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借助思政课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聚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三个环节,构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三维路径,丰盈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拓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阵地,培育时代“生态新人”。 相似文献
2.
3.
4.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各地纷纷开始了生态文明建设,一些地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如何发挥地方政府的引领作用却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入手研究地方政府应该如何作为,以期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大小兴安岭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和难点的林区基层单位,其人口整体素质及环境保护意识必将影响和决定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在提高林区人口整体素质、引导和统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齐文化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变革、开放、务实、包容、创造、智慧的特征,不仅影响了中国整个早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辐射力,直接影响到当今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在博大精深的齐文化中,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异常深刻。本文从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行为三个方面,加以耙梳整理,以期对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9.
10.
生态文明的核心观念和要求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又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为我国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但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环境保护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我们应该朝环境保护法外部结构平衡和内容协调方面努力,使之适应环境保护法生态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进入建设生态文明的全新时期,这既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企业应该顺应形势的发展,转变经营管理观念,建立绿色管理理念,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对绿色管理的内涵、特点、实施绿色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企业建立绿色管理的对策,首先是建立绿色管理理念,其次是要把绿色管理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有效性影响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更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本文就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进一步发现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关系和特性。在分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及形成因素的过程中,明确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路径思考,旨在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科技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的当代,现代科技同生态文明呈现出的互动与冲突,呼唤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笔者从伦理和制度的视角探讨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以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治理现代化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双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石,逐渐成为规划编制的必需要件与前期重要专题,然而当前双评价研究存在与后期规划方案联系不够紧密,应用价值与实际预期效果存在差异等问题.基于此,首先,结合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尺度,梳理当前双评价研究的进展.其次,基于各类多源异构数据的整合,以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云南省为例,识别出双评价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并提出资源环境系统下云南省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最后,在案例分析基础上深入总结省级尺度下双评价的成果应用与重大支撑,如可用于支撑一张图信息化平台建设、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主体功能区完善、重大工程安排、规划环境评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和监测预警平台搭建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文中从生态文明视角下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的问题及原因,接着从生态农业、监管制度、政绩考核、宣传教育四个方面具体谈及食品安全的监管措施,只有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才能保障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企业活力》2019,(4)
从经济生态化、空间绿色化、生态资本化、资源集约化、环境健康化和民生福祉化6个维度出发,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拉格朗日函数优化综合权重法对2013—2017年中国四大区域26个省(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利用系统动态方程实证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经济生态化、生态资本化和资源集约化水平总体较低。(2)生态文明指数相对领先的省份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广东一直处于领先位置;生态文明指数相对滞后的地区基本位于西北地区,宁夏一直处于倒数第一位置。(3)生态文明建设驱动因素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创新能力不足是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政府管理和开放发展分别是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核心驱动因素,城镇化是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首要驱动因素。基于补短板的考量,应提升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绿色创新能力,加快东部地区生态资源网络化、产业化步伐,强化中部地区环境治理,实现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