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环大学产业圈对所在城市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三螺旋模型为理论基础,就环大学产业圈的建设问题进行了3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环大学产业圈发展的3要素及作用,然后指出影响环大学产业圈发展的两个误区,最后提出了基于三螺旋模型的环大学产业圈建设路径。上述3个方面将为我国环大学产业圈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基于"同济现象"的分析,首先提出了环大学产业圈的概念;其次,提出了政府在环大学产业圈形成过程中的3种角色,即环境的创造者、政策的制定者和综合服务的提供者;最后,认为随着环大学产业圈的逐步成熟,政府应逐步降低介入程度,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保持产业圈持续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创新三螺旋理论的我国创业型大学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然要求创新型教育与之相适应。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新的大学发展范式,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也为它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以大学-产业-政府的创新三螺旋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创业型大学的兴起及其在转化高科技成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当前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4.
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力。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在结构上可以解析为5个主体、3个子系统和3个网络;其耗散结构的特点在其外部功能上体现为自组织演化的某些可能性;进而又分析了大学—企业—政府的“三重螺旋”动力机制,将其区分为大学主导、企业主导、政府主导3种形式。最后对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在政府与政策方面与美国进行了比较,指出我国现阶段的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是一种由政府主导的“三重螺旋”驱动的被(他)组织;朝向自组织方向发展乃是大学技术转移未来长远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孵化器的孵化——三螺旋理论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三螺旋理论视角分析了孵化器的孵化机制,认为孵化器是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螺旋系统演化的高级组织形式,并分析了三螺旋系统下孵化器与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良性互动的动力机制。最后,结合中国孵化器的发展阶段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我国技术转移新途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的“创业使命”和技术转移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某种耦合。本文通过探讨三螺旋理论中关于技术转移和创业型大学的经典逻辑关系以及借鉴美国大学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指出我国技术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基于三螺旋视角,从大学、政府和产业三方面提出了以建立创业型大学为契机来构建技术转移新途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三螺旋创新理论的主要贡献、待解决问题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螺旋创新理论是继三元理论、国家创新系统之后新出现的理论模型。本文探讨了三螺旋模型的理论贡献,即三螺旋理论较好地把握了知识和知识创新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等新趋势,诠释了研究型大学的新使命和大学变革的新方向以及丰富和发展了三元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随后,探讨了三螺旋理论在大学使命、政府作用以及在理论体系的建构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了三螺旋理论对中国的政府角色和大学的有关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日本九州产业大学为例,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管理的经验与方法:实验室建设可持续化,注重学科体系传承;实验室建设生态化,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实验室建设社会化,合理依托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业型”大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螺旋"模型是目前国际上研究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理论基础之一。在此理论基础指导下,世界各国纷纷改变高校的传统职能,开始建设"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是一种集成的、全新的大学理念和战略。它在"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上重新定义和扩展了原有的教学职能、研究职能和服务职能,更加强调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能力。依据"三螺旋"理论和国际上建设"创业型"大学的经验,我国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首先必须从观念和组织上进行改革。根据科研水平和创业层次都相对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国高校在建立"创业型"大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更重视提高学术创新能力,构造大学创业的坚实基础。并且处于不同发展程度的高校——部分"研究型"大学和一般高校——都要合理找准自身定位,采取适合自己发展层次的创业措施。  相似文献   

10.
建设大学科技园 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历史;认为大学科技园是高技术产业孵化器和科技科技创新基地,提出建设大学科技园对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三螺旋理论中,政府、产业和大学三者合作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全球化进一步拓展了创新主体参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产业国际化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大学国际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却没有被重视.文章以三螺旋算子为门槛值研究大学国际化水平、能力和不同类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合作环境整体上指向区域化,官、产、学三者合作水平较低,区域科研体系开放性和市场化程度不高,区域创新合作环境整体较差.官、产、学三者合作相对紧密的地区具有良性的创新合作环境,大学国际化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官、产、学三者合作不密切地区的创新能力则受大学国际化能力的影响较大.无论是"走出去"、"引进来"还是"面对面"形式的大学国际化,在创新合作环境好的地区,对创新能力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受代理变量选择的影响,"编码"形式大学国际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不明显;在创新合作环境差的地区,大学研发投入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同时需要"引进来"和"面对面"形式的大学国际化参与国际学习、交流和培训,以增加创新个体之间的直接交流,促进当地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大学衍生企业在产学研一体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从内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总结影响大学衍生企业创建及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大学衍生企业创业家创业动机与特质、内部资源与机制支持、外部宏观政策及风险资本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学衍生企业影响因素模型,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阐述大学精神、图书馆文化内涵及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滨州医学院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从三个方面阐述高校图书馆以大学精神为引领,创新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文章以三元参与、公共产品、创业投资与三螺旋等理论作为政府公共投资支持大学科技园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从现实层面深入剖析了政府公共投资对于大学科技园建设所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借鉴国内外大学科技园运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我国政府公共投资在公共产品供给上所应发挥的作用及其具体方式,并针对我国利用政府公共投资支持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盛华静 《经济师》2023,(2):285-286+288
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大学的建设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其规划发展也具备了与传统企业大学建设不同的特点。企业大学的建设应该充分考虑战略层、产品层以及制度层三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技术经济》2014,(12):129-129
<正>继伦敦、万隆、硅谷、马德里、格拉斯哥、新加坡、都灵、哥本哈根/隆德、里约热内卢、纽约、阿姆斯特丹和托木斯克之后,第十三届国际三螺旋会议将于2015年8月在北京举行。该大会起源于18年前一系列关于如何加强有关大学、政府与产业之间的互动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讨论会议。一、会议主题"学术-产业-政府三螺旋模型——服务于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二、召开时间2015年8月21日至23日三、召开地点北京·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7.
自OECD提出智慧专业化战略以来,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将ICT产业作为优先发展事项,国外学者也随之重视ICT产业智慧专业化相关研究。国外学者先后提出企业家发现过程嵌入、三螺旋演化延伸、全球价值链技术升级及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等ICT产业智慧专业化理论,描述智慧增长、可持续增长、包容性增长3个方面的发展目标,概括出以案例分析为主的定性方法、以构建模型为主的定量方法等ICT产业智慧化评价方法,探讨ICT产业智慧专业化与城市文化建设、行业伙伴关系、发展问题识别3个方面的效用。最后,对智慧专业化视角下的ICT产业发展进行系统分类梳理,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是一个"迷你型"的创新系统,产业集群升级的本质是集群创新能力的不断获取和提升。三螺旋模型是发展中的一种动态创新系统,对新知识、新科技的创造与扩散以及创新系统的能力与绩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该文以丹麦风电产业集群升级为例,探求大学、企业和政府在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的角色扮演,试图找出三螺旋互动创新与产业集群升级的关系联结,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产学研合作中大学的基本定位——以武汉大学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来解释大学产业关系治理;在此基础上,以武汉大学为例,阐述了我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大学产业关系的制度变迁历程;进而指出了大学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了大学在产学研合作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20.
段雄春 《经济师》2007,(6):57-58
应对学习型社会建设和教育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实现大学的开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主题之一。正确理解大学开放的时代内涵,对于发挥大学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大学开放的内涵和大学开放的基本选择两个方面,对学习型社会中的大学开放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