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宅物业管理不仅直接影响市民群众的居住生活品质,同时也承载着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打通社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在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之间的融合发展关系,直接关系到市域治理各项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治理效果。本文对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作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现实工作中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面临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组织基础融合、工作机制融合、政策环境融合、技术手段融合、服务模式融合、监督指导融合等六大路径。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冲突治理面临着三方面困境:治理结构单一,权责边界不清;治理主体分散,行动协调困难;治理理念异化,市场机制扩张。城市社区冲突的治理涉及基层政府、物业服务公司、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社区非营利组织等多个主体,在社区冲突治理中分别发挥着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作用机制。但因其主体地位不同,利益关联程度不同,利益诉求不同,对社区冲突的反应和行动不一,仅依靠单一主体无法实现“善治”。因此,为进一步解决城市社区冲突治理难题,提出构建城市社区冲突的协同治理机制、强化党组织的引导和调解功能、完善公共空间的合作供给策略、提升民主协商的权威性和合法性认同、提高社区主体对话协商参与度等优化路径,为解决我国城市社区冲突治理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地快速发展,无论作为宏观层面的社会生态与微观层面的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追求都发生了质的改变,城市社区治理成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本文基于物业管理的角度,以河口区为例,提出围绕推进规范"四位一体"的物业管理体制和完善区、街道两级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两个机制,打造以社区为核心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窗口,其治理成效的大小直接关系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快慢。不可否认,各级城市政府为响应政策号召,也在积极探索高效的城市社区治理实践,试图转变过去的全能型政府治理模式,进而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但是,当前郑州市城市社区协同治理效果仍不尽乐观,协同治理整合机制不优化、协同治理保障机制不健全、协同治理沟通机制不畅及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俨然成为了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现实梗阻。基于此,为了进一步优化郑州市城市社区协同治理效果,针对当前郑州市城市社区协同治理机制现存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法学界长期对于社区治理问题比较忽视,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集中于从民法角度研究物业管理中个别制度、概念的理论问题,长期争鸣而无定论,却忽视了整个物业管理的立法问题。由于缺乏完善的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物业矛盾化解缺乏充分的法治基础,许多问题无法可依,导致物业矛盾难以化解。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立法面临许多困境,主要是行政主导立法与业主自治原则相冲突,全国性立法或缺或简,地方立法杂乱不足,以管理规约为代表的软法在小区治理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等。未来的小区治理需要科学的物业管理立法,要做到坚持人大主导立法,构建"中央—地方—民间规范"的物业法律体系,鼓励业主参与立法,激发社会规范活力等。  相似文献   

6.
张兰 《住宅与房地产》2023,(31):104-106
随着我国步入发展的新时代,社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物业管理行业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今已被国家正式纳入社会治理体系,成为推动我国社会治理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分析了物业管理融入社区治理体系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突破这些困境的对策,以期推动物业管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增强社区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区生活垃圾治理一直是我国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生活垃圾乱丢乱放现象还普遍存在,生活垃圾不分类,混乱堆积及社区污水混合排放的问题未得以解决。研究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环保观念落后、垃圾处理基础设施不健全、管理制度碎片化等。文章通过研究上述内容,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即加强宣传教育、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引导农村社区居委会发挥主导作用,以及探索农村社区生活垃圾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住宅与房地产》2011,(5):74-76
社会治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社会治理是指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参与主体共同管理解决社会事务,强调的是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合作性、和谐性,强调治理方式的服务性而非管理性。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带来了社会治理模式的巨大转变。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治理也伴随着言论变革、价值选择和思想嬗变。本文从物业管理角度分析和研究了转型时期社会治理与物业管理之间的种种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为城市社区智慧治理提供了技术基础,也为提升基层治理效率描绘了令人心动的未来图景。城市社区智慧治理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合作整合、能动促进、技术治理三种类型。城市社区智慧治理主要受治理价值转变和治理效率提升等内部因素,以及政策导向、市场创新、技术改良、群众需求等外部因素驱动。城市社区智慧治理的整合机制包括规则与技术的互嵌意愿、规则与技术的互惠规范、规则与技术的体制融合、规则与技术的治理创新。为此,需要通过技术与规则的理念嵌入、平台融合和能力提升,建构城市社区智慧治理的需求、运作和支撑系统。  相似文献   

10.
物业管理机构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主体之一,对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基于物业管理主体性视角,运用公共物品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物业管理融入社区治理的理论逻辑,进一步结合案例研究,提出我国物业管理融入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路径,即通过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组织创新和科技创新四个维度提升物业管理效能和物业服务水平,发挥物业管理机构在服务提供与参与治理方面的作用,实现社区治理的社会性与公共性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正在力图摆脱传统的国家包办一切的情形,逐渐构建"多方协同、合作共治"新的政策框架,这也是当前社区治理体制转型的前沿点。从公共管理的国际经验来看,该框架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好"政策却在当前现实中遭遇了一系列治理的困局。从政策分析的视角来观察,造成社区治理困局的并非是政策框架本身,而是源于一系列政策前提的缺失,它们涉及政治、经济与技术、社会与环境、社区基础以及行政与法律多个方面。因此,未来公共政策应当在保持既有社区治理框架先进性的同时,努力构建能保证其顺利运行的政策前提,尤其需要注重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完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对社区居民理性公民意识和现代公益理念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社区治理中的政府定位——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治理必须树立现代治理理念.政府与社区组织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必须彼此交换资源、合作互动、持续协调才能顺利实现各自目标.目前政府与社区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关系尚未理顺,政府职能转变进程的滞缓和主导性强势行为直接影响了社区治理的效果.要改变现状,政府必须正确定位,摆脱自身社会管理的重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培育发展社区自治组织,使之有能力以主体姿态参与社区治理,实现社会管理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8,(12):80-8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需求日益多元化,人民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要求逐渐提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一政府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目前的社会发展,政府职能开始发生转变,社会治理逐渐走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式结构。本文基于网络治理的研究视角,通过对台湾重建区社区营造中各参与主体如社区行政组织、社区居民、地方政府、非营利组织、专家学者等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探究不同主体彼此之间如何进行协商合作,以期从中借鉴社区治理中多主体协作的经验模式,对我国现阶段社区治理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4.
张茜 《上海房地》2023,(3):40-43
多年来,物业管理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深刻影响着政府基层治理能力、人民生活水平及物管企业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已成为整个物业管理工作的主题。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其物业治理的认知及实践颇具借鉴意义。本文基于上海“三目标,一生态”智慧物业建设模式,通过梳理近年智慧物业建设相关成果,研析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国智慧物业的建设思路,探索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的共生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公共价值缺失是城市社区面临的重要问题,打造公共空间从而创造公共价值,为应对这一问题提供了破解思路。以S市和H市为例,探索公共空间建设如何实现公共价值的共创。研究发现,公共空间建设涵盖街道、社区和楼门院落等不同空间尺度,其运作包含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和自下而上的合作生产两个过程,面向公共价值的治理行动,能够使两条路径相互增能。公共空间治理过程蕴含了“价值触发—价值催化—价值强化—价值锚定”的契机,打造了社区治理的开放场景,增强了社会治理的多元合法性,提升了社区治理能力,这一逻辑解释了公共价值的生成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公共空间和公共价值融合发展的治理框架。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区域一体化,地方政府运用了行政区划调整、双层政府、区域政府联盟、特区政府以及行政协议等多种治理工具,并在实践中更多地将行政协议作为首选。但是区域行政协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缺少规范、运行机制不健全和主体契约精神欠缺等问题,因此,构建完善的区域行政协议运行框架宜从以下方面入手:确保公共服务合作供给;规范区域行政协议文本;设计权威性区域联盟组织与形成区域行政协议运行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7.
物业管理30年,从物业管理到物业服务,经历了太多!从物业服务到物业经营,转变得太快!行业按照自身发展的规律迎合着社会的变迁,过多地“被管理”和“被服务”着,社区逐渐成为社会情绪沉淀的集中地,类似一个高效的“出气筒”,通过透支着服务人员的健康心态和青春年华来消除和化解。蓦然间,这一代物业人健康不再了,青春逝去了,他们感觉到累了!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作为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城乡过渡聚落形态,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和社会经济体制变革的产物,浓缩着城市政府与集体经济组织、社区组织与发展商以及外来人口等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竞争、合作和冲突等种种博弈状态和过程。从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出发,以城中村这一特殊类型的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为切入点,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城中村空间生产的经济基础、属性特征、类型、过程、模式和治理机制等。结论是:城中村空间的生产是制度变迁和社会行动者互动博弈的产物,城中村空间的治理必须以产权为突破口,建立合理的社会经济治理体系;以规划为龙头,加强城中村土地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以利益平衡为切入点,促进城中村社区转型和社会融合;以强化土地集约利用为引线,推动城乡空间整合。  相似文献   

19.
社区是城镇的基本单元,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关乎群众的生活水平,更关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推进。社区党建在城市发展和社区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面临着组织架构有待健全、理论建设有待加强、党建动力有待激活三个方面的发展困境。为此,应以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建思想引领、优化党建设施为着力点,破解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社区党建的困局。文章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和社区党建的内在联系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党建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总结了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强社区党建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彩琴 《西部财会》2005,(11):31-32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不规范。会计法规、制度建设不完善,外部监督系统不健全等。其治理对策应从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会计规范和制度、加强外部监督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