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发展状况、战略优势进行分析,以确定该区域的战略定位,进一步讨论了其核心城市职能分工和产业地域分工,指出了北海、钦州、防城港的发展布局.同时,根据以上研究,探讨了该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覃柳琴 《企业天地》2003,(11):31-32
南贵昆经济区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三大重点区域之一,加快南贵昆经济区的形成,有利于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区域内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为此,需要推行开放式,走效益优先,优势互补,各展所长的发展路子,南贵昆经济区各省区要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消除地区封锁和贸易壁垒,实现资源与要素共享,最终形成竞争、有序、统一、开放的区域性大市场,进而通向新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与分工。南贵昆经济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三大重点区域之一。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区域创新。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一环,区域创新逐渐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级经济区,其建设必须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区域创新的机制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发挥自身特色,以创新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要求入手,采用聚类方法对经济区进行战略分区研究,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区域分级总体情况及具体分类,在区域联动基础上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切实推动经济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贺卫华 《企业活力》2013,(6):96-102
在我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导致该区域人口长期外流,中原经济区也因此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口净流出地之一。2011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后,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也逐渐凸显。如何协调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大要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共生理论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竞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协作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区域旅游竞合发展也成为了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借鉴共生理论的思维、方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竞合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海峡西岸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港口物流区位优势、构成等要素;重点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战略与对策,提出了建立区域港口物流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自2008年被国务院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来,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不断开放开发建设中,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对地方政府不良竞争的治理,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布局合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向更高台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东南置业》2008,(6):84-93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并行发展。带来全球大都市圈之间分工和交流,合作和竞争的日益强化,大都市圈拥有足够的产业集聚和经济规模参与全球性的城市间竞争。21世纪,构建城市网络几乎成了大部分大中型城市不可避免的战略。城市带,城市圈,城市群等城市地域集群景观不断涌现。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即将崛起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之后的另一重要经济区的大时代,厦门经济特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龙头,必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我国必须加快对海洋经济的开发和利用。山东省作为环渤海经济的一翼,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本文主要讨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计划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并根据山东省的地理条件对半岛蓝色经济区进行了初步规划,运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增长极理论,旨在利用这一发展契机,将山东省打造为我国海洋经济中的增长极,同时,将青岛市发展为山东省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1.
一般城市融入都市经济圈一体化进程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同丹 《城市问题》2007,(11):15-19
就都市经济圈内一般城市融入一体化进程的基本方向和主要路径进行分析,指出其具体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培育统一要素市场,对接产业分工与协作,融入都市圈快速交通圈,打造通用信息平台,遵循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实施城镇体系发展分区规划,交流与共享人才资源,创新政府公共协调制度等方面.一般城市通过上述方式汇入都市圈一体化进程,以此实现整个都市圈,进而实现城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案例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获取开发区城市管理研究的相关资料,从转型期开发区城市管理问题的现状与特征、产生原因、涉及范围、解决对策等层面展开分析。认为,当开发区城市管理的需求层面即人口规模和增速、产业多样性、区域分工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已经出现城市新区或新兴城市的特征时,原有的城市管理供给层面即城市管理模式必将受到来自经济、社会方面的矛盾冲击,以致产生相应层面的城市管理问题。开发区的转型亟待城市管理的适应性转型,具体可以从城市管理的目标、过程、手段、对象等方面实现。  相似文献   

13.
徐冬芳 《价值工程》2010,29(2):138-139
基于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角度构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考察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经研究表明,江苏省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与苏北、苏中、苏南的划分格局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从国内有关就业统计数据获取的现实出发,在考虑西方"就业中心"与我国国情差异的基础上,尝试提出"首位就业区"的概念。同时,选取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六个中心城市的"区"级行政辖区作为遴选对象,通过运用相关的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其首位就业区的空间区位、集聚规模、就业类型、从业结构等方面的特征进行比较认识。最后以此为基础,结合长三角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前景,提出未来城市首位就业区及就业多中心格局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先天条件的限制,相对于其快速发展的经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环境客量相当有限.各城市经济快速扩张,资源利用粗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相互作用和叠加,形成了影响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扭转这种状况,改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必须从建立合作管治体制、统一规划和建设、联...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趋势,全球城市选择高度专业化的生产者服务人微言轻其指挥、控制世界经济的产业基础.中国正在快速进行的城市化就特别注意城市化过程中的产业基础问题,因为其关系着城市化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城市产业的选择应根据国际产业分工的新规律来加以抉择,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区域,城市经济的发展应根据各地的优势备件,以产业链分工为基础构建新型产业分工体系,这会提高长三角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该区域城市经济快速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西部内陆腹地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回旋余地,结合城市群正成为区域发展重要空间载体的趋势,关注重塑其产业链空间布局和供应链组织网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以下简称"双链")稳定性与竞争力,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基于"双链"视角,探讨区域协同发展与"双链"稳定性提升的内在逻辑,分析以成德...  相似文献   

18.
城镇密集区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密集区均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在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当今,其又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节点区域.城镇密集区的等级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地位,而决定城镇密集区等级的要素很多,但最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职能结构变化的动态特征及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县数据,首先应用"沃德误差聚类法"(Ward's Method)对2000年中国649个县级以上城市进行了职能分类.通过将分类结果与基于四普资料的分类结果比较,分析得出了1990年-2000年中国城市职能结构变化的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和变化机制,并预测了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以求对新世纪中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住区规划应对策略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针对当前我国大城市开始出现的不同收入阶层居住空间分异的趋势 ,从理论上分析了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产生的机制 ,并对这一现象引发的社会效果进行了分析 ,从城市住区规划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