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约束与能源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传统能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低碳转型、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力度是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石油等传统能源企业应当将低碳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紧密结合,把握机遇、转变经营理念和模式,通过技术、管理、制度创新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低碳经济发展实力,从而实现传统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拉姆齐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化石能源的储量因素,通过研究化石能源耗竭对现有经济增长方式的冲击,分析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条件,探讨经济转型路径,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随着化石能源逐渐的耗竭以及环保压力的日增,我国依赖能源高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必须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低碳转型,具体而言,即是要提高对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新能源,保持合理的消费增速,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由依赖于化石能源转向依赖新能源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认为传统工业企业在艰难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摒弃原来的粗放式增长方式,毫不动摇地走低碳经济之路。在分析传统工业企业转型道路上遇到的两难困境基础之上,然后以柳钢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成功华丽转型的典型案例而带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低碳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认识。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发展将促进整个社会向低能耗、低碳排放模式转型。重庆两江新区作为我国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要抓住低碳发展所带来的重大机遇,认清自身发展优势和劣势,在发展理念、城市经营、产业定位、社区建设等方面走低碳转型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的全球性共识。长三角企业的产能结构处于粗放型高碳状态,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低,低碳战略转型发展中出现明显信息失衡,政府对企业的低碳转型相关支持政策严重滞后。长三角企业应成为低碳经济的引领者,及时构建低碳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及时发掘低碳信息的潜在价值机会,争取政府发展低碳战略的政策扶植。  相似文献   

6.
经济崛起与生态脆弱之间的矛盾为低碳经济时代的变革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该文通过对低碳经济和低碳生产转型内涵的定位与分析,考察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碳排放现状及现实困境,指明了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转型的未来路径。  相似文献   

7.
韦福雷  王攀  李天苗 《技术经济》2011,30(11):89-92
构建了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专家打分确定指标权重。利用2002—2008年黑龙江省的相关数据计算评价指标分值,进而得出黑龙江省能源可持续发展度评价值,并从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4个层面探究了黑龙江省能源可持续发展态势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低碳生态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低碳城市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社会经济模式。我国企业战略转型日益与低碳经济发展方向趋同,逐步走向低碳发展模式,了解和认清低碳经济与我国企业战略转型的关系,对于企业战略的调整和规划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山西等能源大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此引发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压力问题也变得更加严峻.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形势下,能源大省面临着快速发展经济和降低能源消耗、减少CO2排放的双重压力.本文以陕西省为例,通过对其能源消费结构和碳排放量的定量分析,探讨其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以期为其他能源大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构建能源需求预测模型。结合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特征设置基准情景和约束情景,预测了分情景下"十三五"期间中国的能源需求总量、能源消费结构及CO_2排放量。考虑能源、经济和环境因素,构建了能源消费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了"十三五"期间优化情景下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及其相应的CO_2排放量。研究表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费总量及CO_2排放量;具体而言,到2020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减少34708.6万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费量(约占基准情景下的6.55%)、88977.9万吨的CO_2排放量(占基准情景下的8.15%)。指出:"十三五"期间中国应侧重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实现低碳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人类社会以低碳经济发展为背景的第三次能源转型即将到来。以辽宁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目前仍处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重化工业结束以前的碳排放强度上升时期,要实现预定的碳排放量目标困难重重。从长期发展看,仅仅靠改变能源消费模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不够的,还需转变当前的能源消费模式,发展新能源产业,以此解除化石能源对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文明建设的制约,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低碳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变革的重要选择。全球范围内对低碳发展转型路径的探索与实践,包括制定低碳发展转型的国家战略、加强低碳技术创新、构建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强化以碳交易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等,为全球经济转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中国只有实现从追求发展速度转向注重发展质量、从出口和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向内需主导型经济、从要素驱动型经济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转变,才能逐步实现向兼顾碳排放与经济稳定增长的低碳发展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即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 Low - carbon Economy)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本文从低碳经济理念出发,探讨了我国能源结构现状,分析了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国际新挑战,从而提出了我国出口企业转型发展的相关对策,即企业必须优化能源结构,优先开发低碳技术,强化环保意识等.  相似文献   

15.
山西资源型城市要走出资源衰竭的困境必须以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支柱产业为重要突破口,建设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镇化建设,着力解决人居环境及民生问题,推进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城市功能和社会支撑的全面转型,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建成相对发达区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工业园区的发展与模式对城市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相比于传统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本文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深入分析传统工业园区的生态缺失及其后果,进一步提出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这一新型的经济发展形式,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在全球气候变暖、资源濒临枯竭等环境问题背景下的共同选择,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鄂尔多斯市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以煤为主的经济结构决定了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具有碳关联度高、能源生产和消费含碳高的高碳产业特征。文章以鄂尔多斯市的低碳发展为例,研究鄂尔多斯市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以及面临的挑战,研究结果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化石能源耗竭与气候变化约束下的经济低碳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锋 《当代经济科学》2012,(3):1-11,124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产品生产、技术研发、新能源生产和温室气体减排四个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并运用最优控制理论,研究了在化石能源耗竭与气候变化约束下,经济低碳转型中的一系列关键变量的长期行为方式和中短期平衡增长路径;进而刻画了劳动力在各部门间的配置和转移、化石能源价格、排放空间价格对能源结构、碳强度、消费、单位劳动碳减排量、单位劳动产出等变量的影响机制;同时揭示了运用一些政策工具实现经济低碳转型的时机选择。  相似文献   

19.
得益于信息领域新技术的快速迭代,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各类传统企业不论大小无不意识到数字化这一大趋势的到来,然而如何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也成了困扰企业的另一个难题。本文在TOE架构内以美的集团数字化转型为例,分析传统企业的转型问题。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靠引入某项技术或某一平台就能实现,而是需要企业借助数字化的思维和手段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地对以往的操作流程进行赋能升级。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当注重转变企业内部思维模式,吸引和培育复合型数字化人才以及调整组织内部的管理结构,以便更好适应企业的数字化变革。  相似文献   

20.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减少对化石等高碳型能源的需求,增加对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等低碳型能源的生产与消费,促使经济发展方式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这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对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具体为:提高对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组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协调机构,建立统一管理的协调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与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