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现状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晓玲 《经济论坛》2009,(22):64-67
重庆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典型地区之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供给现象明显。本文从重庆城乡公共基础教育差异、公共基础设施差异、社会保障差异和公共卫生资源差异入手,从二元制度、财政体制、基层政府职能以及公共服务体制方面分析了重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我国省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及其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现阶段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区域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在回顾和总结现有关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包含基础教育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生态环境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等六个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了2011年我国各省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并对其呈现出的区域格局及区域差异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体偏低,多数省区处于中低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分布格局上有所差异,但并不显著;我国省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外溢效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缩小城乡差别 应首先缩小供给公共产品的差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渊 《经济师》2006,(4):60-61
城乡差别是我国目前社会差别中的基本差别,控制并进而缩小这一差别,必须打破长期以来公共资源配置上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首先缩小供给城乡居民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上的差别,让广大农民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方面享有城市居民同等的消费权。这既是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需要,也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公平角度,利用泰尔指数分析我国2003~2011年31个省(市、区)城乡公共产品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供给的不均等化程度,从而给出农村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优先序.实证研究表明:城乡之间公共服务不均等化程度最高的是医疗卫生,其次是社会保障,最后是基础教育,因此在优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上需要优先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其次是社会保障事业,再次是农村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5.
董晔璐 《经济论坛》2014,(4):169-173
本文通过构建涵盖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设施、科学技术和环境保护6个方面15个指标的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省际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西方发达国家在义务教育、公共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都优于我们国家,我们在借鉴发达国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全民医保"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中国的医疗改革应立足于构建面向全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险体系。针对中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武汉市东西湖区与苏州市太仓市在"十一五"期间的民生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总结出武汉市社会保障、教育、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民生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武汉市"十二五"期间民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顺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服务、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作为一级指标,配合采用16个二级指标构建了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泰尔指数对我国2000-2012年各省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项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现象严重,而且不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等化现状及趋势存在显著差异,省际间经济发展与财政能力的差异以及政府决策者的执政理念与行政作为成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0.
吕静 《经济师》2010,(7):9-11
文章首先提出金融危机下社会保障政策选择的依据,并从社会保障总体水平、社会保障的个人福利效应、城乡弱势群体规模扩大,且城乡社会保障严重不均衡、金融危机下就业压力增大,劳动力市场价格下降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我国社会保障及社会环境一些基本情况。最后提出金融危机下我国社会保障政策选择建议:拓宽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公平性;适度提高社会保障待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发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弱势群体的保障权益;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公共卫生支出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是近两年的事情。特别是2003年爆发的"非典"暴露了中国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支出领域存在严重"缺位"。2009年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简称新医改)中明确规定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政府实现了在公共医  相似文献   

12.
《商周刊》2012,(22):14-16
医疗保障制度是涉及人群最广、运行机制最复杂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因此,以它为核心的医疗改革,至今仍然是很多国家面临的"世界级难题"。10午时间,我国国民健康水平不断改善,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高,这是一张令人振奋的"民生答卷",也是老百姓得到的最大实惠之一。这10年,中国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把健康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统筹谋划,确立了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严晓萍 《经济论坛》2020,(7):107-114
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通过对京津冀区域"十三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河北省在义务教育投入、公共卫生人才数量,就业创业状况,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与京津差距大。文章针对弥补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增强地域性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促进京津冀协同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在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而导致这一巨大差距的深层原因包括国家城乡梯度发展战略、重发展轻服务战略、市管县体制以及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不合理配置。因此,应通过确定城乡统一的发展战略、推行公共服务的执政理念、理顺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配置等途径,逐步实现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日渐增多,不仅加剧了当前的就业形势,而且暴露出大学生社会保障的缺位.立足我国大学生当前在医疗、基本生活及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现状,通过分析构建大学生社会保障对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减少人力资本浪费及完善就业信息平台的重要性,从医疗保障、失业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及筹资渠道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投入明显偏向城市的政策使城乡基本公共福利存在着巨大差距。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农村公共福利供给有所改善,但城乡在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基础公共设施和就业服务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在我国公共福利分配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的前提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财力大小的不同等因素是导致我国城乡公共福利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高鑫 《经济论坛》2014,(6):159-161
提高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需要。近年来,民族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虽有一定发展,但基础教育落后,公共文化服务缺乏,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农村低保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还很突出,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与发达地区比较差距明显。建议中央财政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为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财力支持;继续实行对民族地区的优惠扶持政策,帮助民族地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完善对口支援政策,创新发展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为提升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国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日渐成为国外学者进行系统研究的重点领域。通过对国外文献的梳理发现,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特征与供给对策;农村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效率评估;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模式;农村医疗与公共卫生供给的针对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当前,福建省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逐步健全.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等社会保障都有相应制度安排;城镇居民各项社会保障达到全覆盖,农村居民不同程度地享有养老、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相适应,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截至2006年底,全省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55.27万人、370.05万人、293.07万人.2006年全年共有20万城镇居民和76.29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