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喻敬琴 《数据》2022,(9):155-157
BIM技术是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对建筑市场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将这一技术与工程管理课程将融合,不仅对教学内容丰富性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相关技术使用能力提升有帮助,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发展、人才培养等也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对BIM技术、工程管理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数字建造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与BIM技术相融合方式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专业教师教学质量提升、人才专业技能培养等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化进入转型升级新时代,为了适应日益严格的建筑工程施工目标控制要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日益提高,专业管理制度和相关管理技术也不断改进,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一系列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涌现,特别是BIM技术的应用日益成熟,相关模型理论和意识不断提高。为了适应BIM管理理念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求,文章对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9,(24):215-217
BIM技术是一种新型数字化信息技术,随着建筑行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BIM技术把传统的二维图纸变成了三维可视化模型,使建筑工程变得可控化,为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提供了保障,本文通过实际工程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全专业管理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出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各专业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可以为设计、 施工和运营提供相协调的、 内部保持一致且可进行运算的信息.本文主要以水利水电工程实际,对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总结相关经验为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姚远 《中外企业家》2016,(4):248+271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逐渐应用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建筑人才成为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学生的重点,本文在分析传统工程管理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对策,以期为工程管理专业应用BIM技术进行教学创新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政策和相关标准的出台,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不断普及和发展。BIM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加快BIM技术相关课程建设和实施BIM技术在土建类专业课程的改革,如何在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中推广BIM信息化技术理念,如何制订并实施BIM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现阶段BIM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列举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解决相关问题的举措,为土建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美乐 《现代企业》2014,(11):54-55
我国高职院校在经历过一轮示范建设的高潮后,如何巩固示范建设成果,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成为高职院校新的挑战和课题。当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也步入后示范的建设时期,作为学院新兴的专业,信用管理专业对未来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也重新进行了审视和思考。一、当前我国信用管理专业概况信用管理专业以信用信息为研究对象,以信用风险管理为核心,以提供信用产品与服务为宗旨,是集管理、金融、财务分析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7,(29):12-14
BIM技术是以3D模型为载体,赋予其相关属性信息,而形成的一种多维信息管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是未来数字城市的应用基础。本文以某地铁工程为例,介绍了BIM技术应用现状,并对BIM适用性、应用障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的成功模式,为BIM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史艾嘉 《价值工程》2022,(6):134-136
本文主要阐述BIM技术与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现状,探讨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价值.并以某实际工程为例,通过建立基于BIM技术的三维信息模型,导入BIM管理平台,加入时间与成本信息,形成BIM 5D信息模型,对工程进行实时的成本管理与进度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0.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三大发展战略。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在此目标下,创新性地与顺丰公司联动发展,共同成立由物流工程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组成的“顺丰班”,校企合作、共同管理,并共同创新性构建适合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顺丰班”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