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得到了大多数职教工作者的认同,不少的学校进行了实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发展较为缓慢,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面临着企业参与热度不高,校企合作深度不足、校企合作平台搭建不够完整、政策支持和推进的力度和深度还需加强等困难。本文对现代学徒制的困境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高职院校推行校企合作模式的学徒制教育是对国家号召的响应,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学徒制的基础较好,一是高职院校的"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更好地确定了学徒制的人才选取标准。二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达到就业标准。三是传统高职院校育人模式中,就已经与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合作关系,这为高职院校构建校企合作模式的学徒制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章就高职院校应该在上述三个基础上还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高职院校学徒制模式,提出政府部门要做好高职院校学徒制创新的政策保障工作,学校、企业等多方要协调好学徒制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协同完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学徒制模式,以期培育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现代学徒。  相似文献   

3.
建筑行业高职校企合作为建筑行业现代学徒制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存在合作企业规模不大等问题,导致现代学徒制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尝试分析解决当前困惑建筑行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推行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推崇,试点专业也逐渐从理工科扩展至文科、经管类专业,会计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重要分支,也在进行现代学徒制的有力探索。本文将以东营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例,探讨会计专业在现代学徒制中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我国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对校企合作中政府、企业、学校的利益共同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行分析,引进现代学徒制以解决校企合作难题。现代学徒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给予企业一定话语权。而我国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路还很漫长,对现代学徒制的建立提出一些建议:加强制度保障,给予充足经费以及改变传统观念,以期对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7,(16):179-181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然而,当前我国由于缺乏配套的法律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利益共赢合作机制,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积极性不高,专业对口学徒制岗位提供严重不足,现行高职学校推行的所谓现代学徒制培养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徒制存有较大偏差。文章分析了当前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浮于表面,难于深入,表现在企业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兴趣不高、学生沦为企业利用其劳动力挣钱的工具、校企合作有与人才培养工作脱钩的现象,人才培养工作有反校企合作倾向。原因在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前瞻性和企业追求眼前利益之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泛社会性和企业发展的个体性之间、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内在要求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化解策略是高职院校要实施高级现代学徒制改革,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努力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8,(3):246-247
"现代学徒制"符合国家"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同时架起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是高职院校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由之路。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现代学徒制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背景和意义,进一步阐述了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具体任务。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7,(34):178-181
论文探讨分析了"阶段性实习实训"、"订单班"、"顶岗实习"、"校中厂"等常见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对如何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驱动机制及实现路径突破进行了思考和探究,探讨发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及服务学习等多种模式,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及发展,以推动和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创新和实现路径突破。  相似文献   

10.
文献回顾发现,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在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中进行了较多的有益尝试,德、澳、英、美、法各国的现代学徒制各具特色.酒店管理专业作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在高职教育的现代学徒制实践中已有较好的应用,同时也存在政府、企业、院校、学生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