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提出了同时包含显性和隐性两种激励机制的激励契约;分析了激励契约中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对零售商努力程度的作用;并得到了声誉效应与棘轮效应对激励效果的影响的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2.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问题。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认为银行考虑交易成本存在着逆向选择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难。提出建立信息传递和信息甄别机制以及加强抵押借款机制,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任壮 《新智慧》2003,(12B):55-56
个人消费信贷是指银行向个人客户发放的有指定消费用途的人民币贷款。近几年来,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发展较快,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笔认为,个人信用缺失是影响目前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信息不对称是产生个人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本试图利用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4.
江能 《全国商情》2012,(11):35+38
文章从信贷契约的角度,对联保贷款参与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联保贷款制度的创新之处在于创建联保小组与小组成员之间的连带责任,由连带担保制度衍生而来的联保贷款行为主体的多边关系是联保贷款运行的制度基础,连带责任,以及由此产生的信息优势与成本优势是联保贷款信贷契约的灵魂,联保贷款在回避贷前逆向选择、防范贷中道德风险与贷后机会主义行为方面的比较优势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博弈论是专门研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理性决策主体在决策客体、决策行为直接发生作用时的决策行为及其均衡的理论,在银行信贷中的应用就是对银行不同的信贷决策所能带来的收益进行分析,从而寻求一种均衡,保证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本文对商业银行与借款企业在贷款发放前后的相互博弈进行分析,讨论了不对称信息环境中商业银行如何有效规避信贷风险,力求结合我国实情,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寻求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信息不对称下的银行信贷市场:扭曲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当前的银行信贷市场出现了诸如信贷萎缩、银企关系非市场化、银行贷款抵押错位等扭曲现象。确立完善的信息机制,促进信息的充分化、对称化,是我们防范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7.
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它给信贷市场带来了效率损失,也增大了银行所面临的风险。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对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提出了防范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对策,以期提高整个信贷市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市场上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结果是强化了企业、政府等相关经济主体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应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法规制度,建立和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力社会信息体系,建立科学的人才测评系统,以消减不对称信息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市场上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结果是强化了企业、政府等相关经济主体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应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法规制度,建立和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力社会信息体系,建立科学的人才测评系统,以消减不对称信息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给市场动作造成极大的破坏。该文结合劳动力市场模型,就信息不对称理论及逆向选择和首先风险的规避作了系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一对多的二级供应链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以供应链的利益分配系数作为协调因子的收益共享契约问题。建立了信息非对称下协调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房地产交易中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原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解决房地产交易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银行业深受不良贷款问题困扰,构筑切合我国实际的新型的贷款保障体系,将商业银行从沉重的不良贷款负担中解脱出来,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本在对我国贷款保障措施进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我国贷款保障措施的缺陷和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建立贷款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以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5—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银行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规模与公司财务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贷款规模和贷款期限与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存在较强的合理的因果关系,说明贷款规模和贷款期限存在治理作用,而且贷款规模的治理作用大于贷款期限;而贷款利率与公司财务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表现出较弱的合理的因果关系,几乎不能体现出贷款利率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谈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农村小额信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小额信贷作为金融创新的一种形式,既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农村信用社的一项金融产品创新。然而,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将会产生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本文探讨了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农村小额信贷,并通过对信息不对称内涵的叙述,分析了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农村小额信贷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不对称与存款保险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存款保险制度客观上起到了监督制度的作用,因而这一制度存在着内在缺陷.在我国,由于国家信用的存在与坚挺,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与发展是否可以同西方银行体系与存款保险制度的关系与作用一样,对待这项制度的方法是否可以完全照搬西方经验值得理论工作者与政策制订者认真研究与商榷.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的转轨时期,我国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给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本文根据信息不对称的各种现象,对引起信贷配给的利率选择效应和激励效应、契约和产权不完全性和委托代理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相关分析。最后,本文提出一些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的不对称极易诱发市场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导致市场功能的失灵和市场效率的损失.对于存在大量不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作为信息缺乏的一方,信贷供给者宁可放弃一些交易机会也不愿承担农户的信用风险,即所谓的“逆向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农户往往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发生“道德风险”.运用“信息熵”工具分析农户信贷需求与决策,认为通过农户主动的“信号传递”和信贷供给者设计出的一系列不同信用风险下的包含信息监督与激励机制的信贷合同可以化解上述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与我国金融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金融监管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总的来说,我国金融监管效率不高,导致我国金融监管效率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是导致我国金融业监管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本主要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减轻信息不对称对金融监管的影响,提高监管效率,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