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温州经济进入严冬期。民企资金链断裂造成一批本地民企老板先后"跑路"。温州在外商人亦无回乡投资的意愿。温州经济从此进入"空窗"期。当地政府为此连续推出招商引资政策以吸引国内外温商回乡投资兴业,提振当地的实体经济。目前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温州逆境求生,推动当地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在转型中寻求经济新增长点和开辟新的经济发展途径。为此温州民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新布局,打开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在转型过程中实现自我"蝶变"。  相似文献   

2.
温州民营企业已经进入上档次上规模、创品牌的阶段,但高规格的职业经理人跳槽现象日益频繁,严重影响了温州民营企业的稳定发展,也给温州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影响温州民企职业经理人跳槽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关键的在于温州民企的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的突破,是温州民企面对职业经理人非正常跳槽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3.
温州民营企业已经进入上档次上规模、创品牌的阶段,但高规格的职业经理人跳槽现象日益频繁,严重影响了温州民营企业的稳定发展,也给温州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影响温州民企职业经理人跳槽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关键的在于温州民企的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的突破,是温州民企面对职业经理人非正常跳槽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4.
张苗荧 《商业时代》2003,(15):29-30
温州民企的家族制是不是走到了尽头?温州民企要不要走出家族制?笔者试图从交易成本角度解释家族制的存在合理性。然而,认为家族制是现行温州民企的最佳制度选择,并不意味着家族制可以不必改革。  相似文献   

5.
温州模式的发展过程及温州经济“困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何谓"温州模式",简单说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温州地区形成的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小商品,大市场"的产业聚集发展模式。所谓"小商品"是指温州民企生产的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技术含量低,价格弹性高的生活必需品。这类产品虽然附加值低,但依靠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温州先行一步的"制度差"优势,在过去近30年间造就了温州经济腾飞的奇迹。  相似文献   

6.
张苗荧 《商业时代》2003,(250):29-30
温州民企的家族制是不是走到了尽头?温州民企要不要走出家族制?笔者试图从交易成本角度解释家族制的存在合理性。然而,认为家族制是现行温州民企的最佳制度选择,并不意味着家族制可以不必改革。  相似文献   

7.
“小农意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小企业大多数为私人投资兴办,一般情况下企业主是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一身,且决策管理时,只需对私人利益或少数投资者负责即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个人专权的家长式管理模式。三十年前,因为温州人"求生"的本能,凭借"以血缘筹措资金,以亲缘进行管理"的管理模式,闯出一条"温州模式"的民企发展之路。造就了温州的多数草根农民成  相似文献   

8.
温州经济的独特性在全国首屈一指,由民营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温州经济是我国其他城市所没有的。由此而产生的"温州模式"其实就是在政府有限的管控下放手民营经济自由发展。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壮大的民营经济在如今网络时代的冲击下显得力不从心。在国家提出"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后给温州民企的发展指明了一条新常态之路。  相似文献   

9.
胡飞航 《商业时代》2007,(13):100-101
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典型代表的温州民企,现今已完成了量的积累,进入以企业全面转型和提升为核心任务的质的提高阶段。在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温州民企必须找准新的历史方位,迅速进行企业文化价值观、企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利益分配的转型治理,推动温州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叶檀 《浙商》2012,(1):20-20
拯救温州、拯救民企的行动遭遇反对,有人认为,救温州就是救赌徒。 这一极端的言论极端错误,民企从来不是赌徒的代名词,他们没有资金、靠山等赌本。应该反思的是,是什么把许多民企业主逼成赌徒。  相似文献   

11.
《光彩》2010,(6):2-2
据报道,温州25家民企将面向全国首次公开招选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人选。平均职位意向年薪在10万元以上,最高达20万,招选工作于5月下旬启动。据了解,参加公开招选的民企有生产制造型,也有商贸服务型,都是温州中小规模企业。  相似文献   

12.
《工商行政管理》2009,(16):42-43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们温州市局以实施《关于拓市场保增长服务经济发展的十条意见》为载体,大力帮助温州民企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发展新空间,为企业闯关突困和拐点奋进创造了新环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底,温州经政府批准“走出去”的温州企业和机构已达526家,分布在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相似文献   

13.
眼下有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新闻热点:一是媒体诘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式的创新英雄,二是温州中小企业因深陷高利贷泥潭出现倒闭潮。其实,这两个问题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涉及中国民企的  相似文献   

14.
《商》2015,(38)
改革开放后的温州,曾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打造了著名的"温州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温州经济出现了巨大问题,"温州模式"也被质疑。众多学者已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入手,分析温州困局的原因,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建议。如果从温州历史人物入手,简略介绍上个世纪对温州工商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著名实业家吴百亨生前事迹,可以从吴百亨先生的一些事迹寻找对当前温州经济发展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民营经济十分发达的温州出现了民企与外企合资的新趋势,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及政府部门的关注。本文拟从中外双方的合资动因这一角度,对这一趋势的出现和发展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企业经营国际化区域经济国际化中的温州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健 《财贸经济》2005,(12):86-89
区域经济国际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21世纪之后,温州加快了区域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步伐.基于温州经济发展的特点,温州的区域经济国际化战略应以"引进来"来带动"走出去"为主,而国际化战略实施的主体应该是温州民营企业.从温州民营企业具体的经营国际化形式来看,建立自主性营销网络、纵向一体化的国际化合作、合资、嵌入国际供应链以及全球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将成为当前温州民营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林健尔 《商场现代化》2014,(14):186-187
温州经济的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下地方县域经济发展中一种独特的现象和模式,也在一段特定的时期几乎成为了民营经济的代名词,也是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起步与蓬勃发展的缩影。但伴随着温州经济的突飞猛进,与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相继出现,成为阻碍温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国外近期经济发展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处理温州经济发展中的阻碍问题,为温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是笔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也将结合笔者个人观点展望温州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科技发展带动了经济的腾飞,也改变了经济的发展模式,网络经济席卷而来,覆盖了整个经济领域,也成为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温州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发展的示范区,网络经济同样给"温州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基于此,对温州网络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同时结合网络经济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新形势下温州网络经济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李学军 《光彩》2013,(7):53
6月15日至17日,"部分省市个私协会民企同江行座谈会"在同江市成功举办。为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工作部署,支持总局定点包扶县级市——黑龙江省同江市的发展,中国个协组织部分省市个私协会领导和企业家40余人到同江市考察交流。中国个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敏在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她希望企业家们要充分认识"民企同江行"的深远意义,群策群力为同江的发展出实招、做实事。做好"民企同江行"各项组织宣传工作,启发、调动企业投资兴趣和积极性,积极踊跃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温州民企资金链断裂现象的频发在中国金融界引起了一场“金融地震”。民企资金链断裂现象反映了中小企业在现行经济形势下所面临的匆匆困境和民间借贷所隐藏的巨大风险。本文分析了温州资金链断裂的原因和资金链断裂反映出的我国金融市场上存在的矛盾,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