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大萧条"以来的百年金融史看今天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次"大危机"也是原有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平衡被打破的产物,它既意味着旧的平衡格局难以为继,也预示着新的平衡格局会不断形成。  相似文献   

2.
巴曙松 《西部论丛》2009,(12):48-50
引言:新的平衡格局是否正在形成 从“大萧条”以来的80年金融史看今天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次“大危机”也是原有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平衡被打破的产物。因此,危机本身具有两面性,它既意味着旧的平衡格局难以为继,也预示着新的平衡格局会不断形成,而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反复与动荡则说明了市场正在试图寻找新的平衡点。对于美围等西方发达国家而言,  相似文献   

3.
世纪金融危机正渐行渐远,美国与新兴市场引领全球股市强劲反弹,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回升,主权债务风险凸显,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预期上升,美元等货币危机概率增大。国际金融已开始步入一个"大动荡不多"但"中小动荡不少"的"后金融海啸时代"。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格局演变是历史的必然。当前,中国等新兴大国在面临巨大金融挑战的同时,也赢得重大金融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4.
2008年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美元主导的全球化,也是全球经济金融结构严重失衡的全球化。本轮次贷危机的全面恶化升级,凸显出以美元为核心机制的“金融资本主义模式”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大制度性缺陷。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经济进入金融资本主义时代,这是理解当今伞球经济金融的核心问题,也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时代大背景。  相似文献   

5.
张铭 《沪港经济》2008,(12):52-53
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格局和金融秩序的调整,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契机。反思本次金融危机,我们切不可将其简单地归咎于金融创新,关起门来故步自封。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创新机制应当认真反思、加强监管、适当地“踩刹车”;而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应当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适当地“踩油门”,以此为契机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全球经济、金融格局调整中争取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世界经济产业格局也在金融危机后重新寻找新的平衡点。中国企业在更多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同时,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经济和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7.
世纪金融危机正渐行渐远,美国与新兴市场引领全球股市强劲反弹,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回升,主权债务风险凸显,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预期上升,美元等货币危机概率增大。国际金融已开始步入一个"大动荡不多"但"中小动荡不少"的"后金融海啸时代"。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格局演变是历史的必然。当前,中国等新兴大国在面临巨大金融挑战的同时,也赢得重大金融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研究“危机后的世界经济金融格局”的五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及由此带来的经济衰退已成为一幕幕现实,作者认为现在需要前瞻性地研究危机后的世界基本格局。请看本文提出的后危机时代的五个研究问题:世界如何走出这场金融危机;去全球化和全球贸易、经济、金融新格局;谁会引领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增长;危机后的世界金融格局和寻找过渡全球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旦金融创新的发展超过对金融创新的需要,以致引起对该创新工具的信任危机时,金融危机便会发生。国际贸易收支不平衡是以实体经济为主导经济发展的国家与以虚拟经济为主导经济发展的国家之间的不平衡。调整这种不平衡非常困难,可能做到的是一定时期这种不平衡程度的缓解。应对金融危机,中国要冷静观察,适度调整,把握方向,维护自身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贸》2011,(21):5-5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世界经济产业格局也在金融危机后重新寻找新的平衡点。中国企业在更多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同时。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经济和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1.
高星华 《黑河学刊》2010,(10):38-38
全球的金融危机是由于全球市场的不平衡和市场规则的"劣币效应"引起的。目前的全球经济格局既是市场博弈的平衡也是利益攸关的经济结构共生。如果将全球经济环境视为一个生态圈的话,毫无疑问,任何一链的缺失,都会对整个生态平衡造成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国金融业的发展过程就是在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危机)和效率(追求利润最大化,提高盈利水平)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金融业经营体制、监管体制的选择和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均要参考这个平衡.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当局力图建立稳定与效率相平衡的经营与监管体制.中国金融当局也在此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本文通过对国有银行问题和潜在风险的分析,根据国际金融业发展趋势,探讨金融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迅速席卷了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并逐渐向拉美、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蔓延,使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全球软件产业及信息技术外包市场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中国软件业也经历了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等多重考验。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金融危机正在使全球软件产业的格局进行重新调整,在世界经济逐步摆脱萧条和衰退的“后危机时代”,中国软件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内软件企业的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为中国迈入国际软件大国行列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企业收购外资企业的同时,外资也以并购方式进一步强化在中国的产业布局。相对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外资并购及其引发的"斩首行动"、"产业安全"等争议,金融危机以来发生于不断变革的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全球并购,  相似文献   

15.
金融自由化在改善金融制度,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金融秩序动荡,进而引发金融危机。文章分析了金融自由化与美国金融危机的相互关系,阐述了金融自由化对我国金融稳定造成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保障金融稳定的若干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当前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使原世界金融格局中的霸主美国的金融体系受到沉重打击。中国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条件转变角色,采取相应的措施,强化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在保障自己的金融安全条件下,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双循环”与“新南南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结构的固有矛盾是经济与金融危机频发的根源。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世界经济格局正从传统的"中心一外围结构"走向"双循环结构",即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循环和以中国等新兴大国为中心的新循环并存的结构。双循环结构的形成有利于世界经济平衡与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中国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为推进双循环结构的形成,应大力开展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新南南合作",通过贸易、投资、金融、产业、区域一体化等合作形式,促进新经济循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的资本项目开放与金融脆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资本项目后,由于制度环境的缺陷以及制度质量提高的渐进性,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容易惠上过度借贷综合症,宏观经济也易出现过度波动,导致了金融脆弱性的增加、甚至金融危机的发生。鉴于资本项目开放后金融脆弱性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在开放资本项目时必须保持资本项目开放度与本国制度质量提高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杨玉花 《亚太经济》1999,(1):9-10,25
近年来,东南亚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十分迅速,也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随着各国经济逐渐步入转型期,一些国家金融改革与经济转型不相适应,金融自由化进程过快,金融改革政策失误,终于酿成严重的金融危机。一、金融自由化过快:金融危机的重要成因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分析后金融危机世界金融格局变化入手,重点分析了欧元区、拉美美元区、非洲法郎区、海湾阿拉伯国家地区货币的未来发展。本文认为:金融危机之后的国际货币竞争格局将进入"多元化时代";若干个国家或经济体在货币领域的深度合作,有利于抵御各种外部冲击,维护区域稳定;深化区域合作的关键是加强汇率层面的合作,而政府间的合作与协调是推进区域货币合作向纵深发展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