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伟 《中国外汇》2013,(12):14-14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可能在今年9月拉开序幕,延续时间可能长达4~5年,谨慎而温和。5月22日,伯南克关于量宽退出的讲话引起了投资者不同的解读,并随后导致日本股市的剧烈振荡。此后至今,美日股市均陷入调整。美联储为什么、何时和以何种方式退出量宽?其影响如何?  相似文献   

2.
美联储"信贷宽松"政策的退出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趋向稳定,危机救援政策的"退出战略"逐渐走向前台,其中最重要的,受到关注最多的无疑是美国"信贷宽松"政策的退出问题.本文就美国"信贷宽松"的本质、退出渠道和时机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美国经济出现企稳回暖的趋势后,美联储此前为救市而投入的巨额流动性就成了随时可能引爆通货膨胀的"定时炸掸".如何选择退出的时机、路径和工具才能在确保经济持续复苏的同时稳步退出经济刺激政策,是美联储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研究认为,美联储启动退出经济刺激计划的时机应在2009年底和2010年初;在退出路径的选择上将是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与回收金融领域的特别流动性并举;在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政策工具选择上,美联储将主要采用向金融机构支付较高的超额准备金利率和通过反向回购协议来回收金融体系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4.
王宇 《河北金融》2020,(5):4-5,19
2020年3月,在疫情蔓延和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的冲击下,美联储连续两次大幅降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150个基点至0~0.25%,再次回到零利率时代。这是美联储有史以来最大力度的单次降息行动,无疑将会对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值得关注的一是美联储连续大幅降息的背景;二是对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三是国际经济学界的相关争论;四是美国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5.
日本银行中止零利率政策的背景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力平 《中国金融》2000,(10):58-59,61
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 8月11日的例行会议上通过决议 ,解除了 1999年 2月以来实行的零利率政策。日本银行在随后发布的公报中解释说 :一年多以前出台的零利率政策仅仅是为了减缓当时严重的通货紧缩压力 ,现在通货紧缩的担忧已在日本消退 ,经济正在稳步走向复苏 ,因此实行零利率政策再无必要。日本银行还表示今后将继续实行“恰当而具有灵活性的货币政策以支持与物价稳定相适应的经济复苏”。一、中止零利率政策的背景  日本经济在 90年代初经历了严重衰退 ,股市和地产泡沫相继破灭 ,此后经济长期不景气。 1996年日本经济出现了强有力…  相似文献   

6.
甘峰 《国际金融》2001,(2):27-31
日本金融行政独立性的确立过程大约经过了56年。建立良好、健康的金融行政体制,关键是建立独立于政府的中央银行制度框架,即不受政治左右,不受政府短期利益的诱惑,从而独立自主地实施金融政策。然而,日本的金融行政体制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推行改革的欧美金融体制相比,大约滞后20年。90年代末,随着日本新银行法的制定和实施,金融行政的独立性才得以基本确立。日本中央银行(日本银行)中止零利率政策,是金融行政独立性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7.
2008年9月15日,金融界百年老店雷曼兄弟公司宣告破产清算,引发全球市场的恐慌.曾经有着"点石成金"般魅力的华尔街,顿时风声鹤唳.为应对"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美联储、口本央行、英格兰银行、欧洲央行和中国人民银行等,相继实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稳定金融市场并配合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以防绛济陷入长期衰退.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为应对危机,美联储创新了一系列政策工具,实施了高度宽松的刺激性货币政策。随着美国金融市场趋于稳定,经济逐渐走出衰退,羡联储已开始酝酿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战略。本文在阐述关联储采取的各项刺激性政策的基础上,对刺激政策的退出展开分析,以此为中国的刺激政策退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27日,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召开了新一轮会议.会议宣布将联邦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的水平上,同时继续实施到2011年6月底之前购入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的政策。那么,随着经济形势的转变,美联储将如何退出其史无前例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呢?2010年,美国年均GDP增速由2009  相似文献   

10.
《证券导刊》2013,(21):16-20
在财政政策总体趋紧、欧元区债务问题时不时增加全球金融系统压力的情况下,我们认为美联储退出资产购买计划的决定一定相对谨慎,资产购买计划将在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增长、从而促进就业市场复苏后退出的可能性较高。而且。美联储考虑加息的时点预计还将在其结束资产购买计划后才会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全球经济危机袭来,美联储、英格兰银行等各大央行纷纷采取了购买长期国债的非常规手段,即所谓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政策乃迫不得己而为之,但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和构成潜在风险,做好量化宽松的退出准备,对于政策生效和控制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在分析量化宽松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探讨了退出策略的重要性,并对美联储量化宽松的退出策略进行了分析,表明其需要进一步完善量化宽松的退出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货币市场》2010,(1):72-72
12月28日,美联储表示.将推出向银行出售附息定期存款的提案。根据这项提案.美联储将向银行推出一种支付利息的”定期存款”.吸引银行把资金存入美联储.而不是使之回流到经济当中。此举可回收银行系统中的过量货币.被外界认为是美联储构建”退出策略”基础架构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袁天昂 《时代金融》2013,(17):19-22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实行了四轮超宽松的货币政策(QE1~QE4)。在刺激其经济复苏的同时也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来加强中国经济稳定,以减轻其有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退出时机、操作目标、退出模式等因素及其影响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美元作为主要世界货币,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其他国家的溢出效应十分明显。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对提高我国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防止跨境资本大进大出、汇率大起大落,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等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分析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包括跨境资本流动、全球原油价格、我国货币政策、汇率、物价水平在内变量的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关系,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以及宏观审慎管理提供实证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美联储利率政策对我国跨境资本冲击具有一个持续的冲击效应,应当防范来自外部溢出效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17.
王虎  姜超 《证券导刊》2010,(12):15-15
从联储逐渐终止治理危机的一些非常规方案的行为来看,联储实质上已经悄然开始了退出之路,而通过调高贴现率来吸收商业银行过剩流动性的行为已经引导市场短期利率开始上行。  相似文献   

18.
《证券导刊》2012,(13):88-88
上周四美国股市大幅收高,至此大盘两连阳;投资者们为全球央行可能继续推出刺激措施的想法感到高兴,也欢迎欧洲国债收益率下降以及中国经济软着陆。  相似文献   

19.
虽然美联储退出量宽的方向难以逆转,但退出的节奏可能有变化,变快或变慢都有可能。回顾2013年,美联储宣布退出QE的故事可谓一波三折,这也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之源:2013年6月,伯南克宣布将从下半年某个时点起削减购入资产规模,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2013年9月,当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会宣布退出方案时,美联储却按兵不动,市场一片哗然;2013年12月,美联储再次打破市  相似文献   

20.
2010年2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再贴现利率从0.5%上调25个基点至0.75%。尽管此举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作为退出策略的步骤之一,它标志着美联储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正陆续退出,货币政策逐步走向正常化。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