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苏州地区城市化空间格局及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苏州地区1984-2005年的6个时相的卫星遥感数据,从城镇实体地域扩展的视角,通过城市化强度指数,运用全局和局域空间自相关测度等方法,分析了1980年代以来苏州地区城市化强度的时相性变化、空间集聚特征的演化,以及城市化"热点区"和"冷点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等.分析得出,1980年代以来,随着苏州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其城市化格局的空间集聚性逐渐减弱;城市化发展的高值簇即"热点区"呈现出较明显空间演化和跃迁的特征;苏州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全局层面的多因素驱动、"热点"轮换和局域层面的中心辐射与梯度推进是并存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格局时空演化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国内市场正在重塑我国经济空间格局.本文利用标准差椭圆和标准距离方法,基于全国287个城市(地级及以上)数据确定了我国经济格局时空演化的基本态势:2003 ~2010年,我国经济重心正向内陆方向移动,经济发展呈现出空间收缩密集化态势,且在东—西方向上的增长趋势强于南—北方向,经济发展空间均衡趋势明显,空间差异呈下降趋势.这些趋势表明,我国国内市场引发的聚集经济作用在不断加强.建议以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主构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加大对安徽省、河南省和湖北省等靠近全国市场的中部地区的投入力度,大力推动我国经济进入内生增长、沿海—内陆双轮驱动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3.
幸怡  邱志萍 《企业经济》2022,(9):137-144
基于2013—2020年省级数据,本文构建了系统的电子商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改进的熵值法测算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并通过核密度估计图、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实证研究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时空演化格局。研究表明:样本期内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稳步上升,在空间上呈现自东向西逐步递减的分布特征;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随时间推移而下降,区域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与其他地区的差异较大;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并在沪、苏、浙形成了明显的高-高集聚区。因此,应依据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实施地区差异化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并在强化地区间电子商务合作的过程中实现电商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分析方面运用锡尔系数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珠江—西江经济带2003—2014年63个县级行政单元的人均GDP作为分析指标,分析了珠江—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2003—2014年珠江—西江经济带相对差异逐渐减小,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经济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弱化的趋势;经济发展高值集聚区从以下游为主,逐步向中、下游协调发展转变;核心城市聚集效应占主导,扩散作用较弱,并据此提出了缩小珠江—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优化空间格局与整体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核心,其空间分布格局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产业体系至关重要。基于2000—2017年中国284个城市新建企业数据,对其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新建企业呈现“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化、核心城市群主导、“南强北弱”等特点,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相关企业存在显著的时空异质性;新建企业总体差距呈现降低趋势,总体和各行业分布曲线均存在右拖尾现象;人均GDP、房价水平、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从业人员数量、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均会对新建企业造成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施多中心、群网化发展战略,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优化企业空间布局,促进企业梯度转移,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改善城市营商环境,提升劳动力质量,增强城市对新建企业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绿色建筑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对绿色建筑空间演化规律的研究是制定绿色建筑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对完善生态城市发展和空间规划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空间差异性、空间相关性和空间结构及演进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在不同空间尺度均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呈现明显极化与扩散效益。而小尺度空间分析更能准确揭示其聚集效应和不均衡性特征;(2)绿色建筑的区域差异具有显著的空间变量作用,集聚效应明显,但目前空间正效应尚限于市级空间尺度;(3)绿色建筑空间演化呈现极核加圈层的点轴发展模式,并由经济或行政高能级地区向低能级地区跳跃式扩散,通过聚集点组织各项资源要素,进而通过圈层扩散和轴带功能带动整个区域绿色建筑发展;(4)绿色建筑空间结构在不同尺度上呈现同构现象,但空间结构类型多样,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以多个极核或亚核为中心的钻石型组团结构,为绿色建筑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聚效应与城市功能空间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航 《城市问题》2011,(3):16-20
城市空间是由一系列块状功能区组成,如商业区、商务区、工业区等。这些功能区是相关功能主体空间集聚的结果,它们的空间变化带动了城市空间的演化。认为在城市功能空间演化中,集聚以及由此形成的集聚效应具有关键作用。对集聚效应在城市功能空间演化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梳理,并以南京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0—2012年31个省级区域为研究样本,将旅游质量纳入旅游产业效率测度体系,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与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有效地刻画出基于质量产出的中国旅游产业效率的空间格局和空间效应的时空演化过程,并通过前后对比分析,发现旅游质量对旅游产业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对于规制旅游质量以提升旅游产业效率有着重要的探索意义。中国未来有必要继续提升旅游质量,以扩大旅游产出和提高旅游产业效率。同时,也应该结合旅游市场供需规律,采取合理途径和措施提升旅游质量,避免因不合理干涉所带来的成本增加,确保旅游产业效率真正提升。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园由于其自然要素主导的性质,以及长期作为城市冗余空间填充物的角色,在设计过程存在很多任意性环节,其设计后果不至于产生建筑之类的重大安全隐患,设计上的失误往往不易被人觉察。面对纷杂、无序的设计现象,探求单纯的理性秩序和简明可控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以城市中小型公园为研究对象,从公园基质构成的拓扑性空间关系中还原公园空间格局的原型,并针对场地外部条件的各种变化,运用三段论形式对此原型进行类型学意义上的推演,提出相应的变体形式,为公园空间句法编组提供多套参照选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建国初期,由于受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此为依据将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了各阶段城市空间格局的变迁。研究发现,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西部地区新增城市数量和城市化速度高于中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城市化速度最慢;从改革开放之后到本世纪初,东部地区经历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呈现出东部快于中西部、南部快于北部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省区城镇化空间格局与驱动力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82-2010年间的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挖掘我国省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特征,考察城镇化核心驱动力的演变历程。研究发现:"东高西低"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进一步强化,省区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并不匹配;人口的省际流动更加活跃,主要迁移方向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向海性"特征,"六普"时省际迁移人数和迁移率达到5800多万人和43.7‰以上,有力带动了全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中国经济增长对城镇化单方向促进的局面将由二者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所取代;服务业的驱动作用已经超过第二产业;自下而上的、乡镇企业主导的分散型工业化模式对城镇化的滞缓效应日趋明显;全球化带来的外来投资对城镇化发展起到了稳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办公业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北京城市写字楼2009年调研数据的空间统计,研究北京市办公业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模式.研究发现:北京市写字楼总体呈现集聚的空间分布模式,分布重心向北倾斜明显,主要分布方向为"西北-东南",空间离散程度逐渐加大,显有逐渐向近郊及远郊推进的趋势.同时,北京市写字楼的空间分布经历了分散-集中-再分散的过程,"西北-东南"向的空间格局标示着北京城市办公功能空间布局的主导方向;其演变模式先后经历了离散-极化-扩散-稳定四个发展阶段.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中心城区内部已形成的办公集聚区的空间承载量有限的情况下,办公活动将向外扩展,办公活动郊区化将对缓解中心城区高度集聚、平衡城区与郊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和优化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方达星 《价值工程》2011,30(19):169-169
"云计算"作为一个新兴名词,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人们的视野,云计算也必将在广播电视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从云计算的起源谈起,通过对云计算核心技术的优势,来分析未来云计算在广电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其在地理空间范围内的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可分为1978—1987年、1988—2001年、2002—2014年三个阶段;省际差距整体趋于扩大,且两极分化的趋势逐渐明显;南部的发展态势明显优于北部,呈现明显南(或西南)向迁移态势;省际层面的空间分布以随机模式为主,改革开放初期呈现过短暂且不显著的集聚态势;与地区经济发展在省际层面上有较为显著的协同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6,(22):80-81
针对教育资源信息孤岛的问题,本文以大庆教育云为开发背景,提出并实现一种可行的应用服务平台,研究基于云计算理念构建一种大庆教育云平台,解决大庆教育资源的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17.
梁锦雄 《价值工程》2011,30(20):139-140
通过介绍云计算概念、模型,分析了基于云计算的社区教育系统体系结构以及社区教育云计算方法,并提出了社区教育云的实现。旨在把握云计算的实质内涵和发展趋势,以及在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能够把握基于云计算的教育系统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8.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esidential Mobility in Guangzhou,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urban China, residential mobility behaviors have changed fundamentally in recent decades. While research has been undertaken on the trends and causes of residential relocation for different population groups,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micro‐level processes of residential change, yet the latter underscore urban dynamics. This study addresses this through a survey conducted in Guangzhou in late 2012, which analyzes the spatial flows of residential shifts within and between three distance zonesinner core, inner suburbs and outer suburbs—to reveal complex mobility trends. In particular, hukou or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tatus, socio‐economic status, the nature and rank of employment, and tenure were found to have varied effects on the probability of inward and outward shifts. More specifically, while outward shifts in recent years mainly involved local hukou holders, families with higher education levels, a higher socio‐economic status or those working f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public institutions were found to be more likely to settle in high‐rise commodity housing in the inner core. The majority of non‐hukou migrants, by contrast, moved within the same street or between adjacent streets within the same suburban area, while age,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homeownership were found to increase an individual's chance of an inward shift.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经济已步入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过渡的新阶段。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入应用,以及信息使用能力的提高逐渐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部分。基于可获得性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根据31个省(市、区)从2001—2013年的数据,测算出一组具有区域对比与时间对比意义的信息可获得性指数,并运用重心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模型对区域信息可获得性指数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空间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信息可获得性省际差异明显,且省际差异呈扩大态势;第二,信息可获得性区域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中西部地区近年来提升较快;第三,2001—2013年,信息可获得性与区域经济发展明显向中西部地区迁移;第四,信息可获得性增长与经济增长空间上接近同分布。对此,各省(市、区)应切实完善好信息基础设施,构建良好的信息环境,着力提升信息可获得性,促进信息要素在区域内有序自由流动与高效利用,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