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碳时代下的我国城市化发展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是影响人类进程的重大举措,但是接踵而至的环境、资源问题让我们对传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提出质疑,同时期盼低碳时代的到来能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改变提供新的契机。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当前的资源环境形势入手,分析了在低碳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性,并提出了坚持低碳路线为我国城市化建设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性战略任务,我国的资源环境保障程度又直接影响着城市化的速度与质量.本文首先对城市化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化路径选择.包括推进集约型城市化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推进和谐城市化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反思与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城市化过程中政府与市场作用关系问题、空间组织问题、城乡关系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对以往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及其问题进行了评述。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下,应尽快实现城市化的推进模式由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方式转变,城市化的空间组织模式由小城镇为重点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转变,城市化的城乡关系模式由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转变,城市化的建设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中的热岛效应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时期,环境危机日益突出。城市热岛效应作为地区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使传统城市发展模式走向了困境。解决环境问题和城市化之间矛盾的途径,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给出了城市化及应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提升我国块状经济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恩平 《经济问题》2002,(11):24-26
分析了我国块状经济形成的特点和目前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我国西南山区、西北地区,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性地域,不易套用沿海地区的块状经济发展模式,应顾及环境、资源和城市化发展,通过人口、地理、交通、资源等全方位评价,完善本地的块状经济。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1980年代初所推行的小城镇化战略只是改革开放初期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模式也应适时转变成以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模式。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来看,大城市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服务业基础,更集约和节约土地资源,更易于控制和减少污染;优先发展大城市和城市群,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政策的必然选择。根据对2012~2050年城市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定量测算,我们发现,与小城镇化模式相比,以大城市和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模式,更有利于节约建设用地,更有利于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7.
土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土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分别从理论与实证分析的视角探讨了土地资源与我国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理论认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中期存在的急剧增长的城市土地需求引致以占用耕地为主的城市土地供给增加,进而带来与农业用地及耕地保护间的矛盾,化解该矛盾依赖于优化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结构、改变城市化发展方式以及协调土地资源利用;我国不应盲目追求高城市化率,应注重城乡的协调发展,应走"内涵型"城市化拓展道路,坚持"集约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使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保护及维护生态多样性等相适应。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平三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主要源于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研究发现我国的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化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存在"集约效应"和"滞后效应",且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发展之间并非总呈现正相关,一定时期内会存在着"U"型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呈现加快的趋势,但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产生了高昂的生态成本.针对目前中国城市的发展现状,本文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了包含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安市为案例,系统测度了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结果表明,西安市呈弱可持续发展状态,尤其是人口、环境和资源体系问题严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估将为政府监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这对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化建设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正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资源保护、引进现代科技与延续历史文化等诸多矛盾。当前应理清城市化发展思路,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战略。旨在通过对遵循经济规律自下而上的城市化的探究,以证明这一城市化模式发展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30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年均提升0.93个百分点,现已稳步迈人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发展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快2.14%,但城市化水平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8.40%,花了近半个世纪进入城市化加速成长的中期阶段,约25年后进入城市化发展的成熟期.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数度调整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城镇化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合理、空间竞争有序、市场运行高效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的合理化使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阵地,主宰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城市化研究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相关研究机构与人才不断涌现.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在新一轮发展中得以解决,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未来和美好前景.未来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将立足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为核心内容,形成由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及城乡协调发展的健康城市化格局,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市化健康发展新格局,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健康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陈永国 《技术经济》2005,24(1):16-18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是政府主导性的模式,改革开放以后,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我国实行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其中最主要的是以市场化来推动资源的配置,但由于城市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主导地位(如我国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把城镇化战略提升为与科教兴国、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作为城市化水平较落后的省份,面对全球性的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的压力,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选择“成本内化”的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科技创新,建立低能耗多元化健康型消费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有效抑制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耗竭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实现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为了避免传统城市化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在尽可能收集整理已有国内外研究文献基础上,综合评述中国快速城市化问题、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性研究内容及方法等,探讨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趋势,以期为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理性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深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齐昕 《经济与管理》2012,(10):49-54
“包容性城市化”作为我国低碳型城市化的精明发展路径与至高政策导向,通过整合社会、经济、环境资源,赋予各城市化主体共享发展成果与机会的权利,调节并突破城市发展及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非均衡、非包容性瓶颈,为实现高水平、深层次、可持续的社会型城市化提供高瞻远瞩的战略指导.金融发展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动力因素,我国的非均衡金融加剧城市化矛盾,严重阻滞了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亟待调节金融非均衡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5.
张立 《经济纵横》2012,(7):18-2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与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势在必行。本文在研究日本和美国在地下空间建设中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地下空间发展存在的地域差异明显、模式单一、缺乏科学规划、资源利用率低、法规不配套、体制不健全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并就未来如何构建我国地下空间发展战略、建立地下空间发展体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发展受到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等因素的约束,这已经是一个普遍共识。但在外商直接投资(FDI)影响下,究竟FDI是拓宽了城市化约束的边界,减少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等对城市化的束缚,还是导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的进一步恶化,致使城市化受阻,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并用现实发展来证明的。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资源与环境综合指数,并构造了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FDI影响下中国城市化与资源与环境综合指数之间呈倒U型关系;FDI的流入也加剧了资源与环境的恶化程度,但是作用效果较小;FDI与城市化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为反方向的,因此削弱了城市化与FDI各自独立的对资源与环境综合指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城市规模、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爱梅  杨德才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1):106-113,128
目前,部分城市的房价等资源要素价格高涨,高成本城市化已启动,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规模与资源配置的"极化"与"分散化"并存的非平衡增长城市化模式,认为非平衡增长的城市化模式造成了房价等资源要素的高涨和经济的非平衡发展,并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利用全国287个地级市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城市规模、资源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东中西部不同地域和不同人口规模城市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类检验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上,中部和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地区。4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城市,其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显著降低。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城市化模式问题上,中西部地区还可以继续进行"集中导向"的城市化模式,而东部地区的城市化到了进行"分散与集中"并存模式的转型时期。在城市规模上,未来城市化可以有重点地扩大部分中小城市的规模,再造大城市,适当控制目前超大城市的规模。在资源配置上,引导、鼓励高校教育、重点项目等资源有重点地向中小城市流入,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化模式从非平衡增长到平衡增长。  相似文献   

18.
郭玉川 《大陆桥视野》2012,(12):127-128
教育部1999年颁布实施的新专业目录中设立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简称“资环专业”),分属地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目前国内已有77所高等院校为适应社会需求开设资环专业,并根据自己原有的专业基础和社会需求方向构建了各具特色的资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各种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对资源与环境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新疆大学资环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两个方面探讨当前高校资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在城镇化驱动和投资带动下,我国原材料工业快速发展,但同时也给能源、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十二五时期是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一方面,受城市化带动,对  相似文献   

20.
主要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结合往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和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变化特点以及在城市化发展阶段过程中的主要人口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当前城市化中人口变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城市化带来人口过度向东南部大城市集中,造成城市资源超载和环境问题加剧;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导致西部人口较少,影响国家安全与稳定;家庭规模小型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给我国养老事业带来严峻挑战;城市化发展同时加剧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社会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