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化价值取向是文化价值观的“内化”,是文化理念引导社会精神需求和价值目标的观念指向。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时尚体育参与行为。文章以安微省高校大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时尚体育参与者在人与自然、人与入之间的关系以及行为和时间等层面的价值取向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这些取向与时尚体育行为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人本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人又绝非一般自然物,而是与一般自然物相区别的、高度发展了的、特殊的、有生命的自然物。他是自然的异化,是最有智慧的、知情意发展最高的那一部分自然。就此而言,他又是非自然。人是一种非自然的自然物或者说自然的非自然物,一句话,人是文化的动物。从外在表征看,文化的种种形态以“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从内在蕴藏看,文化的深层内核是价值,就此而言,人生活在一个价值的世界中,人是价值的动物。这可以提供我们从另一角度界定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对于动物而言,不存在“价值”问题,周围环境对于动物来说只是一个“物理”的世界、“事实”的世界;只有人才有“价值”问题,他所面对着的根本上是一个价值世界、文化世界、意义世界,一个主体性的充满理想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有关方面妨碍经济发展,同时、也讨论了文化传统对促进经济发展也有其积极作用,强调了一种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文章主要是从传统文化所生产的精神与文化的作用加以探讨,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运行的今天,更新的传统观念,创建一个新的文化传统,是最适于经济发展需要的.从而,使文化传统通过自我更新与转化,并继续在现代化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论点如下:一、“小国家,大家庭,小个人”的文化传统.1.“小个人”,文化传统的根本性特点.2.“大家庭”,个性发展的大障碍.3.“小国家”,个性价值表现的桎梏.二、更新“小国家,大家庭,小个人”的文化传统观念的必然性和途径.1.个人利主的正确导向.2,新的群体利益的确立.3.国家利益——人生价值取向的基点.三、市场经济对于创建新文化传统的呼唤.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建设的作用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们论述了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传统文化价值定位。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否矛盾的问题,从而否定了“传统文化无用论”和“传统文化决定论”等观点。  相似文献   

5.
人本思想是现代管理的核心,而不同的人性观有不同的管理理念。本文考察了西方管理理论中“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和“文化人”等各种人性假设的具体内涵,梳理了与各种人性假设相对应的X理论、人群关系理论、Y理论、超Y理论和Z理论的演变过程,归纳了各种人性假设内容及其对人本管理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设计的背后是文化。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其背后可能蕴涵的是一个时代乃至几个时代的精粹,同时它必须符合主流文化,具体地反映着大多数人的审美观点与价值取向。作为白沙集团的高端品牌,和牌被设计成为了中国第一款“文化烟”,这里不能不说到“和文化”。五千年中国智慧的传承,以“和”为最高境界,构建了一套中和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和文化”是中华应有之意,是中华民族人格修养不离之道,是中华文明区别与其他文明最根本的标记。文化铸就品牌。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被不少学者研究过,也提出了许多相关的理论。词汇与文化的关系在几年前也是国内外语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其中Schumann提出了“文化合流”模式。他认为第二语言获得是文化合流的一个方面,一个人能将自己的文化与第二文化合流多少决定了一个人获得第二语言的成败。本文主要是通过Schumann的“文化合流”模式来论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融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中日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运营体制、企业文化和培训体系三个方面。我国企业要想不断提高竞争力,需要改变现有企业运营体制,建立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企业文化以及不断实现企业员工由“社会人”向“企业人”转变,进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2004中国富豪榜新鲜出炉让中国人又有了新的看点与谈资,然而,站在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排行榜,脑海中却不免浮现出文化的“榜眼”在娱乐着经济的眼球这个新鲜话题——富豪榜到底是在如何诠释“文化”与“财富”关系的呢?  相似文献   

10.
孔子作为儒家理论的创始人,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社会和谐思想是其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相关论述,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的社会和谐思想以”仁”为基础。包括人际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两个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包括爱护生命、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孔子的和谐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中国儒学的核心观念是提倡“仁”与“和”。其中“仁”是人际关系的价值核心。“和”是社会与政治的价值核心。  相似文献   

11.
论生态文明观的提出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关系千百年来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原始文明时期处于原始和谐状态;在工业文明时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生态文明则力图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重要内容,是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理念在我国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的关系千百年来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原始文明时期处于原始和谐状态;在工业文明时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生态文明则力图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重要内容,是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理念在我国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3.
《周易》"太和"哲学思想与当代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思想史上“和谐”思想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历史悠久。《周易》提出了“太和”哲学思想,将“太和”思想作为世界观、方法论,以此建构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和谐”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审美观的理论基础。自先秦以降,汉、唐、宋、明等前贤,不断阐发丰富了“太和”哲学思想,使“太和”哲思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蕴,亦是理想的价值目标和审美境界。“太和”思想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论的民族思想文化渊源,具有重要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是理应继承弘扬的宝贵思想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4.
上海糖业烟酒(食品)集团公司的"和.搏"文化体现了一个自然和谐的整体,代表着员工、企业与社会三者共生、共创、共享、共荣。"和",包括了和谐、和睦、平和、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政通人和、平和致远、合力成金等发展哲学和存在方式。"搏",包括了拼搏、进取、奋斗、突破、创新等含义,体现了不惧艰险、迎难而上、奋勇争先、志在超越的从业精神与工作激情。"和.搏"文化充满了上海糖酒人的智慧,代表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他们运用了科学发展观成果,吸纳了众多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使先进文化成为企业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两个"为本"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和教育"以文化为本"。"人"对"教育"来说是"根本","教育"对"人"来说是"末";"文化"对"教育"来说是"根本","教育"对"文化"来说是"末"。人和文化对教育来说是目的,而教育对人和文化来说都是应为之服务的手段而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应当包括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关注人的自由、幸福、尊严、终极价值;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是一种博大的精神力量和感召力量,它推动人们去感受生命过程。文化之所以是教育的本与根,之所以也是教育应为之服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和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简单地说,没有人,固然没有文化,然而反过来,没有文化也就没有人。  相似文献   

16.
环境问题与环境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文化在可持续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表征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的历史范畴,包括环境技术文化、行为文化、规范文化和心智文化系统。其性质经历了古代--朦胧状态、近代--异化状态、现代--醒悟状态等。中国环境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恶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区域化、社会体制变化、城乡二元控制、价值观变化、人口流动等因素密切相关。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环境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处于主体地位,代代中华儿女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承着儒家文化。天人合一、人与人和谐构成几千年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思想观念,和谐思维成为中国儒家文化的显著特色。当今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等诸方面的和谐内容。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和谐之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既可以丰富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内容,还在价值取向上具有模范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是中国在新世纪提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口号,影响广泛且深入人心。“和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作为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所具有的慈悲、平和、圆融、救世、奉献的精神与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不谋而合,为我们今天建设和谐世界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9.
"感物说"和"摹仿说"分别是中西关于文学艺术发生的理论学说,并且都各自对其后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者都反映了文学与自然、社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不能忽视两者的确存在着更为根本的差异。"感物说"强调的是主客观的融合,而"摹仿说"则强调主客观的分离,这和中西方"天人合一"和"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有很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