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二○○二年二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是对1999年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的修订。修订后的评价指标体系与修订前相比有三大变化。这三大变化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而做出的有益改进,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反映了丰富深刻的内涵。一、评价内容、基本指标权数变化:突出发展能力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内容、基本指标在修订前后均未发生变动,所不同的是,四部分评价内容与8个基本指标的权数发生了此增彼减的变化。表1修订前后的评价内容、基本指标及… 相似文献
4.
5.
6.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存在四大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部 2 0 0 2年 2月发布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 (修订版 )》 ,明确了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 ,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 ,是一套多层次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但笔者认为 ,该指标体系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企业长期发展能力的理解过于狭窄 ,缺少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指标修订后的指标体系和原指标体系相比 ,企业发展能力状况方面的指标权重由 1 8上升到 2 4 ,修正指标由原来的四个改为现行的三个 ,即“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 ,“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 ,“技术投入比率”。总的…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价值基础的管理层业绩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价值管理趋势,对现代业绩评价体系的变革进行探讨。在分析了传统业绩评价体系和最近的平衡记分卡等方法之后,本文试图提出一套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价值基础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按照市盈率模型从每股收益和市盈率两个基本指标出发,依据价值创造链的分析,寻找出相应的辅助指标,从而构建了一个以股东价值为基础和核心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13.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合约的组合,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所有权合约,提高企业所有权安排效率的出路是资本所有者拥有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产生了“股东至上”理论,公司治理采用“股东至上模式”,与此相适应产生了相关的业绩评价体系。但是这种治理模式和业绩评价体系都存在着缺陷,为适应现代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笔者认为,应该采用“共同治理模式”代替“股东至上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业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如何科学地设置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建立合理的业绩评价与考核系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结合我国情况,借鉴了国外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就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及各自的改进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谷洪才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5,19(3):30-33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是企业并购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步骤,而目前的绩效评价研究一般集中在企业和经营管理层面,很少涉及并购绩效评价的系统论述。基于此,本文首先界定了并购绩效评价的概念,指出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内容及层次性特征,然后设计了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程序并着重论述了其评价过程。在并购盛行的全球环境下,希望本文对我国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6.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体企业管理中相对薄弱和亟待加强的环节。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对策是建立一个科学、适用而又较为现代的财务管理控制系统。因此,本文主要对构建财务控制系统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系统主线等设计思路和系统框架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政府绩效评估是政府进行管理的有效手段,政府绩效评估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公民参与。本文从提高政府绩效评估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及保障公民权实现三个方面对政府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的价值取向及重要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现行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局限性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业绩评价是经济体系中的核心问题,正确地进行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无论对于企业的所有者还是经营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现代经济、技术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目的、主体和客体。同时,分析了当代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主要方法,即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记分卡。最后指出在当前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应以战略为切入点,以责任中心为基础来完善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