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已对全球股市和美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分析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并指出中国的抵押贷款市场存在的重大风险。我们应该以美国次级债危机为借鉴,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获得一些启示,并做好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肖才林 《时代经贸》2007,5(12X):185-186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自今年3月爆发以来,来势凶猛,让全球央行似乎有点措手不及。这是新世纪的第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爆发引发了市场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了投资者对房地产业、金融业以及美国经济的担忧。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对我国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结合国内市场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商业银行房贷风险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我国商业银行房贷风险管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卜壮志 《经济纵横》2007,(10):74-76
本文分析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结合国内市场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商业银行房贷风险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对中国房贷市场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哲  熊寿峰 《时代经贸》2007,5(10Z):240-241,F0003
本文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引发美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将中国房贷市场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进行深层次比较,阐明了两市场间具有的类似特征,并从中得出对有利于中国房贷市场稳健发展的启示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与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2008年7月,美国资产价格泡沫依次破灭,许多持有次级房贷的银行和与房贷相关的金融机构纷纷破产,金融产品的风险及流动性短缺进一步扩散,并引发了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到2008年7月,历时近一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一度似乎出现缓解迹象,甚至有些国际金融机构和学者乐观地估计美国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但实际上今年以来美国房地产业持续低迷、房价继续下跌,在恐慌情绪下许多美国银行业股票被抛售,银行挤兑现象不断增多.从目前美国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起的风暴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为什么资产规模并不大的次级债,而危机波及面这么大.一方面是因为金融创新产生的衍生品CDO快速发展,促使风险承担者分散化、全球化的金融市场加大了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使危机逐步传导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信用评级机构对结构性融资产品评级扭曲,更加扩大了金融风险.目前我国楼市火爆、房价攀升、房贷市场增长、通胀率较高、利率不断提高,这些都与美国发生次级房贷危机前的金融背景非常相似,要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及中国房贷危机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次级贷款的借款人信用等级低、采用可调整利率、政府政策鼓励、国内经济下滑还贷人还款能力下降、利率水平上升等原因导致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化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国房贷市场较之美国市场存在的问题更多,应及早采取有力措施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9.
2007年2月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针对愈演愈烈的危机,我们应该冷静地对美、中两国的房地产金融、金融监管方面的态度、经济结构特点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可发现虽然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银行系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但我国尚未形成房地产抵押二级市场,个人房贷的资金主要来源依然是居民的储蓄存款,并且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因此,当前中国不会发生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的房贷危机。,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扩散可能进一步导致美国及全球金融市场波动,进而可能波及中国资本市场。一般来说,次级房贷问题更容易引发股市以及信用风险较高的证券资产关联性价格下跌。由于中国目前仍然实施较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境内证券市场没有全面开放,人民币也没有实现自由兑换,这使中国境内股市拥有一道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屏障”。受次级房贷危机及房地产市场的拖累,美国经济疲软也可能影响中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利用金融体系风险转移模型及其对风险分担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的理论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中的风险分担和风险传导。分析表明,银行体系的激进性贷款行为和恶意转移风险的道德风险促成了次贷危机的生成与传导;而金融市场的衍生产品创新在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次贷危机与我国住房信贷风险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不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宽松的房贷政策以及创新的房贷产品,使市场积累了巨大风险,而利率上升和房市降温引爆了次贷危机.我国住房信贷市场存在类似于次贷危机的风险形成机制.公共住房供需矛盾突出,住房信贷市场准入标准宽松,提供按揭贷款的银行缺乏合理的避险手段,长期内利率波动和住房产权流动性不足,使我国住房信贷市场风险不断积累.防范我国住房信贷风险必须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3.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has negatively affected individuals, investors, lenders, and economies worldwide. 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contributing factors of the crisis: predatory lending, predatory borrowing and mortgage fraud, unethical practices, unregulated mortgage brokers, off-balance-sheet activity, and the infusion of capital from Asia that provided the fuel for subprime mortgage activity to continue. International markets have both suffered from and contributed to the crisis. Legislation that has been enacted or recommended in the U.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is reviewed. We then make recommendations which could begin to restore confidence of consumers and investors worldwide; however, it is clear that laws and regulations must be enacted quickly to correct the situation and bring stability to investment markets.   相似文献   

1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中国商业银行住房信贷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加大了中国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这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商业银行住房信贷业务的风险。对此,中国商业银行应充分借鉴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加强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救助的法律规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美联储及美国财政部采取了多种救助措施来应对危机.金融危机救助是一种政府运用公权力干预市场、拯救市场的行为,即是一种经济法行为,应从救助权力来源、规范救助方式、明确救助责任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规制.美国对次贷危机的救助启示我们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涉外金融监管立法、救助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美国金融界受到了一次极大的震荡,甚至可以说是行业“洗牌”,许多银行和投资银行都受到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房贷业务上也有同美国住宅抵押贷款业务同样的风险,如信用风险突出、放贷机构低估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等。因此,我们应吸取此次危机的教训,金融机构应增强审慎经营管理的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加快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We apply the multivariate extension of GARCH-type model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systematic and systemic risks as well as the joint volatility behaviors of the U.S. and three European financial markets (Andersen et al., 2010). Therefore, we can appraise the co-movements of the four previous financial markets as well as the joint behavior of their respective volatilities (i.e. systemic risk). Moreover, the resulting conditional variance and covariance metrics allow for handling volatility spillovers (i.e. contagion risk in terms of transmitting volatility shocks from one market place to another market place). Indeed, results highlight the unprecedented high systemic risk levels (i.e. joint increased volatility levels) as well as a high contagion risk (i.e. volatility spillover) during the subprime mortgage market crisis.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of volatility shocks reveals to be simultaneous across financial markets due to a strong arbitrage activity and electronic trading practices among others. Most importantly, the estimated conditional correlations exhibit an upward sloping trend, which underlines an increase in the correlation risk between financial markets in the late nineties or early 2000. Thus, our major findings are twofold. First, we characterize the dynamic correlation risk across financial markets. Second, we also confirm the increasing and nonlinear trend in the correlation risk, which we are able to quantify.  相似文献   

18.
美国次债危机过程中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形成和危机爆发,用传统的理论已不足以进行解释.研究发现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具有一种全新的本质性特质--信息的溶解性扩散.在"信息溶解性扩散"的背景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存在天然的系统性风险缺陷.需对该种市场的系统作概念重构,并以信息溶解性扩散为理论基础,对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建设、法律监管以及更高层面的宏观调控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次级抵押贷款是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的一种金融产品创新,为美国房地产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美国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的过度发放、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和信用衍生品在全球金融市场泛滥,通过杠杆效应放大了实体经济中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引致金融海啸。次级抵押贷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而金融产品创新要适度并要制定与完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