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苏亚 《河北企业》2023,(6):109-11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愈发模糊;企业的经济指标压力层层分解、向下传递到个人,劳动者不得不承担起更为繁重、紧迫的工作任务。当工作内容无法在标准工作时间内完成时,劳动者只能选择延长工作时间来达成业绩目标。以知识型劳动者为代表的加班现象,从“996”到“007”,愈演愈烈,受到了社会各界及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基于加班行为的现有理论成果,厘清加班的概念及类型,根据知识型企业实际用工管理现状对加班现象成因进行分析,并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提出了治理加班问题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加班的认定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炽化,低成本高产出的集约化管理将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之一.在此背景下,加班问题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劳动者的重视,劳动者不情愿加班但又寄希望于加班获得老板的信赖、更好的业绩以及更高收入;企业希望员工加班产生更高的效益,但又担心因加班而产生的巨大成本,双方之间因支付加班费而引发的争议层出不穷.如何认定加班,加班与值班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中如何操作能够减少加班的同时保持企业效益,能够避免因加班而引发的争议等困惑着人力资源管理者.本文将解答上述问题,并围绕加班在法律和管理实践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企业控制用人成本的切入点有很多,如薪酬福利设计、加班管理、用工模式选择等。其中,加班管理已经成为管控用工成本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实际操作中,很多用人单位会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加班管理,这些操作是否安全可靠?如何防止因加班而产生的劳动争议呢?  相似文献   

4.
彭杰 《企业导报》2014,(15):156-157
随着国家劳动用工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一方面促进企业依法规范用工,体现劳动用工的公平性,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用工风险和人力资源成本。本文通过分析电网企业的用工模式现状、用工模式优化的必要性,并对电网企业用工模式优化提出建议,包括:注重公平就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规范用工管理和收入分配结构性问题,促进员工队伍融合,大力提升整体员工队伍素质与能力,尝试在企业内部构建"内部劳动力市场",动态开展组聘和竞聘,增加员工的竞争意识,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升级。  相似文献   

5.
朱雷 《企业导报》2014,(20):114-115
日本企业员工加班多,尤其是正式员工的义务加班多已经成为世界共识。推算日本正式员工的义务加班时间,正确把握他们义务加班的现状,为我们更好得吸引日资,利用日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加班与补休     
案情简介 某企业自2002年起,以其从事的行业主要是进行计算机软件程序的开发,工作时间、工作任务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为由,对员工加班工资的计算,没有执行《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而是根据加班情况,人为提高绩效工资系数。其按提高绩效工资系数计算发放的加班工资,低于按《劳动法》规定计算发放的加班工资。2005年11月,该企业员工赵某以单位安排员工加班又不发放加班费为由,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要求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该企业进行查处,并按规定补发其2002年-2005年的加班工资。  相似文献   

7.
重视企业法律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0月,深圳美芝海燕电子来料加工厂发生一起劳资纠纷激化事件.事后,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该厂调查认定了五项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问题:一是2608名员工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低于标准部分金额达到32万余元二是1973名员工劳动超过法定时间,每月加班超过36小时部分累计达到6万多小时;三是加班工资低于法定的最低标准四是有1338人未办用工手续,累计达6419个月;五是部分员工未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企业居功至伟,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这些企业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从华为员工胡新宇到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的“过劳死”事件,人们在为这些人才去世感到惋惜时,是不是应该深思一下,为什么会这样?近年来,企业的加班现象愈演愈烈,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全天候加班,这样给员工的身心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我们需认真仔细的对超时加班这一现象加以分析和研究,并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孙惠俊 《中外企业家》2014,(11):268-269
日本在短短几十年里就从战后废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一直保持到2009年,其中日本人不惜个人时间超时劳动、全身心奉献于企业的敬业精神起到关键作用。但是,由于劳动时间长,加班多日本人也曾被称为经济动物。中日企业对加班现象的认识不同,成为影响辽宁乃至全国吸收日资的一大要因。本论文试图了解日本企业加班的实态,基于文化的视角从社会、企业、家人等角度探究日本日加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创业者(广州)》2006,(23):39-40
从2004年11月19日起,市劳动保障局信访办先后转来广州市某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超市)员工代表共7封投诉信件,主要反映该公司存在拖欠员工工资、欠缴社会保险费和未支付员工加班工资等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问题。要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依法进行处理,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20,(3):215-216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人们对于产品的制作质量及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造行业在进行优化创新的研究工作时,首先应当明确自身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了解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从培训人才及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管理制度等多个角度做好准备工作。同时,要意识到开展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工作的重要性。为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从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的工作流程及工作注意事项的角度入手,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制造执行系统(MES)是企业信息集成的纽带,是实施企业敏捷制造战略和实现车间生产敏捷化的基本技术手段。文章阐述了MES的内涵,在罐式集装箱行业生产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MES功能设计和系统实现方法,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吴国秋 《价值工程》2015,(11):54-55
本文就制造业入厂物流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以汽车制造业为例,给出了入厂物流物料制定方法,并最终提出了入厂物流业务流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谢忠志  王岳 《价值工程》2019,38(31):15-16
在传统的装备制造中应用智能技术,建设成智能制造生产体系,是制造业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率重要的发展途径。以我国某中型机械集团进行装备智能制造生产为例,本文围绕智能制造在装备制造企业中应用以及产生的影响进行讨论,以求为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公布的最新统计,2004年,由于全球投资货物需求强劲,世界机械设备产值实际增长10%,达11000亿欧元。从国别产值排名看,中国以770亿欧元继续保持世界第4大机械设备制造大国,且与位居第3的德国(1550亿欧元)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但是这个差距还着实存在,根据德国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和德国工程联盟的一项调查结果,中国制造企业在高端制造产品方面与德国同行相比还有5到10年的差距,这种差距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两国的AMT的应用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17.
《价值工程》2016,(4):128-13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机械工业作为国家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更是发展迅速,各类新型、高效的制造工艺和设备已经开始逐渐的占领市场,但制造业迅速发展给我国社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资源消耗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面对这种形势,必须想方设法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因此未来机械工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绿色制造工艺技术。产业革命的先锋代表是制造业,而在制造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又是机械制造,由此绿色制造工艺更为重要。基于我国机械工业实施绿色制造技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阐述了绿色制造的实现技术以及我国机械工业实施绿色制造技术的主要途径,并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解琨 《物流技术》2006,(7):187-189
分析我国制造企业集团外部供应链和内部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从集团层和企业层两个层面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王建权 《价值工程》2014,(10):171-172
本文从制造型企业的特征出发,提出通过实施成本工程,建立成本工程组织管理体系、成本工程制度管理体系、成本工程责任分配体系,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staffing practices of managerial positions among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Malaysia. The results are based on responses from 68 hiring managers. A person needs to have at least three years of orking experience before the person can be selected for a middle-level managerial position. Sources for recruiting 60% of the managerial positions are determined by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rs. The top management had the final say in hiring 69% of the managers. Media advertisement is the most highly utilized source to recruit managers. Testing is seldom used to choose manag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