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7,(27):255-256
职业教育包括中职和高职两部分,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的问题一直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绊脚石,本论文将重点研究如何统一制定课程计划、整合教学内容、进行课程的教学实施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脱贫攻坚在2021年完美收官,以此为基础,继续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建设目标。在当前这个阶段,实现二者之间的衔接至关重要,需要由过去对贫困人员的“精准扶贫”过渡到对所有农民的“普惠式发展”之路。特别是在原来贫困程度较严重的地区,总结好脱贫攻坚经验,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需要把握好衔接思路与举措。  相似文献   

3.
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该校自2012年3月起,在云南开放大学试点建设中启动实施了"中高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在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本文结合该校中高衔接制定课程标准实施办法及作者在"电算化会计"课程近2年的衔接试点,围绕课程标准开发的指导思想、课程计划、学习目标、工作学习内容、学业评价、学习项目设计等,探索了"电算化会计"课程中高衔接的一些思考和做法,以期抛砖引玉,供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使中高衔接的课程标准开发和教材开发进入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推动中高衔接项目向"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4.
周海海  胡伟峰  陈黎 《价值工程》2010,29(23):135-136
结合实际新产品开发项目,分析和讨论了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因工业设计与结构设计衔接不畅而存在的典型问题。从设计流程、设计人员知识结构和设计工具等方面给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对策。最后通过一个实际产品开发案例检验了应对措施的有效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高职高等数学是大学里各个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如何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主要是要做好数学课与专业课程内容上的衔接统一.  相似文献   

6.
2014年1月7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要求我国高等学校自2014年1月1日起严格按照新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新制度颁发以后,各高校会计人员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按照新制度将会计资料顺利衔接。鉴于此,本文以Y高校为例,通过例解的方式演示了高校会计资料新旧衔接的具体调整事项和步骤过程,以期能够对高校会计人员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杜虹  曹将栋 《数据》2022,(11):143-145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如火如荼般开展起来,中高职衔接已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做好中、高职职业证书在内容、体系上的连接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首要问题,文章就中、高职职业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在管理机制、中高职课程体系、中高职教学评价机制、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衔接路径方面进行了阐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供各类同仁参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的开发是高职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是促进高职课程规范化的关键。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而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制定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落到实处的保障。本文对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开发进行了研究,并就中级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标准的制定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9.
中高职衔接是地方经济、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的需要。课程衔接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落脚点,目前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着培养目标断层、基础课程脱节、课程内容重复、实践教学雷同、教学模式差异等问题。这要求中高职学校通过设置新的人才培养规格、统编专业教学计划、统一教学模式,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10.
秦俭 《当代会计》2020,(3):91-92
“专升本”考试为专科、本科教育之间打开了直通车,不仅为高职专科生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同时也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专转本”教育增加了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质量。但是在办学中发现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的教学目标不同,高职学生进入本科院校接受本科教育时容易出现沟通衔接不好、教育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期望给予一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7,(16):208-209
目前,教育部高校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全国约50%大学正逐步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应用型本科院校重在应用二字。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培养动手能力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项目化课程体系的设置,提高实践教学模块的学分比例。为了保障项目化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项目化课程体系设置,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5,(23):150-152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重点以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本文探讨如何在建筑工程类卓越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中,通过校内、特别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来保障和提升的实践教学活动的质和量;也探讨了如何以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要的建筑工程类卓越工程师人才为目标,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赵迪 《价值工程》2012,31(31):269-271
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分析本门课程目前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结合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和工作任务,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路径和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以浙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娟 《价值工程》2019,38(8):96-98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是世界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产业的高度关联及产业边界不断模糊使两个产业融合成为可能,人们可支配收入及闲暇时间日趋增多产生的高品质需求使两个产业融合发展变得更加紧迫。文章分析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内涵,界定了两个产业的边界,提出从优劣识别到重组渗透、整合优化,再到流程再造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并进一步结合浙江省产业现状和困境,提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孙晓冰  梁浩  许昂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中插13-中插16
绿色建筑产业涉及行业多,链条长,经济带动能力强,近年来愈发受到各地重视,但各地尚无针对绿色建筑产业进行选择的定量计算方法.根据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基于修正后的波士顿矩阵模型,提出一种绿色建筑产业布局选择的方法,对山东省绿色建筑产业中的工业类别进行分析,筛选出明星产业、金牛产业、问题产业和瘦狗产业,并提出各类产业发展应采取的对应措施,以期为相关部门布局绿色建筑产业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8,(11):256-258
文章结合经济新常态下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汽车技术相关行业对汽车技术专业人员的快速发展需求,高职学院生源减少,汽车技术专业从业人员"技术荒"的问题,如何根据区域经济新常态下改进汽车技术专业高职教育模式、教学手段与方式,促进汽车技术服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利于高职教学和汽车技术服务企业资源优化、整合。需要客观地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研究,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进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评价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17.
邵晓燕 《价值工程》2019,38(19):82-85
在新一轮技术创新及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浪潮中,智慧城市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智慧化和城市管理智慧化的重要途径。智慧城市能够满足人们管理上更细致的要求,也能够实现动态的调整、管理城市的生产和消费等活动。本文对青岛市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分析,智慧城市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保证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对青岛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7,(28):253-256
本文基于翻转课堂理论,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并将其与传统课堂模式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对比分析,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对校企合作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及翻转课堂的构建思路展开研究,旨在通过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顺应大数据时代形势,切实提高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7,(17):15-17
文化产业近年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是陕西经济转型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陕西省及各市政府如何进行文化产业财政投入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的是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2011-2015年陕西省各市文化文化产业相关的支出的数据,利用SPSS分析,寻求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对经济发展是否存在关系。结果表明政府文化产业相关的财政投入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吴赛楠 《价值工程》2021,40(17):47-48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中国的房地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前社会房地产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房地产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经营经济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房地产企业为站稳脚跟,更加注重市场营销的重要作用.如何正确的做好房地产营销策划,合理运用好营销策略,使得房地产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