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现状;利用改进的Agarwal模型研究了近10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认为我国外汇储备远远超出适度规模,且超额部分增长趋势加快;针对如何改善现有外汇储备状况和保持适度规模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小辉 《现代商业》2012,(14):200-201
近年来,关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是否适度的争论广受关注。本文分析了中国外汇储备的供给状况和需求状况。结果发现,尽管在2006年后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超出了需求量,但超出幅度仍然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未来可以从促进对外贸易收支平衡和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制度来调整外汇储备的规模。  相似文献   

3.
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使我国外汇储备的投资运营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在本轮危机中遭到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但是机遇往往和危机相生相伴,本次金融海啸对我国外汇储备管理而言也是一次转型良机。因此,如何在新的经济环境中解决新问题,抓住新机遇,探寻新的外汇储备管理思路,就成为了我们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刘蕾 《北方经贸》2010,(5):92-9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于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在两年内蔓延至全球市场,引发了一场剧烈的金融海啸。在全球经济由衰退到低迷的同时,我国两万亿的巨额外汇储备管理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国要进行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适当增加黄金储备量,提高非金融资产的投资额度。  相似文献   

5.
1994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到2006年,已经位列全球第一。我国相对充裕的外汇储备,增强了国际清偿能力,提高了国际信任度,加大了资本流动数量,从而促成外债增长态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的有些学者提出“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观点,对此我们应清醒地从国情、国力和环境条件出发,思考我国实际情况与需求,采取符合国情的举措与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面对金融危机,虽然我国积极采取了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实现了经济复苏,但并未从根本上扭转不利局面,一旦再次受到危机冲击,依旧会造成经济发展的大幅度波动,因此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对此本文阐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并就如何调整经济结构提出了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7.
影响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诸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邢大伟 《商业研究》2006,(20):34-37
外汇储备规模迅速增长及其适度性问题越来越引起理论界的关注。经济发展的需要、进口付汇的需要、偿还外债本息的需要、维持汇率稳定和防范风险的需要、弥补国际收支差额的需要是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经济因素。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实证研究,进出口总额和汇率水平是影响外汇储备的决定因素,重新审视影响外汇储备的增加因素对我国正确运用储备和控制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攀升,目前已突破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弊端也引人深思.通过分析巨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并用比例分析法、海勒模型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我国企业着实感到了"寒冷",然而一些品牌企业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不仅抗住了危机的消极影响,还转"危"为"机",一些无自主品牌的企业相继陷入困境,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品牌策略在企业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实施品牌策略的相对优势及企业如何应用品牌策略。  相似文献   

10.
牛瑞芳 《商业时代》2011,(33):52-53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管理面临的规模和结构风险日益突出,如何有效管理我国的外汇储备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外汇储备风险和特点的同时,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从规模管理和结构管理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贷危机和传统金融危机相比呈现诸多新特征,并经由金融衍生产品开启了全球新型金融危机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新兴国家范围内蔓延态势,并引发系列金融灾难。传统外汇储备受制于传统金融危机应对模型限制,在应对新型危机中成效甚微,而目前国际国内学术界对以次贷危机为代表的新型金融危机的研究文献具有诸多局限性,具体体现在未能突破传统金融危机理论模型,忽视了新型金融危机与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本文侧重讨论了新型金融危机与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在回顾了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外汇储备的作用入手,然后在分析金融危机后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得出了我国的外汇储备并不是规模过剩与否的问题,而是结构是否合理利用方式是否有效的问题的结论.从汇率和利率两方面来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最后给出金融危机后对外汇储备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以来的的“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的主题词之一,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使得原先次贷危机雪上加霜,从而全球金融危机拉开序幕,而金融危机之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争论也越来越多,在目前,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首先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研究适合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从而为我国的全面振兴打下牢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4.
美国次贷危机和传统金融危机相比呈现诸多新特征,并经由金融衍生产品开启了全球新型金融危机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新兴国家范围内蔓延态势,并引发系列金融灾难。传统外汇储备受制于传统金融危机应对模型限制,在应对新型危机中成效甚微,而目前国际国内学术界对以次贷危机为代表的新型金融危机的研究文献具有诸多局限性,具体体现在未能突破传统金融危机理论模型,忽视了新型金融危机与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本文侧重讨论了新型金融危机与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在回顾了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5.
16.
目前,国际社会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后金融危机时代表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不高,消费增长困难。影响消费的消极因素主要有下岗失业人员增多、收入分配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垄断行业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过高、消费习惯及历史传统等因素,本文结合我国的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下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2009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居世界之首。外汇激增使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思路与政策出现了重大转变,由过去被动的追求安全性与流动性的保守管理转向主动追求收益性的积极管理。从2007年开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我国的外汇储备损失惨重。本文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币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的相应办法。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后全球证券市场纷纷受到很大冲击,作为新兴证券市场渐进式对外开放过程中的过渡模式——QFII的投资状况、投资行为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对后金融危机时代QFII投资行为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最新的数据,研究QFII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后金融危机时代下QFII投资行为具有短期性以及保守性的特征,其短期性不利于中国股市的稳定,要对其加以监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后金融危机时代这一角度出发,对此时期内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所遭遇的问题,以及应给予的相关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可供借鍪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商》2015,(47)
2008年给全世界各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的金融危机,到了今天,各国的经济逐渐恢复,渡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期,已经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而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金融衍生工具,必须要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利用好金融衍生工具的一些特点来进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如何做好税务风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