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服务业既是依托科学技术和其它专业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新兴行业,也是从事富有创造性劳动的智力密集型行业,当前学术界并未对其定义和分类达成统一共识。面对科技服务业行业界定不明确的现状,从联合国及欧洲、美洲、亚洲等主要国家行业标准划分的角度,分析了科技服务业分类现状和变迁,在与我国横向对比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国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国外科技服务业”的公式,总结出各国科技服务业分类的相同之处以及我国异于其它国家的3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
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正确比较和评判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本文比较了中美服务业统计分类和口径。我国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关于服务业的统计分类与美国《北美产业分类体系》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关于服务业的统计口径则小于美国。按美国服务业统计口径调整后,近几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增加3-4个百分点,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约增加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首先,从产业协同演进和制度谐振的视角建立了科技服务业发展动因的一般理论:其它产业为科技服务业提供市场和中间产品,科技服务业为其它产业提供科技服务,良好的制度促成了企业家对科技服务业的投资,形成了产业发展的协同。其次,以北京市科技服务业发展为例,分析了其发展历程和行业现状。北京市科技服务业通过服务贸易和高新技术产业获得市场,发展稳健,具有规模大、效率高的特点。北京市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产业政策促进了科技服务业发展,形成了产业和制度的谐振。  相似文献   

4.
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是我国在新时期面临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根据现代服务业及相关产业的行业分类标准,对现代服务业统计的定义、行业范围、调查方法进行研究,为准确核算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科技服务业的内涵,阐述了科技服务业的特征;针对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特征,从技术、知识、互动、来源、联合等维度提出了科技服务业的分类;探讨了科技服务业的创新机理.最后,对湖北省科技服务业与科技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现代服务业对信用有着更高的要求,我国作为转型国家,企业信用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行业市场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文章建议通过行业市场建立中间仲裁制度、行业自律制度、信用累积制度及会员制,促进行业市场的品牌化发展,完善上海现代服务业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其发展有利于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从科技服务业的定义、分类及特征入手,探讨了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必要性。结合江苏省科技统计资料,从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加快江苏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国家统计局对科技服务业的划分为基础,首先对中关科技服务业的界定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关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的比较;其次从产业结构、就业人数和工资水平3个方面进行宏观比较;最后,选取科学研究与发展(R&D)水平、科技孵化器发展现状和科技服务贸易这3项在国际上拥有统一共识的概念进行两国比较,并在比较基础上对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对科技服务业的需求逐渐旺盛.在中国,科技服务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现今快速兴起发展的阶段中仍存在大量问题与不足.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与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对比,为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改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研究日益深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除了对国内经济增长有直接的拉动作用外,还可以通过对其它行业提供知识密集性的服务产品诱导其它行业的生产,从而间接拉动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试对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进行测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