立足市场、立足人本的基础上实践“转变、拓展、提升”的三大战略理念,构建新型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具体政策:启动实施“九大行动”:一、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二、实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三、实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四、实施农业科技提升行动;五、实施畜牧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