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三大效应分析及其检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即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金融发展的降低贫困效应、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本文利用中国和省级1978-200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实证与理论假说相符。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并“稳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面对这一重大现实经济问题,深入思考“推进共同富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聚焦于财富不平等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基于中观层面加总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财富差距显著抑制居民消费支出,财富差距对居民消费的抑制效应高于收入差距。通过分析近20年来财富差距和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动趋势,财富差距能够解释中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的58.6%。微观层面的机制研究表明,财富差距通过消费收入敏感性、流动性约束、财富-地位寻求动机以及社会资本四个渠道抑制居民消费。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实现共同富裕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1978年~2010年中国3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金融发展显著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实证结果同时也表明城市化进程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财政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不显著;对外开放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就业结构的改进和升级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市场化进程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国统计年鉴1978~2006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对我国金融发展规模、城乡金融发展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同时城乡金融发展差异也会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我国金融发展的不均衡上,具体表现在不同行业之间以及城乡不同地区之间存在金融的可获得性差异和金融产出的效率差异。  相似文献   

5.
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结构:基于相对收入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与2013年的面板数据,本文从相对收入理论的角度检验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显著促进了农村家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但挤出了生存型和享受型商品消费。与对农村家庭的影响相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城镇家庭的人力资本投入有负向影响,但显著促进了他们的享受型商品消费。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农村和城镇的低收入阶层、城乡居民间有更多接触机会的群体的影响更大。这些发现均与相对收入理论一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激励了农村家庭不断追赶城镇家庭,当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时又激励了城镇家庭进一步提升与农村家庭之间的差距。研究还发现,政府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可缓解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农村家庭食品衣着消费的挤出,且不会挤出农村家庭的私人教育投入。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众多,以往研究忽略了城乡人口年龄结构差异。本文研究发现:理论分析上,城乡少儿和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比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负向作用;实证检验上,城乡少儿和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比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城乡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比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在理论与实证上出现不一致,主要源于现行体制下城乡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巨大差距。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政策选择,不应忽视对城乡人口年龄结构差异的考虑。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数字金融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理论模型,推导出数字金融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机制,并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1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地理与经济距离嵌套矩阵下的空间杜宾模型(SDM),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水平对本市城镇居民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城市城镇居民消费有一定的负向影响;数字金融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三大机制城镇居民收入、金融服务覆盖率和支付便利性,均通过实证检验,且三大机制传导过程都伴随着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结论可以为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居民消费扩容提质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6,(27):27-2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相应大幅提高,但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本文对我国收入差距和消费需求的现状进行介绍,并从消费率和消费结构两方面,在理论层面上分析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在实证层面上,由于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本文分别对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的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基尼系数进行经典计量回归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9.
借鉴Lacoviello关于代表性消费者跨期消费效用最大化的理论模型,将非经济性公共品消费纳入消费效用函数,分析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影响居民消费的机理,发现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通过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及房价波动来间接影响居民消费。利用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区的经验证据、使用系统广义矩方法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考虑到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又进一步将居民消费支出分为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两大类,发现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与农村居民消费负相关而与城镇居民消费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基于2011—2021年我国28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传导机制、区域异质性及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更换实证模型及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且对西部与东北地区促进效应更为明显;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为表征的产业结构升级路径来促进共同富裕;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后,促进效应显著增强。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优先发展、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完善资源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方面的革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配置机制和城乡内部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变化.与之相对应,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演变出了许多问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随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而迅速提高的同时,城乡收入的扩大差距也在不断地加深.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影响最终消费支出的增长,进而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对2000年以来河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结构变动的情况、原因,及其对消费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一些缩小城乡差距以增加居民消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有多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志贤 《数据》2001,(10):42-43
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错综复杂,本文拟结合有关消费理论,从实证角度分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一、有关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13.
王沁  彭皓 《价值工程》2015,(21):34-36
文章首先利用单位根检验分析了工业化、城乡差距和金融发展三个变量的平稳性。基于平稳性的结果建立了VAR模型。并在VAR模型的基础上,用脉冲响应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金融发展、工业化和城乡差距的相关关系和动态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达州市的金融发展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弱化趋势,仅在短期内能抑制城乡差距的扩大,在远期内这种抑制作用不能超长持久,因此,在革命老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高金融信贷效率,对推动工业化的路径优化,抑制城乡差距扩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将消费金融研究范畴界定为保险、消费信贷、储蓄、投资四个方面,认为消费金融通过配置效应、融通效应、财富效应、流动效应促进消费结构的转变与消费质量的提升,在消费结构与质量的多重响应中居民消费得以升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2000—2014年境内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消费金融促进城镇居民消费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消费结构看,消费金融较为明显地促进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由低级的食品、衣着向高级的交通通信等发展;从消费升级率看,对消费升级贡献由大到小依次是投资、保险、储蓄、消费信贷,但消费信贷的统计结果不显著;分区域的实证结果显示,保险和投资对东部发达地区的居民消费贡献最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居民贡献最小,呈现东中西的“阶梯式差异”,欠发达地区消费升级较发达地区更依赖于传统的储蓄这一金融活动。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地级及以上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了新型城镇化水平,并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出“U”型的非线性特征,且样本期间,中国大多数城市并未跨过U型曲线的拐点,即两者对城乡收入差距仍具备有效的缩减作用;在区域异质性分析中,数字普惠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对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显著,这与大多数城市尚未跨过拐点一致,同时伴随着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抑制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生产性消费”价格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教育、医疗保健消费,一方面可以满足眼前需要;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人力资本的知识和技能存量以及保持身心健康。因此,国际上有人将其称为“生产性消费”(productive consumption)。本文首先介绍了生产性消费的重要特点和作为实证分析基础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我国1996年~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资料,对生产性消费价格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教育、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过快对居民消费的主要影响是:(1)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消费增长速度明显下降;(2)利率下调对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3)提高了居民消费对同期收入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能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从时间维度和区域差异视角探讨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消费差距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中国城乡消费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产业结构升级能有效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作用效果存在差异。1993~2002年产业结构升级拉大城乡消费差距,而2003~2012年"减缩"作用显著,且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东部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消费差距影响不显著,但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中部拉大城乡消费差距;西部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存在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发展、政府行为等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经济开放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等拉大城乡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18.
区域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以温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富差距已经成为困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乃至首要因素,城乡收入差距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从金融的角度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而且大多基于整体研究,缺乏以区域为单位的研究,更没有将温州作为研究对象。然而,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在地区层面上必然会表现出并不完全一致的关系。文章对温州相关数据利用协整分析方法,考察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在协整分析基础上,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因果关系做出具体判断。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笔者认为,金融发展之所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是金融抑制带来的城市化倾向所导致的。因此,金融发展总体上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前提是对现有金融抑制的不断深化,均衡的金融发展才可以使得农村地区获取足够的资本来发展经济,从而较大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9.
蔡忠雁 《价值工程》2009,28(9):27-30
基于VAR模型,利用协整检验方法,并引进脉冲效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1978~2007年的湖南省的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湖南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湖南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资本密集型投资偏好等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并结合200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运用面板静态和动态估计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城镇化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资本密集型偏好显著恶化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并在很大程度上蚕食了发展城镇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升人力资本等因素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因此,为更好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中国需要纠正以往的资本密集型投资倾向。这一结论也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