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重视研究现实问题就得研究利益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研究现实利益问题.社会关系的实质是人的利益关系,构建社会和谐的关键是实现利益的和谐.研究利益问题,协调利益矛盾,解决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和谐,是我们研究解决社会问题以最终达到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2007年上海浦东新区政府正式发布《企业社会责任导则》和《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三年行动纲要》,这两份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浦东新区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完整的政府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职责的体系。文件中制定了60项指标,覆盖了劳动保护、环境责任、诚信责任以及政府关系和社会关系等社会和谐的各个方面,从法律和道义两个层面上详细列示了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钟元邦 《老区建设》2011,(18):41-4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好三个基本层面的和谐问题,一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二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际道德、社会道德、环境道德可以从精神道德领域为这三个层面的和谐关系提供强有力的道义支持和精神保障,从而有助于解决好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问题。在此三个层面上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泽林 《发展》2011,(4):1-1
社会管理是党和政府及其经过授权的社会组织为保证社会系统的协调、稳定、正常、健康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和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控制的整体活动和全部过程。其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辽宁,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即社会系统内部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正按照中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号召和理解,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社会矛盾不断解决,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的过程。和谐与矛盾两者之间是相互斗争而又相互促进并最终达到统一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谐社会的构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思路.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党处理社会矛盾的传统思维。解决社会矛盾,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重心。探讨和谐社会同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加深对这一宏伟目标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8.
云立新 《发展》2012,(3):109-110
社会管理既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当前中国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探究如何着眼源头治理,从社会信任培育、社会核心价值认同、规则意识培养等社会基础要素的维护入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柯有群 《发展》2014,(1):65-66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是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和水平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合作市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新方法、新经验,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  相似文献   

10.
王宁霞  赵德金 《发展》2012,(8):74-76
侦监工作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检察机关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既体现在现有的制度和做法上,更体现在侦查监督工作的三大职能中。从实践中探索侦监工作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法措施,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关系的修复与社会和谐,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1.
经济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经济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保障、积蓄、平和、推动、支持、润滑、调节、引导等不同的作用。同样,社会和谐可以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地、科学地、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弱势群体由弱渐强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社会分层凸显弱势群体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可能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正视社会转型期的弱势群体问题,化解这一问题累积性爆发可能产生的社会风险,健全弱势群体由弱渐强的社会支持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对于社会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定团结、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对于维护社会和平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拟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简要探究其对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正面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邓泽宏  何应龙 《改革与战略》2009,25(12):204-207
文章从企业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企业与自然环境关系协调、企业与社会关系协调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实证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县域社会和谐之间的关联关系,验证了理论假设,结果表明县域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产生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佘丽丽  林鸿熙 《科技和产业》2010,10(7):54-57,9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企业劳工问题与企业社会责任也日益突出,并被国际社会所关注。在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找出产生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和谐社会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对策,以使我国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赢,实现社会与企业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6.
多民族地区应认识和把握民族文化宽容的规律,发挥文化宽容对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坚持在"和而不同"中构建民族文化的核心凝聚力;在"求同存异"中张扬民族文化的个性魅力;在"多样性"中坚持民族文化核心价值影响力;在"传统性"中彰显民族文化软实力,巩固多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观意义上的伟大变革。在推进和谐社会发展中,要着力于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三个基本维度。这就需要从思维方式上变革“实体化社会观”,因其实质是传统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它将社会视为在人之上的抽象存在。应倡导形成和贯彻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即“关系性社会观”,把社会理解成多重关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18.
薛为昶 《乡镇经济》2009,25(11):115-118
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尚不完善,还存在着效率低下、管理僵化等问题。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使农村社会保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谭晓辉 《改革与战略》2010,26(8):165-167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和人口转型的特殊阶段,建立普惠型社会保障制度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对西方社会保障发达国家普惠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分析,指出普惠型社会保障不仅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引作用,还能有效地促进和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文章认为,我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国家,应当建立起普惠型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老百姓的各种生活后顾之忧,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经济才能持续发展,文明才会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20.
李荣华 《特区经济》2012,(8):282-285
非政府组织是完善社会管理重要力量,具有沟通协调、拾遗补缺、促进社会和谐等独特功能。目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存在公众认知度低、法律不完善、行政化倾向、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其在社会管理中的有效参与。因此,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强化社会监督等途径,为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