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商》2015,(33)
南海争端本质上是划界问题、即海洋主权权利归属问题。我们不可否认我国对南海享有不可侵犯的主权,但也要注意到当今社会我国面临的和南海有关的挑战,以及与周边国家针对南海问题所产生的争议。因此我国应积极投身于应对南海争端的研究中,建设有效的多边解决南海争端途径,尤其是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南海争端,与南海争端相关当事方直接洽谈如何解决争端,采取分散协议方式,放弃传统的一揽子协议,积极进行与争端国家进行磋商谈判,同时不放弃和平的政治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2.
李玮 《商》2012,(2):120-121
近年来,南海争端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尤其是2011年,菲、越等国态度强硬,不断在南海制造事端。本文在分析南海问题的起源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地缘战略。  相似文献   

3.
WTO争端解决机制税胎于关贸总协定(GATT)的争端解决体制,但又具备了诸多适应当令贸易争端解决客观要求的新特点;中国虽然是这一辆体制下的辆兵,但已经以务实的定位和平和的心态融入到体制的正常运作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亲密接触后,会发出自己更强有力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由于历史上积怨与南海领土争端,越南人对中国的戒备乃至恐惧心理根深蒂固,中国越强大,越南人戒备心理越强。中国消费品大量出口越南,给越南造成巨额外贸逆差,不少越南人对此深感不安,更有越南媒体称之为“经济侵略”。在越南这种恶劣舆论环境下,以国产客车、卡车为代表的国产商用车逆市崛起,成为越南人嘴上不说,内心却不得不承认的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5.
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争端解决规则及程序的谅解”(DSU)提供了一个新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我国入世后怎样在这个框架下处理争端问题,避免风险?文中用DSU框架下贸易争端解决的一些案例分析了我们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简单统计情况,争端案由,解决程序分析,说明了安全带给我们的启示,如,我国入世后的争端对象,比较集中的案由,争端对方的策略等,同时对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ISDS机制)面临正当性危机的背景下,侧重于“争端发生后”阶段的争端解决面临诸多困境,ISDS机制改革进程陷入瓶颈。与之不同,以可持续发展为内涵的投资便利化议题的兴起,为投资争端的处理提供了崭新思路。投资便利化试图通过“争端发生前”阶段的投资争端预防,构建起一套“争端前机制”,不仅运用一系列投资政策、投资工具以及投资程序的制定与优化,加强对于东道国规制及服务投资的能力建设,而且通过构建投资争端预防机制,处理投资者意见及申诉,以减少潜在的投资争端。中国应当顺时而动,在ISDS机制改革受阻的当下,将投资争端处理思路从“争端后”转向“争端前”,通过投资便利化下的能力建设与预防机制构建,以更为平衡的方式妥善处理与外商投资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关》2011,(7):2-2
01南海争端关注度★★★★★检索量10929328上榜理由6月,越南、菲律宾两国宣称将进行南海军事演习,南沙群岛的"主权之争"再陷紧张之势。因为美国出面"调停",  相似文献   

8.
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管辖范围的扩展,WTO争端解决机制日益演变为集贸易、投资等诸多争端解决机制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就投资争端的解决而言,WTO争端解决机制与ICSID体制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同时二者又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与融合性。从ICSID到WTO,代表了多边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从专项性到综合性、从仲裁性到司法性的演讲趋势,这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领域南北矛盾发展的折射。  相似文献   

9.
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与我国的应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适应我国入世后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需要,政府和企业应当正确认识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性质和作用,熟悉和掌握其内容,我国还应完善国内有关立法,设立专门的政府机构以应对国际贸易争端,在解决争端过程中,应妥善制订良好的策略,充分利用发展中成员国的优惠待遇,发挥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职能等。  相似文献   

10.
事件风云榜(依据检索量排名)01南海争端关注度检索量10929328上榜理由6月,越南、菲律宾两国宣称将进行南海军事演习,南沙群岛的主权之争再陷紧张之势。因为美国出面调停,这场  相似文献   

11.
日本作为我国蔬菜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对我国蔬菜产业的外向发展及其重要。但是,近年来,我国与日本蔬菜贸易摩擦不断,备受政府、企业和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我国与日本蔬菜贸易争端为研究对象,从蔬菜行业协会的视角,透析两国蔬菜贸易争端的原因,寻找有效对策,为研究两国蔬菜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2.
限制与突破--DSB对《反倾销协定》第17.6(ii)条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反倾销协定》一方面对各成员方实施的反倾销措施从程序和实体上均设置了限制条件;另一方面又以第17.6(ii)条限制了争端解决机构(The Dispute Settlement Body,DSB)审查反倾销贸易争端时法律解释的权限,这表明该协定对反倾销措施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13.
入世3年的时间里,我国全面履行了加入世贸组织的相关承诺,作为世贸组织的一员,今后我国也应该积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以促进我国与其他成员间贸易摩擦的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4.
几乎所有的法律体系都会建立相应的争端解决机制。WTO各项规则规范效力的发挥离不开其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及其良好运作。随着我国更深入地参与到国际经济交往当中,与其他成员国出现贸易摩擦不可避免,我国也希望通过WTO争端解决程序来维护我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增长带动生产力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国际贸易的增多。所谓国际贸易,是指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利益,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就会引发各种争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争端又发展出新的有特点,因此,解决争端的机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世界经济贸易组织诞生之后完善了争端机制,使得国际贸易争端得到了良好的解决。在本文中,介绍了经济全球化及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争端的新特点,并阐述了WTO对争端机制的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国际贸易争端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产品贸易争端频发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茜 《江苏商论》2003,(11):56-57
近几年我国农产品频频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争端。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目前遭遇的农产品贸易争端状况后,试图探讨我国农产品贸易争端发生的深层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于洋 《WTO经济导刊》2013,(Z1):116-118
2006年至2012年,我国在WTO被诉的争端案件快速增长,共被诉30起。尤其是进入2012年,共14个成员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提出27起争端,是2011年(8起)的3倍多,也是2003年以来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案件最多的一年,我国被诉WTO争端案件高达7起;2012年日本首次在WTO争端机制对我国提起诉讼,而2012年当年日本就对我国提起2起争端诉讼,显示了我国面临的贸易争端形势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8.
于洋 《WTO经济导刊》2013,(2):116-118
2006年至2012年,我国在WTO被诉的争端案件快速增长,共被诉30起。尤其是进入2012年,共14个成员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提出27起争端,是2011年(8起)的3倍多,也是2003年以来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案件最多的一年,我国被诉WTO争端案件高达7起;2012年日本首次在WTO争端机制对我国提起诉讼,而2012年当年日本就对我国提起2起争端诉讼,显示了我国面临的贸易争端形势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我国贸易出口采用多种贸易保护措施,引发了大量的国际贸易争端,为有效解决主权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国际仲裁和司法解决是重要的法律解决手段。本文介绍了我国遭遇国际贸易争端的现状,阐述了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主要法律手段并将二者进行了比较,探讨了我国处理国际贸易争端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关贸总协定(GATT)与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国际贸易争端,主要是指由于一缔约方采取的贸易政策(或措施)而引起的与他国的争端。GATT/WTO对这类争端都制定了一套争端解决机制,然而“用尽当地救济规则”在这类争端中是否适用,GATT/WTO的有关协议对此均未明确规定,而在实践中,有关国家又经常援引这一规则作为反对GATT/WTO机制对争端解决的管辖权。如何正确认识该规则与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关系,对于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