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我国学术界早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已开始关注并进行研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品质、监护人类型、教育、心理等问题方面,由此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与建议。但是,关于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学术界专门研究的文章很少,学术界最多的是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心理问题。本文以甘肃省为例,试图通过对甘肃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现状及成因的分析,从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个层面提出解决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吕云涛 《价值工程》2011,30(33):328-328,F0003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和安全问题是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普遍面临的三大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妥善解决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胡雪莉  张志 《价值工程》2019,38(27):72-74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转型的痛点,其数量大、问题多,因亲情缺失、管控不力带来的家庭教育和安全监护难题一时无解,潜在的犯罪和安全事故风险不断加大。通过对湖北省竹山县四所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他们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的安全监护、心理健康问题,弥补了其家庭教育的空白,引导其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竹山县的托管中心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的竹山经验。本文从精细化管理视阈解析竹山经验,为我国农村托管中心的运营管理提供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韦文雯  赖东锐 《价值工程》2011,30(29):240-241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是缓解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政府、家庭、学校等多方面配合,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及生活教育环境。文章通过对广东省河源市古竹镇的实地调研,深入剖析当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政府、家庭、学校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留守儿童"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团体。贵州省整体城市化水平相对中等,通过初步调研,发现一些地方留守儿童数量竟高于非留守儿童,一定程度上,留守儿童问题已逐步凸显。本次调查中,对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农村留守儿童及监护人、非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了留守儿童目前情况,以及监护人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多方面影响。通过调查体现出,第一、对留守儿童进行监护的亲属与被监护人存在交流障碍;其二、父母外出无法陪护,对留守儿童的心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再次,由于较早独立生活,留守儿童具备较为成熟的思想和独立性,对父母更为体谅,学习成绩较优异。根据调研结果,从政策制定、教育体系、家庭管护、法律保护四个方面为解决贵州省留守儿童相关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孙浩 《东方企业文化》2013,(11):134-135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为了生计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对于留守儿童的关心,除了对身体健康、安全、心理疏导等重点问题进行关注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留守儿童自身的文化及教育的信息需求问题。本文从文化教育等信息需求角度,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政府机构交流询问、档案馆资料查询等方式在山东、河南和重庆进行调研,所得的研究数据和结果,将找寻研究留守儿童的一个新角度。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常年外出务工人员有1500余万,农村留守儿童已达400余万。针对留守儿童存在问题,我们采取了切实的关爱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党政重视,充分发挥政策的调控功能2003年以来,省妇联与相关单位合作调研,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农村留守儿童亟待关注》等调查报告,引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批示要求重视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省委、省政府出  相似文献   

8.
呼声     
《乡镇论坛》2011,(10):5-5
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存在问题 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发布的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2010年调研报告显示,各年龄段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其中高中阶段尤为突出,而独生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是突出的两个群体。  相似文献   

9.
颜瑜  田倩 《数据》2023,(2):34-3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的城市就业机会吸引了更多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一方面因人口迁移导致农村办学困难,部分学校因生源太少无法维持,被迫撤并,留守儿童面临教育资源短缺的困境;另一方面,因家庭教育与关怀长期缺失,加之疫情叠加影响,留守儿童在学业水平、行为习惯、身心成长及道德意识等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本文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从家庭、学校、邻居、本人、驻村干部等五个维度对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193名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其他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改进对策,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乡村基础教育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是人口城市化过程、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尽管这种现象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都会持续存在,而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情感沟通、厌学现象、违纪行为、安全隐患等问题令人担忧.针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制约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因素,必须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完善学校管理机制、丰富留守儿童文化生活、构建教育监护体系,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健康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