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储备是国家战略储备的重要内容之一,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正常运作,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而内部控制则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拥有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方式,是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规范运作的先决条件。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希望可以促进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树林 《活力》2010,(4):133-133
粮食企业的发展与振兴、经济效益的提高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粮食本身的安全.而粮食安全又在于粮食机械设备与控制。机械设备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粮食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是粮食仓储企业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粮食机械设备在粮食仓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愈来愈突出、愈来愈明显,不但在降低劳动者劳动强度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粮食仓储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认识到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和地区,粮食到底达到什么样的供给水平才算安全?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社会经济因素,其评价指标应该是不一样的。我国专家基于对粮食安全概念本质的认识,并充分考虑到国际的可比性原则,选择了粮食自给率、粮食生产波动指数、粮食储备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五个指标,用以比较中国与世界上主要粮食生产和消费国在粮食安全主要环节上的差异,因而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球粮食产量增长缓慢,需求不断增长,库存持续下降。2007年末至2008年初,国际市场粮价快速上涨并高位运行,30多个国家粮荒引发社会动荡,联合国采取维护国际粮食安全行动,再次向我国发出粮食安全警钟必须始终长鸣的警示。一个大国的粮食安全,一般需要依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国内粮食流通能力、国际粮食进口能力、弱势人群救助能力等手段来保障。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新冠疫情给国家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俄乌冲突加剧世界紧张局势,外部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也使新时期国家的粮食安全面临着新的形势。本文以科学认识粮食安全问题为出发点,从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促进粮食生产、统筹衔接好国内国际粮食市场以及引导人民树立科学健康的粮食观四方面提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强调粮食的食用属性与金融属性密切协同,为新时代捍卫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慧 《总裁》2008,(10)
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我国既是人口大国,又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基本方针.由于国内的粮食产量比较稳定,总体来看我国的粮食产量还是比较平稳的,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但是,因为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像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产量的降低,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使得发达国家开发新的替代能源成为现实.而利用玉米等作物提取可燃能源成为了一种好的选择.加上其他因素影响,国际粮食市场上的供求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导致我国粮食供求出现失衡.而由于耕地面积的有限,也使一些国家控制粮食的贸易.对我国近几年的粮食供求失衡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国际粮食供求市场来分析我国粮食供求未来的发展走向,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增速迅猛,国内外粮食市场联系日益紧密.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在粮食贸易的国际市场中发挥了重大作用.2013—2016年度我国主要粮食产品中,大米和大豆进口世界第一,小麦进口位居第四.从粮食进口总量来看,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粮食第一进口大国.由此可见,我国与国际粮食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必然经由多种渠道牵引国内粮食价格,进而影响到国内的粮食安全,本文以小麦为例,选取1994年—2016年的月度实际价格,分析预测国际粮食价格走势,对于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近年来宁波口岸进口粮食的种类、卫生品质及进口数量的变化趋势为依据,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讨论我国进口粮食现状、趋势和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目前我国粮食进口量除大豆外均只占国内产量的很小一部分,对国内粮食生产与国家粮食安全影响较小;进口粮食卫生品质状况普遍较好,不会对国家食品卫生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粮食安全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安全是一个突出的国际问题,对人多地少的中国更是至关重要。国内外研究者的观点众说纷纭,分歧在于对"安全"的界定各有所重。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提出符合中国当前国情的粮食安全的分级定义,即第零级粮食安全、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粮食安全,将人均占有量、人均基准率、粮食自给率、粮食储备率设定为粮食安全特征指标。就中国国情而言,粮食生产是世世代代不能松懈的大事,只要人口不降,永远不可高忱无忧。  相似文献   

10.
爆发于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与国际粮食危机形成双峰叠加之势,对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产生巨大冲击。本文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分析了其对国际市场以及国内市场,包括粮食市场行情、进出口、粮食收购、粮油加工行业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以确保中国粮食安全为目标的、既立足现实,又着眼长远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