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房价会“拐”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3月开始,政府为了打击炒房,平抑房屋价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其中心目的是将房价控制在百姓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但事与愿违,全国各地房价在一片"降"声中直线上升。岁末年初,各地房价在严厉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降"声一片,"拐"声四起,从影响房价持续上升的因素分析、论证看我国房价仍有走高之势。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以来,中国楼市可谓愁云惨淡。成交量缩价跌,银行银根收紧、个人第二套住房房贷政策不再放宽、限价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批量上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接连出台彰显政府"铁腕治市"决心,市民观望气氛渐浓,开发商遭遇2006年以来最大"寒冬",楼市降声一片。  相似文献   

3.
温柔的陷阱     
细则温柔落地,政策已多风雨,房价就涨在那里,国五条后还能否买得起?一声令下3月26日,一位墨西哥艺术家利用政府没收销毁的武器残骸创作出了一些"温柔的武器"——乐器。国务院同样也祭出了调控房价的"武器"国五条,各地政府"温柔"接招。跳楼价?国五条一出,民众纷纷期待楼价"跳楼",但楼价会直降吗——或许  相似文献   

4.
陈璞  孙建永 《华商》2013,(3):60-60
近期各地楼市一片“涨”声,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楼市调控“国五条”。会议再次重申坚持执行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调控政策,坚决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在继2011年之后再次提出要求各地公布年度房价控制目标。此外,会议在明确既有政策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及时采取限购措施,以及建立稳定的房价工作问责制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房产价格高速增长,已超过中低收入者的购买能力,住房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从2003年开始政府出台了相应的调控政策,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房价依然上升,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房价上涨、政府每次出台的政策是否切中房价上涨的要害,房价为什么还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1991—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早有关于住房支付能力的讨论,以世界银行1992年的著作作为我国使用房价收入比概念起点的观点不合史实;跨国房价收入比数据一般不具可比性,也不存在国际惯例或国际警戒线;房价收入比用于衡量住房支付能力,重要的是其变动的走向,而不只是某年的具体数值。本文计算了我国1991-2005年的房价收入比,用以衡量城镇居民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支付能力,发现:我国房价收入比整体上有所下降,但从2003年起又上升;房价收入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表现出东部趋升、中西部趋降的态势,上海、北京的房价收入比较高,北京和西藏的房价收入比波动较大,各省市间房价收入比的差别呈减小态势。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中国楼市从"冰点"到"高烧",房价"一击冲天",社科院蓝皮书甚至断言:我国已经85%的家庭买不起房,广大公众已经呈现出面对高房价难以企及的局面。而面对疯狂上涨的房价,2009年底和2010年初国家已经出台了连续的调控政策,那么百姓如何看待目前的房价,又如何评价这些政策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楼市火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拉动了内需,提升了GDP,但随之而来的高房价却使中国许多家庭无法承受,许多家庭都需要通过大量贷款来解决住房问题.为控制房价过度上涨,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组台政策.可房价还会涨吗?何时买房?中国的房价为何上升得如此之快?高房价背后又有多少推手?这一系列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抑制高房价,必须打击房产投机,加强房地产业法制建设,加强时各个环节的监督,同时,应加大廉租房和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满足更多老百姓的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9.
《财经界》2006,(11)
自住房改革以来,中国房价飙升。目前房价收入比已涨至13倍,远远超过国际标准,也超出了普通工薪阶层的承受能力。为平抑房价,自四月份以来,中国相继出台了更强硬、更具体的政策。新的税收、信贷和土地政策有望抑制投机炒作行为,控制房价上升。不过,新政策对规模较大的开发商可能影响不大,并将会助推高档住房的价格攀升。  相似文献   

10.
《财经界(学术)》2006,(11):92-93
自住房改革以来。中国房价飙升。目前房价收入比已涨至13倍,远远超过国际标准,也超出了普通工薪阶层的承受能力。为平抑房价,自四月份以来,中国相继出台了更强硬、更具体的政策。新的税收、信贷和土地政策有望抑制投机炒作行为,控制房价上升。不过,新政策对规模较大的开发商可能影响不大。并将会助推高档住房的价格攀升。  相似文献   

11.
从最近的报道来看,由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抑制资产泡沫和房地产泡沫”,不少今年早些时候房价疯狂上涨的城市地方政府迫于压力又开始实施住房限购政策.这些地方政府出台的房地产限购政策看上去是要抑制住房购买需求,限制投机炒作,但实际上都是假的.房地产限购政策从2011年推出以来,根本没有起到抑制房价上涨的作用,反而成了一些城市房价推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从基本原理与数理模型两个方面论述了量价同增的住房并非吉芬商品,而是属于正常商品,即住房销售量与房价呈反向关系,但是由于居民收入的增加、其他复合商品价格上升等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住房销售量上升的幅度大于房价下降所产生的住房销售量下降幅度,因而住宅销售量呈增加态势。通过对我国1998~2011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本文验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人民币会升值吗?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影响力度如何?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楼市影响如何?还有什么宏观政策出台?物业税真会如期降临吗?天量保障房的横空出世,对商品房价的冲击力度如何?房价是再次向上突破,还是盘旋整理,或是掉头向下?  相似文献   

14.
我国房价调控政策的脆弱性及其消除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最近五年城市房价飞涨,国家为抑制高房价出台了18项重要政策调控措施,但是各地房价不仅大幅上涨,而且住房结构性问题严重,调控政策收效甚微,表明我国实施的调控政策存在脆弱性,即政策具有不完善性和有限性。要消除这种脆弱性应当遵循三种路径:一是加强综合调控,切忌调控频繁,避免调控不力;二是减少地方与中央的博弈,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能动性;三是同步完善新城区配套功能,切实缓解城市住房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遏止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使房价保持合理价位是住房调控政策的重要目标。本文探究了房价"合理价位"的判定依据和计算方法,通过实证测算京沪等城市房价的"合理价位",可以看出一些地区的房价明显高于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住房调控政策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崔瑞 《中国市场》2014,(16):101-102,104
在北京房价再度领涨全国之际,备受关注的北京市"自住型商品房"政策终于浮出水面,10月23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中低价位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建设的意见》,将重点解决自住型、改善型购房需求,支持刚需,平抑房价。本文通过对该项政策的具体内容、出台的意义、政策可能带来的利与弊以及未来趋势的具体阐述,对其他城市是否采取这项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市场上的共识是,基于20多个热点城市出台调控政策,住房按揭贷款优惠利率上升,以及今年底中国房地产税政策可能出台的预期,上涨了十几年的房地产价格将出现重大拐点,长期上涨周期将逆转为长期的下降周期. 这种观点成立吗? 如果想让房地产价格进入长期下降周期,首先得用税收政策把住房的投资与消费区分开.从目前的调控政策看,尽管提高了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控制了二套房的按揭贷款,但只要房价还在上涨,购买首套住房者仍可以通过购房进行投资或投机,而且不使用银行信贷者仍可以进行住房投资或投机.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住房制度开始改革,房地产行业迎来了井喷式的不断扩张,但随之中央开始不断地出台调控政策,2016年开始实施房地产监管政策,又在2018年国家大力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理念,2021年虽有新冠疫情的冲击,国家出台了房地产企业实施税费支持政策以及加大土地供应等方面的利好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缓解了企业暂时性的资金压力,但是房地产销售面积、投资额及房价增速仍旧明显放缓,这些都印证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过了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提质降速、平稳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国五条"自2010年9月29日出台以来,限购、限贷、房产税、保障性住房、监督问责等"五大利器"在楼市调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年来,在这些调控政策影响下,楼市成交急剧萎缩,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价已连续两月止涨,虽然二、三线城市房价仍呈现涨势,但涨幅不断收窄。房价拐点渐行渐近。调整需求锐减房价冷热不均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月28日起,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在上海和重庆两地正式试点.财政部、国税总局、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件成熟时,将在全国范围内对个人拥有的住房征收房产税.在中国房价上升势头猛烈的时候,中国出台这样一种税收政策,此举会对我国房价产生影响.由于这次的房产税有别于我们之前提到的房产税,故在这里称之为"新房产税".通过分析,本文得到的结论是新房产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房价的上涨,但影响是有限的,政府还是要同时采取其他的手段加以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