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信作为时下最为热门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一,其庞大的用户数和不断完善的营销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商家青睐。微信公众号、扫一扫、抢红包、朋友圈等新型的营销推广方法,使得微信营销成为一种潮流的网络营销模式。因此,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有助于企业和微商凭借微信营销获得更大的营销红利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在将社交网络划分为以博客为代表的社交网络萌芽阶段,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娱乐化阶段,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信息社交网络阶段,以及代表未来主流发展方向的垂直社交网络应用阶段的基础上,本文以“六要素商业模式”模型为研究视角,并将平台战略中的付费方、被补贴方、同边网络效应、跨边网络效应、转换成本、平台覆盖等概念引入到分析框架中,针对博客、人人网、新浪微博、微信进行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和能力、盈利模式、现金流结构、企业价值六个要素的对比,揭示中国社交网络在不同发展阶段商业模式的发展变化,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2016年,微信注册用户已达到6.97亿,平均日活量达6亿,超过3亿人每天使用半小时以上。微信平台凭借其用户量和活跃度,拥有巨大的网络效应以及商业价值。随着微信不断的升级更新,功能日益强大。微商的成功,自媒体的崛起,标志着微信不断从功能社交走向商业化。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群体利用把握微信平台发展趋势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4.
微商是2015年新兴起的一种基于微信公共号和微信朋友圈的社会化移动电商模式,微商设计的产品多样化,涉及人群广,利用社交网络覆盖购买群体的社交网络,为一大批微商商家带来商机以谋取利益。与此同时,微商的扩展也引发了一些质疑:商品的质量如何保证、经销渠道如何合法化、商家的信用从何而来等。尽管如此,微商的团队还是日益壮大,消费者受大众心理的影响逐渐接受微商的存在。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从熟人社会、理性化、场域惯习几个方面分析了"微商"这一新兴产业模式存在背后的社会学原因。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发展,微信成为当今最流行的社交平台,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借助微信平台开展业务。本文讨论微信银行的特点,总结微信营销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微信银行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发展,微信成为当今最流行的社交平台,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借助微信平台开展业务。本文讨论微信银行的特点,总结微信营销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微信银行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7.
田双 《商场现代化》2014,(26):51-51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与完善,企业逐步将扩大品牌知名度、宣传产品的着力点投放于社交网络。社交网络具有信息共享、时效性强、方便快捷、成本低等优点,吸引了众多企业,成为企业宣传品牌的一种重要工具。本文将主要以微信平台为例,结合其他社交网络的作用,分析社交网络在企业塑造品牌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商》2015,(28)
社交网络时代得益于社交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多种网络平台也被多样化的运用在各行各业中,在移动互联中,眼球经济的发展愈演愈烈不断创新和变革着社交网络的发展。本文通过微信平台的微笑传递现象,运用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原理,从眼球经济,社交红利模式以及新媒体中信息的承载和社交网络关系链四个方面,论述了社交网络发展的原因和动态机制,并分析总结社交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尝试将微信、APP等社交网络应用到日常管理,与传统管理相比,社交网络的快速、便捷提升了管理效果。尤其在会议举办方面,社交网络更是发挥了自身独特的优势,简化了整个会议操作流程,加强了参与会议之间的交流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会议交流。本文则基于微信、APP等社交网络的特点和优势来探究其在会议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微信红包赌博是依托于虚拟平台,没有现实的、物理的赌场,在微信群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织的新型赌博形式。作为网络赌博的新变种,微信红包赌博具有参与门槛低、参与便利、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且其在微信群内进行组织,和一般抢红包行为的界限模糊,这为平台监督、犯罪侦查和司法审判增加了难度。文章根据对现有案例的总结分析发现,赌资、参赌人数、赌博组织盈利以及地域犯罪率等因素对微信红包赌博的监督、认定以及客观化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商》2016,(3):205-206
信息流广告是指一种以信息流形式出现在社交网络用户的视野之中,依据社交群体属性对用户喜好和特点进行智能推广的广告形式。在我国,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是两家体量最大同时对信息流广告的商业模式探索较多的社交媒体代表。本文从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朋友圈分别出发进行考察,认为在Web2.0时代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移动终端和社交网络快速发展的当下,这一新的广告商业模式的生命周期才刚开始不久,在我国这一商业模式应该有着长远的发展和竞争空间。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群体餐饮社交市场受时间、地点、校园文化、流行文化等因素制约,餐饮企业必须针对这一群体的文化、心理以及行为特征有计划的制定营销策略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当代学生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调查,比较大学生常用的几个社交媒体平台:微信、QQ、微博三者的异同及各自特点。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交媒体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这些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社交圈、学习、消费等行为方式的影响。高校可以据此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制定出一套相对于比较适合的学生管理方案,以帮助其达到更加有效的学生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目的,提高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以陌陌、抱抱等为代表的社交软件开启了匿名社交的新模式,尤其为青年用户所钟爱,但这类软件起步较晚,用户粘性不高。从行为理论出发,选取了娱乐动机、社交需求、自我实现、信息与工具性、沉浸需要五类使用动机,构建了青年用户"使用动机-行为"关系模型,提出相关假设,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给出提高陌生人社交安全性、加强个人隐私保护、对信息监管过滤、文明社交环境、美化界面风格,操作更加人性化的陌生人社交软件的改进意见,以促使其发挥正面作用,引导青年群体进行积极的网络社交。  相似文献   

15.
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人都有发声的权利。因软件自身的优势与用户认可度高,微博与微信成为自媒体行业的中坚力量。微博、微信在不断满足大学生的社交需求同时,也促发了诸多犯罪的行为,如网络诈骗、谣言诽谤、信息盗取等。以南邮通达学院为例,对扬州高校学生的微博、微信转发行为进行数据收集,分析高校学生在社交平台中信息转发的偏好与动力因素,规范社交软件的使用与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16.
社交网络营销策略及盈利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社交网络的四种营销渠道的分析和社交网络用户群体的特征细分及其特征讨论的基础上,从社交网络的平台特征,用户群体细分,社交网络的营销策略和社交网络盈利模式这四个方面来对社交网络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重点讨论了社交网络的盈利模式,从构建社区、创建内容、调整营销策略和创新产品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营销,增加利润。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运用新技术已经成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而微信具有强大的社交功能和庞大的用户群体,其信息传播具有及时性、互动性和精确性等优势,能够产生真实关系链,因此成为了目前旅游行业最为关注的推广和营销工具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微信的三个主要功能对传统旅游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就如何更好地利用微信功能做好旅游营销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段亚楠 《商展经济》2024,(6):114-117
本文以“易享校园”微信小程序为例,研究移动互联网理论应用与微信小程序推广,介绍了SoMoLo(社交、移动、本地)和O2O(线上到线下)的概念,探讨了“易享校园”微信小程序如何应用SoMoLo和O2O理论,进而分析其社交、移动和本地化服务的特点,重点讨论微信小程序的概念、特点和优势等,并提供“易享校园”微信小程序推广的策略和方法,包括优化小程序的页面设计、利用微信社交功能、运用微信广告和推送等。通过分析其他成功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案例,对“易享校园”微信小程序的成功因素进行总结,并展望移动互联网和微信小程序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14,(7)
<正>微信是一种多媒体的即时通讯工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在全国范围各层次人群的普遍使用,依托智能终端进行传播的微信成为现下流行的社交信息平台,借助腾讯QQ和手机通讯录在人际社交中建立了强关系网络,增加了用户粘性。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与移动互联网即时聊天工具的产生以及各种传播方式的变化,促使人们之间的沟通方式不断多元化。近年来,微信的发展势头强劲,成为了网络社交的新宠。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来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这一热潮,  相似文献   

20.
微信群艺术品竞拍,击中了艺术圈社交需求的痛点。2014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火了。上海泓盛拍卖电子商务部总监、赵涌在线艺术品事业部经理胡湖也没错过,平时在艺术圈颇为活跃的他,自称阿特姐夫(Art Jeff)。"1月底和2月初的时候,我拉了一个抢红包的阿特姐夫群,把艺术圈里很多喜欢发红包的大佬、行家拉进来,再把一些艺术相关从业人员拉进来抢红包。当时这个群的反响特别大,远远超过我的预计,基本上每分每秒都在产生信息。"胡湖告诉《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